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制到服务:试论中国政府改革与治理能力

2019-07-27 01:30唐坚
决策探索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服务型管制政府

唐坚

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群众对政府有着更高的期盼与要求,这就需要政府持续转变职能,深化服务,以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府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产生重要影响。政府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维持和调节功能。从系统化理论化的层面分析,政府若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调节和支配的作用,就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政府的要求,进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生产实践是实践的核心,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的部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职能转变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的职能转变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满足社会的要求。

管制型政府最突出的特征是以管制为核心,服务型政府最突出的特征是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管制型政府的缺点十分显著,转型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任务。当前,中国政府正处于转型的攻坚期,政府的职能转变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服务型政府是当前政府转型的方向,也是政府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服务型政府的实际职能以及其工作重点,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针对管制型政府以及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进行分析,进而找出现代服务型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服务型政府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职能尽绵薄之力。

一、管制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概述

(一)管制型政府

管制型政府是以行政或政治控制为主的政府行政模式。无论哪个政府都难以避免其与生俱来的管制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之一。管制型政府主要表现在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强有力的控制作用。在经济领域,政府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计划控制和调节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领域,包揽社会事务管理、个人事务管理等,没有或很少有社会组织;在政治管理领域,公民缺乏自治权、参与权以及管理权。管制型政府的指导思想是“严格管制,全面管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高度集中的管制,过分地强调管制的作用。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方面管制型政府的思想继承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尤其是“严格管制”,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的管制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管制型政府因其高度的控制性,使得市场经济活力、人民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参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使得社会缺乏活力,市场缺乏生机,人民缺乏主动性。总之,管制型政府发挥其作用的主要途径在于控制社会经济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制型的经济政策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国家经济重新步入正轨,同时,由于管制型政府的职责是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社会大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二)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宗旨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型政府的最高和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在我国,服务型政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服务型政府是一种适合我国社会需要的新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首先,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活力的源泉,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是保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其次,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对市场的过分干预。最后,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和科学管理水平,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调节社会关系充分发挥好服务作用,保障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一些问题与矛盾日益凸显。为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解决好矛盾问题,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些表明,我们党要维护社会公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因此,转变政府职能是必然要求,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重大变革。政府要把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转变到为人民服务的角色上来。政府转型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管制型政府的执政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环境污染、腐败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实现政府转型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服务,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提升國家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处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只有建设服务型政府才能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经济竞争力,抓住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重大机遇,迎接挑战。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政府服务管理模式,其中仍存在众多难题,所以,政府在进行职能转变过程中要增强执政能力、解决社会问题能力、抗压能力。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能力不足

要想建设服务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而政府的资金以及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政府的服务能力不足。

(二)社会阻力较大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办实事。但在现实社会中仍旧存在着部门利益、官僚主义等各种问题,对建立服务型政府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彻底改变行政垄断、权力垄断、地方保护主义等社会问题,保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三)政府及部门提供服务的责任不明晰

若想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政府部門必须明确其工作的宗旨是服务。其次,要求政府不断完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障公共服务的质量。在实际社会服务过程中,容易产生责任不清晰,上下级政府在工作过程中相互推诿的现象,为避免这些现象影响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应明确规定各级部门的职责所在,贯彻“地方优先,上级指导”的原则,即下级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找上级政府,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提高各级政府的自觉服务意识。

(四)缺乏相关公众申诉的机构

政府只有了解了人民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政府必须完善公众诉求通道,保证社会大众的需求能及时地反馈给政府。服务型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公民的诉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立健全申诉、信息反馈渠道,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避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打击报复。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实行归口办理,保障社会公共信息反馈渠道的正常畅通。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各部门对咨询服务的认知。其次,要及时给政府工作部门服务人员反馈信息,保证其及时掌握自身服务质量、服务缺陷,及时进行调整,提高服务质量。

四、持续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我国社会所提供的物质条件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矛盾。现在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在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要坚持协同治理理念,加大政府体制创新的力度

要坚持协同治理理念,要求政府不断地完善其行政管理机制,增强执政能力,高效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简政放权,使人民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进而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主要职责是保障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因此政府若想发挥其作用,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完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不再由政府垄断公共产品,让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能够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新时代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基本原则在于坚持自身不断完善与发展,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需求,进而促进国家的发展。

(二)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服务创新从不均到共享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能否做到“共享发展”是衡量一个政府效能的重要方面,也是判断政府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共享的标准。作为新型服务型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了解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高质量有效的服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实现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民生,优化服务。

(三)要坚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内容是为大众提供公共文化,这也是人们对于新时代文化的需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效率。

(四)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政府工作人员的配置应适当作出调整,应将工作人员适当地向基层、服务层倾斜。同时,作为新时代新要求下的政府应优化其服务职能,不断完善政府工作人员考核机制,坚持服务为主、公平考核为主,进而建立新型政商关系。

(五)运用现代科技构建开放型社会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要善于与时代相结合,善于利用新兴技术,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现阶段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约政府在服务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这就要求政府提供开放共享的资源,增加政府在服务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使公共服务高效公平公正。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服务效率低、部门之间脱节导致服务质量差等问题。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各部门之间的职能,有助于政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因此政府要提高其服务质量与效率,应积极在新兴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满足人们对于政府提供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要求。通过使用新兴产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传递效率,有助于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矛盾,进而推动社会向公平、正义、民主、和谐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政府应明确其定位,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应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社会的服务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其核心在于为人民提供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政府从整体上把握其运行模式,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最后,新时代,政府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进而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党校(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学院)】

猜你喜欢
服务型管制政府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放松管制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药价管制:多元利益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不同地区开发商群体的囤地行为机理及其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