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9-07-29 08:3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腹壁罗哌卡因

肖 琳

(厦门市海沧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直肠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癌症,多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然而,该手术对患者创伤性较大,且术后切口有较高疼痛发生率,严重影响预后及其患者生活质量[1]。老年患者各项身体功能日益衰退,机体免疫能力不断降低,术后疼痛更加明显,进而影响机体免疫能力,延长切口愈合时间。有研究表明,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可获得较好镇痛效果[2]。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直肠癌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A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6.78±5.34)岁;ASA分级: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5例。B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89±5.23)岁;ASA分级:Ⅰ级10例,Ⅱ级6例,Ⅲ级4例。C组: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98±5.23)岁;ASA分级:Ⅰ级9例,Ⅱ级8例,Ⅲ级3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三组患者入室后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监测有创动脉压,右侧行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静脉依次缓慢推注1 mg/kg丙泊酚+0.4 μg/kg舒芬太尼+0.2 mg/kg依托咪酯+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待患者意识消失,行气管内导管插管。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腹壁,采用便携式超声仪及超声高频探头对患者髂嵴与12肋之间腹壁进行扫描,从浅到深辨别腹外斜肌、腹膜、腹横肌,回抽无血无气后,A组注射0.1%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商品名:耐乐品,生产企业:AstraZeneca AB,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763),B组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C组注射0.50%盐酸罗哌卡因,其容量单侧为20 mL,合计40 mL。术中三组患者均泵注6~10 mg/(kg·h)丙泊酚、10 μg(kg·h)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深度。严格按照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T0)、术后1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及术后48 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及记录三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低血压及呼吸抑制)。

1.4 VAS评分评价:采用10 cm长标尺标注10个刻度,一边为0分端,另一边为10分端,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由患者根据不同时刻疼痛程度标注。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A组的T1、T2、T3、T4时的MAP、HR均高于B组、C组(P<0.05),且A组的T1、T2、T3、T4时的MAP、HR高于T0时(P<0.05)。B组T1、T2、T3、T4时的MAP、HR与T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B组的T1时的MAP高于C组(P<0.05)。C组的T1、T2、T3、T4时MAP、HR与T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s)

组别 时间点 MAP(mm Hg) HR(次/分)A组(n=20) T0 81.03±6.34 62.23±5.78 T1 88.23±6.12 68.45±6.56 T2 89.23±6.12 69.56±6.25 T3 87.34±6.78 70.45±6.75 T4 85.34±6.45 65.78±6.25 B组(n=20) T0 82.23±6.23 63.34±6.78 T1 84.45±6.89 66.76±5.67 T2 83.56±6.23 65.67±4.23 T3 83.87±6.12 64.34±5.67 T4 82.23±6.87 64.23±4.89 C组(n=20) T0 83.32±6.65 64.67±4.23 T1 82.23±6.78 62.23±5.43 T2 78.23±6.12 61.43±6.56 T3 80.34±6.23 65.45±6.23 T4 82.34±6.56 64.23±5.89

2.2 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A组T1、T2、T3、T4时的VAS评分均高于B组、C组(P<0.05),而B组与C组之间的VA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x-±s)

2.3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A组(25.00%)、C组(3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术后疼痛可刺激交感神经,增加全身氧耗及缺血脏器损伤,同时还可增快心率,升高血压,增加心肌缺血风险,尤其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影响更加明显,因此,缓解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尤为重要[3]。腹部肌肉由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所组成,腹侧壁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筋膜鞘组成,而前腹壁皮肤及肌肉等由下胸部6对神经及第1对腰神经支配,神经前支于椎间隙间走形穿入侧腹壁肌肉组织,经过腹内斜肌、腹横肌间的腹横肌前面,而感觉神经于腋中线发出皮神经侧支后也于此平面向前支配皮肤,通过以上解剖学可得到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缓解疼痛。近年来,伴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应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有较好效果。在超声引导中,探头扫描患者腹壁,可直接观察到侧腹壁腹横肌平面,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可观察到注射麻醉药物注射部位及其扩散方向,及时调整针尖方向,使得药液较好扩散到患者腹壁,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4]。然而,麻醉药物浓度对老年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不同,且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同。由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采用阿片类药物为主,其锁定时间为15 min,而患者常常由于疼痛而按压次数有所增加,也相应增加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同时舒芬太尼、芬太尼等可导致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因此,临床通过联合横腹肌平面组织可有效缓解疼痛,更为重要可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T1、T2、T3、T4时的MAP、HR显著高于T0时,B组T1、T2、T3、T4时的MAP、HR与T0相比,无显著差异,C组的T1、T2、T3、T4时MAP、HR与T0相比有显著差异;A组T1、T2、T3、T4时的VAS评分均高于B组、C组(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以上结果说明,0.25%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镇痛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最少。

综上所述,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可取得较好麻醉镇痛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腹壁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腹壁缺损的重建方法与研究进展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腹壁缺损重建方法的研究进展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全腹壁成形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