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器手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手功能的效果

2019-07-28 09:11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指关节活动度导向

杨 强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天津 301800)

脑卒中是导致手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肢体功能永久性缺失的首要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范围下降、肌张力异常增高及肌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手的抓握功能。由于手功能的神经生理机制复杂及特殊性,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极其缓慢[1]。目前针对手功能干预方法诸多,包括肌电生物反馈、导向训练、经颅磁刺激等技术,但往往停留在手腕部位[2]。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手部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手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康复机器手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手功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8~79岁,平均(66.39±4.18)岁;病程2~18个月,平均(9.26±4.48)个月;患手Brunnstrom分期Ⅰ期8例、Ⅱ期22例、Ⅲ期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59~80岁,平均(67.04±4.21)岁;病程2~19个月,平均(9.38±4.66)个月;Ⅰ期9例、期22例、Ⅲ期4例。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且为首次发病,经CT检查确诊为一侧大脑半球;②无明显疼痛、手部感觉障碍,病情稳定,可耐受康复治疗。2)排除标准:①出现手指残疾、关节畸形;②并发传染类及心肺疾病;③出现神经功障碍;④合并肩手综合征。

1.3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稳定斑块,抗血小板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腕手关节被动活动训练、腕手关节松动、屈腕屈指肌群牵伸、伸腕伸指肌群肌力,20 min·次-1,1 次·d-1,连续治疗2周。

1)对照组采取治疗师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治疗师对柱状抓握、拇食中三指捏动作解释动作要领,进行分解及演示,指导患者用健侧手模仿,辅助患手进行训练。训练内容根据患者接受力及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调整:①治疗师在抓握物品前帮患者打开屈曲手指,协助患者屈指动作,使手指充分伸展,利于抓握;②根据患者屈伸角度调整物品的摩擦力、质量及大小,满足抓握需求;③为保证手部抓握训练的进行,可加强患者动作控制,减少重力对上肢肌肉力量影响,增加上肢减重装置。

2)观察组实施康复机器手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康复机器由电脑软件系统和尼龙手套组成。电脑软件辅助患手远指间关节、屈伸掌指关节,通过连接金属导线马达完成,训练时支撑患手前臂,活动支架固定于桌缘,保持患手悬空;手套上五根金属导线连接各手指套的末端,为患者穿戴治疗设备时通过魔术贴与手套相连,腕关节背伸25°左右,起始位为五指伸展。治疗师演示抓握训练时嘱患者充分放松患手,指导患者完成前三次抓握训练。根据手指抓握的物品摩擦力、质量、大小及主动关节活动度等因素,设置手指关节活动度参数:设定合适的关节屈曲角度,调整训练参数;根据患者上肢功能状况,减少重力对上肢肌肉耐力,选择合适的上肢活动支架支撑力量,以保证顺利完成任务。

1.4 评价指标

1)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手指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4]比较2组手指关节活动度:指导患者取坐位,手处于功能位,肩关节0°,肘关节屈伸90°前臂中立位,用量角器测量,五指总关节活动度总和为伸展位角度和与屈曲位角度和之和;五指伸展位角度总和为手指14个关节伸展位角度之和;活动度越大,手指关节功能越好。2)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运动功能评分表(FMA)[5]手功能部分比较2组手功能,量表中包括共同伸展、拇指对捏、共同屈曲、球状抓握、拇指内收、柱状抓握及钩状抓握7个项目,共计14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手功能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指关节主动活动度

干预前2组指关节活动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指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指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

2.2 手功能

干预前2组手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手功能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对康复训练缺乏正确认知,脑卒中后健侧大脑皮层对患侧皮层出现过度抑制,患侧大脑皮层兴奋性下降,导致两侧大脑半球经胼胝体抑制失衡。有研究[6]表明,过度抑制与患者上肢运动损伤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且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正确诱导患者积极、主动参与训练,指导其进行代偿动作训练,促进手部功能重组,针对性地激活手相关功能,对手功能的恢复有利。

任务导向训练针对性强,是以特定目标物品为导向,给予患者准确的反馈信息,由于脑卒中后患者早期手部功能较差,故难以满足任务导向训练的功能需求。康复机器手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使患者正确认识训练的必要性,有意识地主动训练,加强训练动作的想象与运用,促进大脑功能重组,引导患者进行训练动作的观察与学习,激活潜在支配通路,提高其训练积极性和自信心,增加患手使用,使大脑皮质更加灵活,从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指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脑卒中实施康复机器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利于提高患者指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促进患者转归。康复机器手辅助训练将任务导向训练时间提前,弥补脑卒中恢复早期患手抓握能力的不足,缩短手部功能恢复进程,使训练变成现实环境中的功能活动[8]。康复机器手操作简单,装置轻便,训练更容易贴合实际生活场景,对患手的掌指进行屈伸动作训练,具有仿生特性,可发现异常问题,产生正确的本体感觉信号,减少异常肌张力及代偿动作,提高患者的生活技能,促进大脑功能重组。

综上所述,脑卒中实施康复机器手辅助下任务导向训练,利于提高患者指关节活动度及手功能,促进患者转归。

猜你喜欢
指关节活动度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效果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偏向”不是好导向
有人吗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平乐郭氏正骨手法治疗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