让香港电影汇入中国文化主流

2019-07-25 06:18孙佳山
环球时报 2019-07-25
关键词:警匪片港式香港电影

孙佳山

自上世界7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形成以制作商业类型电影为特征的“新浪潮”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年。40多年间,香港电影的发展不但折射出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对内地和华语地区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这段历史以及其中反映出的香港大众文化心态变化,以往我们一直缺乏全面、充分的评估和评价。

一方面我们看到,香港电影的成功商业电影类型元素,在回归之后,汇入到中国电影的核心和主流,近几年来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非凡任务》《红海行动》等新主旋律影片,依托内地的巨大市场空间,正在更好地讲述这个年代的中国故事。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踏血寻梅》《树大招风》《十年》《老笠》《选老顶》《GoodTake!》等一系列近年来极具争议影片的出现,也部分反映出香港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复杂变化,纵然这些影片在艺术表现上互有高下,但无疑都深陷在意识形态主题先行的泥淖中。这是有其复杂历史背景的。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包括香港在内的“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被选定为资本主义阵营的示范“橱窗”,担负起独特文化角色。从“新浪潮”时代开始,香港电影在这个大“时势”下更成为香港文化的一张名片,港式警匪片也继港式武侠片之后,在世界电影版图开始有了明确存在感。这也是基于冷战/后冷战文化结构所衍生出的、被人为建构的香港“本土意识”的复杂历史投影。

由于近年来积累的一些社会问题,从诞生至今不超过40年的所谓“本土意识”成为当下距离香港青年群体最近、也最为“便捷”的文化身份认同资源。以香港电影为表征的当代文化想象,也局限在港式警匪片、爱情片等有限的商业电影类型,不仅不再触碰携带优秀传统岭南文化、中华文化基因的港式武侠片等类型,甚至开始强调虚无缥缈的粤语文化,妄图以抽象的语音、语调等语言元素,来对抗以普通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这种“本土意识”经由“港独”话语被不断偷梁换柱、人为挪用,已经内化到香港当下的文化政治和文化身份认同斗争中。这种脱胎于冷战/后冷战意识形态的“本土意识”对香港电影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形成了绑架。这不得不令我们警惕。

所以,最为首要的是,应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岭南文化,放置到整合香港回归前后的文化记忆、文化身份认同的中心线索位置,充分调动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将香港回归前后的历史纳入到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格局,纳入到现代中国争取自由、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进而最终安置在5000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的文明谱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挣脱当下被“港独”所利用的“本土意识”枷锁,使香港再度获得与曾经的“东方之珠”形象相匹配的文化位置。以电影领域为表征,内地与香港也应建立起更为紧密的文化合作关系,让更多的香港普通民众,都能分享到内地文化领域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的红利,进而与内地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更多共通的文化经验。在此基础之上,不仅是新的香港电影,更包括成熟、理性、进取的文化意识,也可能在此基础上得到培育。▲

(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警匪片港式香港电影
对话王晶:“我拍肯定不一样”
BUBBLETROUBLEBY HATTY LIU
共度好时光
后CEPA下警匪合拍片类型策略
《拆弹专家》逆袭五一档,这是香港警匪片复兴的开始么?
从电影《窃听风云》看香港电影新模式
北京首都机场朗豪酒店:打造纯正港式火锅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