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2019-07-28 09:11吕文建徐振峰谷秋寒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饱和度硬膜外

吕文建,徐振峰,谷秋寒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麻醉科,河南 信阳 464000)

分娩的剧烈疼痛,使得有些产妇选择剖宫产,但剖宫产术中极易出现大出血情况,且产后产妇恢复时间慢,再次妊娠也极易出现胎盘前置,对产妇有着不利的影响[1-2]。因此,临床中为了降低剖宫产率,提倡无痛分娩。无痛分娩也称为分娩镇痛,即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通过给予产妇镇痛药物或其他方式减轻产妇疼痛,使其能够顺利分娩。而无痛分娩不同的给药方式会直接影响麻醉效果。为此,本研究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00例,以抽取红黄球方式分组,红球为对照组,黄球为研究组,每组50例。研究组中,年龄23~32(27.52±1.22)岁,孕周38~40(39.55±0.31)周。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10例。对照组中,年龄22~33(27.91±1.06)岁,孕周39~41(39.82±0.26)周。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11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分娩镇痛方法

研究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产妇在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2~3 cm时,由麻醉医生操作,在L3—4间隙处进针。2)观察产妇的机体穿刺情况,待穿刺成功后,缓慢置入硬膜外导管,深度在3 cm 左右。当产妇处于宫缩间歇期时,使用镇痛泵匀速注入镇痛混合液[0.075%罗哌卡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5070192FP)+0.5 μg·mL-1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140901)配制成混合液],剂量为5 mL。3)用药30 min后,酌情追加6 mL,同时观察并评估产妇状况,并予以持续用药。用药间歇期为30 min,每次追加剂量为6 mL,若产妇仍存在疼痛感,可酌情增加剂量。4)在第二产程阶段,对产妇立即停止用药,严密观察产妇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以及胎心、宫缩等情况。

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1)当产妇的宫口开至3 cm时,由麻醉医师对产妇进行麻醉,产妇选取平卧位,于产妇L3—4间隙处行硬膜外穿刺,穿刺至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将26G腰麻针置入。2)待发现产妇脑脊液滴出,给予产妇缓慢注入0.075%罗哌卡因与0.5 μg·mL-1舒芬太尼,剂量为2 mL,注入速度为0.1 mL·s-1。3)置硬膜外导管并连接自控镇痛泵(内含100 mL的0.075%罗哌卡因与0.5 μg·mL-1的舒芬太尼混合液),维持给药剂量为4~6 mL·h-1。4)待宫口全开后,立即停药。在麻醉过程中,严密观察产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胎心、宫缩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与疼痛程度评分标准

观察2组第一、二、三产程疼痛程度评分、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及母婴并发症、中转剖宫产的情况。

疼痛程度评分标准:采用VAS,其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无疼痛;1~3分: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的产程VAS评分

2组第一产程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二、第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2组不同的产程VAS评分比较 分

2.2 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

2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的比较

2.3 母婴并发症、顺产转剖宫产率

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中转剖宫产研究组1例(2.00%),对照组8例(16.00%)。研究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宫颈扩张以及子宫收缩使产妇出现剧烈的疼痛[3]。长时间的剧烈疼痛会使产妇过度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子宫动脉收缩增大,从而降低胎盘血流量,极易使分娩过程出现肩难产、阴道大出血、胎儿窒息等不良事件。同时剧烈的疼痛使产妇难以忍受,加上担心疼痛会影响分娩进程,导致临床中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使得剖宫产率下降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无痛分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产妇分娩中,无痛分娩不仅能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还能提高阴道分娩率,有利于母婴健康以及产妇产后恢复[4-5]。

连续硬膜外麻醉为无痛分娩的常用给药方式,其具有镇痛效果佳以及镇痛效果长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6]。连续硬膜外麻醉主要在产妇分娩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使用,麻醉过程中,给药方便,对产妇的宫缩无影响,能确保母婴安全。同时连续给药镇痛,可减轻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分娩疼痛。此外,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以及舒芬太尼,这两种药物对心脏无明显毒性,能最大程度上确保母婴在分娩过程中的安全,且药效作用时间持久,能使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分离,从而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第二、第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连续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缓解产妇疼痛;2组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连续硬膜外麻醉能使产妇心率、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中转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连续硬膜外麻醉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饱和度硬膜外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糖臬之吻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