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对不孕不育夫妇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类型分析

2019-07-28 09:11石国西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罗宾逊易位核型

石国西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环境污染、工业气体及汽车尾气排放等导致不孕不育发生率呈逐年攀升趋势,据统计,不孕不育在国外发生率为10%~15%,我国发生率约为12.5%,患者总数已超过4000万,如何有效防治不孕不育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1]。不孕不育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染色体疾病,人体细胞含46条染色体,约含100万基因,一旦出现染色体形态异常或数目增减,遗传物质便会失衡[2],从而引起不孕不育、胚胎停止发育、畸胎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本研究选取202对不孕不育夫妇,旨在分析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型,为临床防治不孕不育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2对不孕不育夫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35岁,平均(27.51±3.03)岁;不孕时间5个月~10年,平均(5.54±1.35)年。均表现为不孕不育、不良妊娠史,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签订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近期参与类似研究、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者。本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检测方法

1)外周血细胞培养。抽取4 mL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后,放于1640培养基,37 ℃恒温静止培养68 h。

2)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制备。滴加秋水仙素,终浓度为0.1 μg·mL-1,4 h后进行离心处理,弃上清,滴加8 mL(视细胞量多少而定)0.075 mmol·L-1氯化钾溶液,放于37 ℃水浴进行低渗20 min,滴加1 mL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混匀预固定后进行离心处理,弃上清,滴加8 mL固定液,10 min后再次离心,重复固定2次,弃上清,滴加适量固定液,配成悬液,冰玻片滴片,放入烤箱1.5 h,G显带。

3)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每例计数20个核分裂相,于Karyo 3.1分析系统下进行分析,嵌合体及异常核型加倍计数,核型描述以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为根据。

1.3 异常染色体评估标准

小Y染色体评定标准:同一核型中Y染色体长度<21号染色体长度;大Y染色体评定标准:同一核型中Y染色体长度≥18号染色体长度。

2 结果

202对不孕不育夫妇中,32例伴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均为夫妇一方),异常率为7.92%(32/404),其中16例常染色体异常,占50.00%;6例罗宾逊易位,占18.75%;10例性染色体异常,占31.25%。详见表1。

表1 32例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核类型及临床表现

3 讨论

不育症是指受孕成功,但无法获得存活婴儿。不孕症是指育龄夫妇同居1年及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情况下,仍未成功怀孕。我国不孕不育发生率已由20年前3%升高至12%,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因此,给予不孕不育患者早期诊断,制定可靠预防及治疗措施,对提升生育率意义重大。

既往有研究[3]指出,正常人群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0.47%~0.84%,不孕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0.8%~12.5%,为正常人群15倍左右。本研究202对不孕不育夫妇中,32例伴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率为7.92%,与上述研究染色体异常率相近,说明染色体异常与不孕不育存在一定关联性。不孕不育患者中,以染色体结构异常较常见,特别是染色体易位,平衡易位患者与正常人结婚所生子女可能从亲代患者接受1条易位衍生染色体,致使某个易位节段多余或缺失,进而破坏基因平衡,导致胎儿畸形发育[4];罗宾逊易位是常见染色体畸变,包含非同源和同源2种类型,非同源罗宾逊易位携带者可形成6种不同配子,1种平衡易位,1种正常,4种不平衡配子,而同源性罗宾逊易位携带者可形成2种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后会形成单体或三体型合子,进而引起胚胎停育、早期流产[5]。本研究共检出6例罗宾逊易位,分别表现为胚胎停育、反复流产等,说明易位患者虽无严重先天畸形,但子代极易导致自发流产。因此,对于同源罗宾逊易位携带者,临床医师可推荐借精、借卵等辅助生育技术来获得正常后代。

哺乳动物性别取决于性腺性别分化及发育、受精时染色体性别,导致内外生殖器发育,性激素作用下形成表型特征。本研究共检出2例46,XY核型,即性反转,主要特征为染色体性别与性腺性别不一致,经检测其中1例符合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表现为阴茎阴囊型尿管下裂,1例符合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此类患者乳腺稍发育,B超下可见始基子宫,卵巢体积较小,大小阴唇及外阴发育较差。同时发现2例47,XXX核型,表现为不良生育史,其发生原因与母亲染色体未分离有关,主要错误发生阶段为第1次减数分裂时期。本研究检出5例47 XXY核型,即克氏综合征,主要特征为表现为体征女性化、睾丸小、睾酮低、四肢修长,分析原因在于,患者双亲中有1个亲代在生殖细胞形成期间发生性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导致疾病发生[6]。另外,克氏综合征患者不孕,故无法将其多余性染色体传至后代,能有效避免出生缺陷发生[7]。本研究检出1例47,XYY核型,医学称为超雄综合征,超雄综合征患者较正常男性多1条染色体,分析原因在于,患者父亲生殖细胞第2次减数分裂时,YY并未分离,形成YY精子,进而诱发超雄综合征[8-9]。此类患者因睾丸发育不完全,生精过程出现障碍,生育力降低,表现为少弱精。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若患者伴有外生殖器畸形、性腺异常,需及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诊断,采取相关防治措施;2)确定不孕不育后,需鼓励夫妇共同诊治,利于缓解负性情绪,使其精神得到安慰,或指导其采取听音乐、外出旅游等手段转移对疾病注意力,稳定自身情绪,或介绍既往科室中成功分娩案例,必要时邀请成功分娩案例现身说法,帮助其树立分娩信心,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与疾病;同时需保护患者隐私,赢得患者充分信任,利于更好开展诊疗工作。

总之,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危险因素,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对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罗宾逊易位核型
平衡易位携带者61个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周期的结局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盒子里的世界
“小土豆”梦返NBA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结果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产前诊断的价值
从“梅普组合”到“普梅易位”的俄式政治结构
“普梅易位”以来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