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搏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9-07-29 08:37黄钰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性疾病心肺心率

黄钰淇

(营口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辽宁 营口115000)

近年来心脏停搏(CA)主要是心脏输血功能丧失,同时心音与大动脉搏动突然停止,促使机体所需的血液无法及时的供给,此种情况可能促使机体组织器官短时间内缺血、缺氧,不仅会引发诸多的生理性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死亡。通常在急诊中采用的抢救措施就是实施心肺复苏术(CPR),使得患者的心脏等器官完成自主循环恢复(ROSC)[1]。本次研究主要对影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术成功的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送入我院急诊室的60例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符合医学实验伦理学原则。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治疗;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本次调查研究主要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标准:身体严重病残、严重并发症、精神疾病、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2]。将所有患者根据心肺复苏术的效果分为研究组(心肺复苏术成功)30例和参照组(心肺复苏术失败)30例。研究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0~70岁,平均年龄(45±2.4)岁;参照组患者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22~72岁,平均年龄(47±3.2)岁。两组患者引发心脏停搏的原因有脑源性疾病、心源性疾病、肺源性疾病、创伤性疾病。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史、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可比性。

1.2 心肺复苏法:①对于无颈部外伤患者可应用仰头抬颏手法开放气道,并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进而促使患者的气道畅通,并对患者进行不间断的供氧。②取患者仰卧位,在其胸部中心位置进行按压,对胸骨按压的幅度在4~5 cm,按压频率位100次/分左右,及时患者使用呼吸机也不能停止心肺复苏操作。③利用心电监护仪对心脏停搏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监测;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适量的药物治疗。④若患者情况危机要进行电极除颤,单向波能量为360 J,双向波能量200 J。患者心肺复苏后要送入重症监护室,对其进行脑复苏,维持有效循环功能,避免心脏停搏情况再次复发[3]。

1.3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按照国际心血管急救与心肺复苏指南的参考标准:①心电图显示心率恢复、瞳孔缩小、自主循环恢复;②心率恢复,收缩压大于60 mm Hg;③心率恢复、意识恢复、自主循环恢复;以上三项标准符合其中一条,且状态维持在30 min以上代表心肺复苏成功[4]。

1.4 统计学方法:对于数据的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来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应用χ2检验,应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对多因素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脏停搏影响因素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脏停搏相关因素比较

2.2 两组患者心脏停搏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脏停搏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心脏停搏会对人体内各脏器组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当发生心脏停搏后大脑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模糊,若不及时抢救一旦自主循环遭到破坏,就会对大脑造成严重损伤。在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抢救中,通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心肺复苏术,但是在我国急诊场外抢救的成功率不超过18%,为此明确影响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极为重要[5]。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作为心肺复苏术成功的一方,其所需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越少,证实自主循环恢复的越快心肺复苏术成功率就越高,能够讲心脏停搏患者快速的抢救回来,在这其中脑源性疾病与创伤性疾病导致心肺复苏的失败率较高。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源性疾病与创伤性疾病与患者的病死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或身体受到创伤后,循环系统受到严重的损伤,此类疾病引发的心脏停搏所实施的心肺复苏成功概率较低。

猜你喜欢
性疾病心肺心率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心率多少才健康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心肺血管病杂志》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