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饮食护理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噎呛中的应用

2019-07-28 09:11王爱萍石良君杨月萍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咽部饮食发生率

周 萍,王爱萍,石良君,杨月萍

(江西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一部,南昌 330006)

噎呛在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我国绝大多数存在老年噎呛风险的患者缺乏相关康复与饮食知识,噎呛在临床中已成为危害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1]。当噎呛发生时,健康人会通过咳嗽反射将吸入物咳出,老年人由于受到器官功能退化、心理、疾病、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噎呛,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引起窒息及猝死。为此,本研究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饮食护理在脑血管疾病患者噎呛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神志清楚,认知功能正常;2)可配合医务人员指令;3)能经口进食,未留置胃管及各种肠道造瘘管;4)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5)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入院时已存在肺部感染;2)有精神疾病。

1.2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均符合以上纳入、排除标准。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0~79(65.1±4.3)岁,病程1.9~8.9(5.5±1.2)个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为10~12(10.1±1.2)分。脑出血8例,脑梗死22例。试验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1~79(65.7±4.5)岁,病程2.0~8.8(5.6±1.1)个月,GUSS评分为11~14(10.3±1.3)分。脑出血7例,脑梗死23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其方法是:1)护士应对患者及其主要照顾人讲解发生噎呛的原因、危害、临床表现。2)预防噎呛发生的方法。3)噎呛发生后的急救。4)怎样选择进食工具及适合患者吞咽的食物性状、进食吞咽的时间及吞咽姿势。5)患者接受宣教后按意愿自行进食。干预20 d。

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的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饮食护理,其方法是:1)吞咽功能训练,由语言治疗师实施吞咽功能训练,即:①指导患者行半坐位或坐位,按摩其双颊,放松面颊肌肉。②指导患者嘴唇拉紧、舌伸缩、鼓腮、闭唇、撅唇、圆唇等唇部功能训练,每个动作训练10~15次。③指导患者面颊部充气后吐气,向前伸舌并左右摇摆、上下转舔口唇,以冰块刺激咽喉部,同时进行咳嗽、深呼吸、发声呼气、吸气憋气、声门闭合及喉抬高等训练。④冰刺激。采用经0.9%氯化钠注射液浸湿的纱布包裹压舌板,蘸取冰0.9%氯化钠注射液沿口唇、舌尖、舌面、舌后部、硬腭、舌根、咽部后壁等实施刺激,反复刺激5~10次。⑤指导患者舌尖抵上齿或硬腭,采用鼻腔进行深呼吸,进行5次空吞咽动作。压碎冰块,取适量的冰送至舌根处并让其吞咽,2 次·d-1。2)饮食护理。由护士指导患者第1餐饮食进食,即:①饮食食谱。由肉、鱼、蔬菜、馒头、饭、水果等做成的布丁状稠碎肉粥、蔬菜泥、各种水果泥等组成。②进食体位的选择。患者尽量采取端坐位或30°~60°半坐卧位,头正中稍前屈或向健侧倾斜30°。③摄食方法。将食物放至舌中后部用匙背轻压舌部,并缓慢进食,进食全程以30~40 min为宜。在气促、咳嗽、呛咳时停止喂食,给予充分的休息。进食后应保持坐位或半坐卧位10~20 min,且进食后30 min内不宜进行翻身、吸痰等操作。干预20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干预20 d后误吸(包括刺激性呛咳、发绀、呼吸困难、发音异常和窒息)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干预20 d后均未出现窒息。试验组干预20 d后刺激性呛咳、发绀、呼吸困难及发音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20 d后误吸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主动进食的意愿,预防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2]。老年人衰老、身患疾病,以及治疗措施不当,如药物不良反应、侵入措施、进餐体位都易引发吞咽障碍。另外,老年人由于年龄及疾病的影响,张口反射下降、咽喉感觉减退、咳嗽能力减弱等出现吞咽功能失调,易发生噎呛和误吸;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意识水平下降,认知功能减退和头颈部的活动能力降低,这也有可能引起吞咽障碍[3]。然而,通过大量重复的刺激训练,加强唇、下颌、舌运动、软腭等吞咽肌的训练,可改善患者咀嚼肌及舌的协调性及灵活性,增强舌体、口唇、咽部肌肉肌力及吞咽反射,同时可避免咽部肌群萎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强化肌群的力量及协调性,改善吞咽功能[4];通过应用冷刺激既可以增强患者咽部的敏感性,又可诱发患者的吞咽反射,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减少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5]。

饮食护理可降低老年患者呛咳、噎食、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6]。基于吞咽筛查量表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估,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适合的食物性状、进食环境、进食体位、摄食中控制每一口量、食团放置位置、进食速度及时间等护理指导均有助于增强患者进食的安全性、舒适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误吸和呛咳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20 d后刺激性呛咳、发绀、呼吸困难及发音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饮食护理用于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噎呛,有助于降低噎呛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咽部饮食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健康饮食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