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界关于顾炎武研究的历程和状况简析

2019-07-25 04:41宿国萍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顾炎武

宿国萍

摘要: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與黄宗羲、王夫之合称“三大儒”。目前海内外学界关于顾氏的研究视角多样、成果丰硕。但涉及韩国学界对顾氏研究状况的论文甚少。本文通过概述韩国古代、近现代学界对顾氏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历程、状况,总结顾氏思想、作品在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及对当时学界的影响。

关键词:顾炎武;朝鲜王朝后期;韩国近现代;研究状况

顾炎武,本名绛,字宁人,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是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顾氏一生著作等身,研究领域涵盖经学、史学、地理考证学、音韵训诂学等,是公认的“通儒”。其强调实证考据的治学态度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一扫有明一代空疏之风,开创清初朴学之风,被誉为“清学开山之祖”。目前国内学界围绕顾氏的研究视角多样,甚至有很多跨学科研究,可谓百花齐放,此处不再赘述。本文通过梳理朝鲜王朝后期和韩国近现代学界对顾氏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历程、概况,总结顾氏思想、作品在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及对当时学界的影响,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顾氏在海外的影响研究。

一、朝鲜王朝后期对顾炎武的思想及其作品的接受、影响

韩国学界认为19世纪的朝鲜王朝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1801年~1849年)、中期(1850年~1863年)、后期(1864年~1894年)。据学界推断,顾氏著作最初由燕行谢恩副使徐文重引入朝鲜。徐氏所著的《燕行日録》(1690年)。记录了燕行途中购入的书籍目录,其中就包括《日知录》。虽然顾氏离世不久后,其作品就已流入海外,但传播范围不广。对顾氏作品真正开始探讨、议论的时期是英祖朝后期。当时学术界盛行博学的学问观和考证的治学态度,这跟顾炎武的治学态度、方法论异曲同工。由此朝鲜朝后期学者开始阅读、接受顾炎武的著作及思想,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一)排清尊明的忠义儒学观

朝鲜后期学者为顾炎武甘为明朝遗民、不走清朝仕途的气节所折服。学者丁若镛在文集《舆猶堂全書》中,诗文集2『古诗二十四首』中写道:“矯矯顧亭林,獨作明遗民。貫串譚前史,雍容不眩人。精深郡县論,遠猷特超倫。此法苟見施,千載有遗仁。”学者成海应曾为明末遗民立传,在著作《皇明遗民传》中,详细记叙了顾氏不入清朝为官的事迹,并高度评价了其高洁风骨。

(二)知识广博的学问观

学者朴趾源认为清初学者中论博学多识,首推顾炎武和朱彝尊。李德懋在《青荘館全書》卷20,『舆李洛瑞書』中提到“顧寕人,真振古之宏儒也。”李德懋苦寻《日志録》三年,“今始紬人之秘藏讀之”。并感叹于顾氏“六藝之文,百王之典,當世之務,訂據明析。”敬佩之心,跃然纸上。

(三)注重实证考据的治学态度及方法论

李圭景在《五洲衍文长笺散稿》『辩证说』中提到“乐府,非诗赋词曲之名,俗以诗赋词曲为乐府。日知录辩之甚详。”肯定了顾炎武考据之功甚巨。

(四)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

丁若镛在《舆猶堂全書》卷1,诗文集9『辭持平兼陈科弊疏』中指出“近儒顧炎武之言,亦以爲诗赋雖若無實,非博综古今者,不能成工,明经雖若近實,轉而鹵莽滅裂,蓋亦深察密驗之言也。”可见,丁氏非常认同顾氏思想。

二、该时期呈现的特点总结

(一)对顾炎武思想、流入著作予以肯定、接受,并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但主要引用顾氏言论作为立论根据,缺乏对著作内容进行具体、深入研究。

(二)认同顾氏思想、推崇其学说的学者多为实学派代表

据资料整理,文集中涉及、引用顾氏作品种类最多的朝鲜朝学者有徐浩修、朴趾源、李德懋、成海应、李奎景、洪奭周、朴珪寿、田愚等;引用内容最多的是丁若镛。徐氏等人虽属不同实学派系,但思想内核基本一致。丁若镛更是被誉为朝鲜朝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可以说顾氏虽然不是朝鲜朝实学之风的直接原因,却通过影响实学派学者的思想,间接推动了实学派的发展。

(三)顾氏著作阅读、传播较集中、单一

论及顾氏作品的朝鲜朝学者大概55人,涉及顾氏的作品有《日知录》(37人)、《亭林集》(15人)、《音学五书》(5人)、《金石文字记》(5人)、《左传杜解补正》(4人)、《昌平山水记》(2人)、《北平古今记》(1人)、《下学指南》(1人)、《肇域志》(1人)、《亭林年谱》(1人)等。只占目前国内学界公认的顾氏作品数的三分之一。关注点多集中于顾氏生平最为得意之作-《日知录》及音韵训诂学、金石地理考证学。侧面反映了当时学界的研究风向。

三、韩国近现代学者对顾炎武及其作品的研究概况

(一)研究《日知录》跟朝鲜朝后期学者的关系。沈慶昊在论文《?? ?? ???? 顾炎武》中,关于朝鲜后期主要学者对《日知录》的引用做了归纳、分类。认为当时主要学者主要从地理考证、史料论证、经学研究、经世思想等方面引用《日知录》以证已言。也有学者围绕某位朝鲜朝后期学者与《日知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如孙惠莉在论文《?? ?? ???? 顧炎武? ?? ??? ??-研經齋 成海應? ????-》中,围绕治学倾向、治学方法、博学考证等,对成海应受顾氏影响的具体方面进行分析。《顧炎武?『日知錄』? ???? ???-李德懋? ????? ????-》(权正元著)一文中,结合朝鲜英·正祖时期考证学风盛行的历史背景,以学者李德懋的治学观为中心,分析《日知录》与当时考证之风的关系。

(二)朝鲜朝后期对顾炎武某一学术观的接受、影响研究。从经学观角度研究的有申在湜,其在《正祖朝 經學? 顧炎武 經説 ?? ??》一文中,以正祖朝时期对顾氏经学观的接受状况为研究中心,详细梳理了经学的学术背景、发展历程、与明、清的受容关系、该时期经籍中灵活运用顾氏经学观的具体内容等,并微观分析了活用的原因、方式、所得成果等。也有学者从顾炎武的文学观角度进行研究。如《顧炎武? 文學観 研究》(洪凱雲著)一文中,详细阐述顾氏创作观、明道观、批评观,指出顾氏不同于纯文学家的独特性、价值。更有学者从经世思想入手,分析其政治主张。《顧炎武? 政治改革論》(于心华)一文中,围绕顾氏政治改革论,从政治体制、中央官制等方面,结合《日知录》内容,进行系统分析。

(三)与朝鲜后期学者进行比较研究。《丁茶山与清代学者 顾炎武的文学观比较》一文中,从比较文学的角度,通过比较朝鲜朝学者丁若镛与顾炎武文学观的异同,揭示顾炎武对丁若镛的学术影响。

(四)朝鲜朝实学派跟清朝文化的关联性研究。《?? ??? ?????? ??? ??? ????>(???)一文中,以朝鲜朝时期的实学派代表人物柳馨远、李潩、丁若镛的国家改革论为中心,详论朝鲜实学派对顾氏政治思想的接受、影响、嬗变进程。《朝鮮朝 實學派文學? 清代文化?? 關聯性? ?? 研究-18世紀? 中心??-》(陳寧寧)一文,以实学派的文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两朝间文化关系。在论述丁若镛的文学观和思想意识时,与其最为关注、给予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亭林先生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不可避免。

(五)清朝与朝鲜朝的文化交流研究。《??? ??? ??-?? ?? ????–???? ????? ??? ??? 会祭? ????->(林存陽著)一文,通过燕行使朴珪夀两次参与顾祠会祭,阐述在清朝与朝鲜朝文化交流方面产生的积极意义,是两国学术、文化交流的缩影。

四、该时期的研究特点总结

(一)研究角度多样化。关于顾氏的研究并没消散于历史长河,反而日久弥新。说明顾氏思想、著作不仅在朝鲜朝广泛传播,在现代学界依然有可探讨的价值、意义。

(二)與时俱进,不断探求研究边界的可能性。科技的发展、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日趋深入,为科研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

(三)对顾氏作品内容本身的探讨还不够。特别是在音韵训诂学、金石地理考据等方面涉及不多,说明近现代韩国学者对顾氏的研究还是存在语言、时代背景的障碍。

总之,韩国学界关于顾氏的研究承前继后,特别是近几年著述颇丰,展现了新一代韩国学者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希望本文能为学界顾氏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促进中韩学界交流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1.

[2]申在湜,《正祖朝 經學? 顧炎武 經説 ?? ??》,釜山大学校 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7,2.

[3]孙惠莉,《?? ?? ???? 顧炎武? ?? ??? ??-研經齋 成海應? ????-》,大東文化研究 ?73?.

[4]沈慶昊,《?? ?? ???? 顾炎武》,漢文學報 第19辑.

[5]???,《顧炎武?『日知錄』? ???? ???-李德懋? ????? ????-》,韓國實學研究 15.

[6]洪凱雲,《顧炎武? 文學観 研究》,檀國大學校 大學院硕士学位论文1999.

[7]???,《顧炎武? 政治改革論》,高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8.

[8]???,《???? ???? ???? ??? ??》,開新語文研究 第25輯.

[9]???,《?? ??? ?????? ??? ??? ????>,??????? ?6? 1?.

[10]陳寧寧,《朝鮮朝 實學派文學? 清代文化?? 關聯性? ?? 研究-18世紀? 中心??-》,建國大學校 大學院 博士学位论文,1987.

[11]林存陽,《??? ??? ??-?? ?? ????–???? ????? ??? ??? 会祭? ????->,?? ?59?.

[12]李英顺,朝鲜北学派实学思想与诸实学流派的关系.东疆学刊,2009.4.

[13]胡雪颖,薛敏,近年来顾炎武《日知录》研究现状浅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7卷第1期,2014.2.

猜你喜欢
顾炎武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顾炎武“拜师”
顾炎武与读书
顾炎武家族藏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