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育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2019-07-28 09:11汪丽霞刘小华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髋关节关节康复

汪丽霞,刘小华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南昌 330006)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各类髋关节疾病,如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骨折患病率呈现逐渐增高趋势。随着保髋治疗技术逐渐成熟,髋关节疾病得到很好的保守治疗,但是全髋关节置换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关节疼痛及改善髋关节功能障碍,仍为髋关节疾病终末期治疗的最有效方式[1-2]。骨科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对患者后期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3],本文针对该类患者循环播放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标准康复锻炼视频,术前反复强化,进行行之有效的康复指导,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106例患者,均为后外侧入路手术行全髋关节置换[4]。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按照本院入院病情评估表对患者病情、营养状况等进行评估。2组年龄、性别、病情、营养状况及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2组专科治疗方案均相同。

表1 2组基线情况比较 例

1.2 视频的制作

组织本院关节外科亚专业所有医生作为课题研究小组,组织编写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等一系列规范知识。根据所编内容,对关节护理小组护士进行培训,各种康复功能训练方法达到标准规范化后进行操作演示,并进行专业视频拍摄,最后请视频制作专业人员将所有的材料进行视频设计,配以文字,音乐,解说,动画,制作完整教育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包括:1)全髋关节置换的疾病类型,特征,预防方法;2)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训练,如:高龄患者的平卧呼吸咳痰训练及卧床排便训练;3)术后的康复锻炼方法及动作解析(如下肢滑行运动,臀肌收缩运动,屈髋屈膝练习,膝关节屈伸练习,直腿抬高运动,踝泵运动,离床练习等动作的训练时间,作用及注意事项);4)正确使用双拐和助行器的锻炼方法;5)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包括如何正确睡姿,上下床,坐位,弯腰,跨越障碍物,行走,穿脱鞋袜,如厕,乘车,淋浴及完全康复后可进行的体育活动,还有饮食调护,日常生活中的禁忌等)。

1.3 干预方法

观察组:视频经过关节外科亚专业所有医生讨论一致通过后,患者入院第2天开始,每日11:00-12:00组织患者及家属在活动室集中观看视频,安排相关护士在旁进行指导,常规口头宣教,并发放宣教手册,针对不同患者进行相应指导,让患者熟练掌握视频内容。

对照组:常规口头宣教,并发放宣教手册,护士进行相应指导,指导时间、内容与观察组相同,患者入院第5天开始,每日11:00-12:00组织患者及家属在活动室集中观看视频。

1.4 评价指标及标准

1.4.1 术后功能锻炼效果评价

术后3个月后安排患者随访复查,复查时关节外科小组专人发放Harris评分标准自评表,并指导患者进行自评,总分100分,包括关节疼痛(44分),关节功能(47分),关节活动度(5分)和关节畸形(4分)。90~10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70分为差[5-6]。

1.4.2 术前术后功能锻炼知识的掌握程度

由关节护理单元护士对患者功能锻炼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为李娟等[7]编辑的骨科康复知识问卷表,于术后第7天进行评估,分值0~5分,4~5分为掌握,0~3分为未掌握。

1.4.3 术后短期并发症出现率评价

术后1周内,对患者的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髋关节脱位等进行评价。

1.4.4 患者功能锻炼完成的正确率

由关节护理团队专人在术前1 d,术后第3天和术后7 d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完成的正确率,分为准确完成未准确完成。包括下肢滑行运动,臀肌收缩运动,屈髋屈膝练习,膝关节屈伸练习,直腿抬高运动,踝泵运动,离床练习等。

1.4.5 护理满意度评价

术后3个月向2组患者发放由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按调查表得分情况分为满意(≥6分)和不满意(<6分),总分为1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Harris评分比较

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为(88.34±4.16)分,高于对照组的(78.49±5.05)分(t=11.063,P<0.05)。

2.2 2组术前术后功能锻炼知识的掌握程度

观察组术前、术后对锻炼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功能锻炼知识的掌握率

2.3 2组术后短期并发症率比较

术后1周内,观察组未出现短期并发症;对照组出现4例,观察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比7.5%,χ2=4.157、P=0.041<0.05)。

2.4 2组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

观察组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 2组护理满意度

术后3个月,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正确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视频教育能够提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术后关节功能,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视频教育在指导患者术前术后功能锻炼时,视听教学四方面相结合,形式新颖,患者易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大多高龄,且文化层次不一,单纯口头教育宣讲并不能保证术后良好的功能锻炼[4]。而视频教育指导方式方法统一,可以反复循环播放教育,避免了口头教育的易疲乏性,不耐烦性,避免了人为指导过程中细节的遗漏,视频反复强化播放,有助于高龄患者增强功能锻炼的教育记忆能力,减少遗忘,减少了患者术后因遗忘造成的关节再次损伤。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患者术后3个月减少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和关节畸形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视频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关节疾病的认识。视频通过系统,全面,规范的将全髋关节置换的致病疾病类型,疾病诱因,患者围术期全身训练及术后康复锻炼展示给患者,并反复播放展现给患者,提高了患者的学习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髋关节术前术后对康复训练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视频教育能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使患者快速掌握康复训练的技巧,系统学习髋关节疾病的致病因素,从而有效避免另外健侧关节再次功能障碍,并加强自我保健,延缓关节置换后的人工关节消耗、磨损,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8]。视频系统全面,可避免健康宣教的遗漏,偏差及医学术语的抽象、复杂、艰涩难懂等因素对患者康复训练时造成的疲惫感及无法掌控感。视频教学集中视、听、教、学及配以音乐等优势,使患者乐于接受,在此过程中患者家属也受到强化教育,对家庭的日常康复也起了督促作用。

视频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及术后康复锻炼的良好效果,患者能够很好地遵从护士术前术后康复指导,使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更好地融入患者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依从性[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主要评价指标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这取决于手术医生手术水平的高低,但术前术后全程、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是肢体功能恢复的保障。功能锻炼指导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到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外,教育视频的制作,可有效促进护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设计的调查评估表还不够完善,样本容量偏小,研究者和被试者都是来自同一医院,代表性欠缺。今后,可以参考更多的评估表使设计更完善,可扩大病例选取范围,增加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猜你喜欢
髋关节关节康复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