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7-29 08:37李笑非杨兰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牙槽骨前牙牙周病

李笑非 杨兰辉

(大连机车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牙周病主要因厌氧菌感染所致,通常发病于牙支持组织,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牙龈炎症、出血,咀嚼功能障碍等症状,并因支持组织受损,会引起牙齿严重松动,造成牙齿间隙扩大,并向唇侧位移,对患者正常进食及面部美观造成极大影响[1]。在传统治疗中,主要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式,无法有效治愈牙齿位移症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正畸技术在前牙位移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也更加广泛。本次我院特选行正畸治疗患者67例,对其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治疗的67例牙周病前牙位移患者,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22.5~61.2岁,平均年龄(36.58±3.46)岁,病程1.3~11.7年,平均病程(5.67±2.49)岁,本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宽等症状,其中前牙扭转11例,前牙伸长15例,前牙扇状散开19例,前牙倾斜16例,其他6例。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通过X线检查获取患者头颅侧位片,合理分析并记录患者牙周病变情况,并充分了解患者的年龄、体质、牙体等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合理治疗方案。①牙周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口腔牙周检查,详细记录其牙周袋深度,并对患者进行口腔专业卫生知识宣教;叮嘱患者早晚按时刷牙,且每次刷牙时间必须超过3 min,三餐进食后3 min内进行漱口,掌握患者病症特点及身体状态后,予以针对性龈下刮治、龈上洁治等常规牙周治疗,并通过药物治疗消除牙周局部细菌因子,增强牙周保护能力,牙周治疗持续2~3个月,待患者牙周病症稳定后,予以患者正畸治疗。②正畸治疗:本组患者均利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在粘结托槽时不使用带环,并向牙龈切方紧密靠近,随后借助钛镍圆丝矫正前牙整齐度,通过多曲唇弓压低前牙,并在牙齿后方结扎,以提升牙齿支持能力,最后使用橡皮链收紧前牙,并结合患者牙周组织的实际支持能力,合理调整正畸力度,完成正畸矫正后,指导患者定期到院清洗牙周,保证口腔清洁,并每隔3个月观察患者牙槽骨重建情况。

1.3 观察指标:治疗1年后,观察正畸治疗效果及牙槽骨高度、前牙覆颌、覆盖、牙周袋深度及出血指数等临床指标。疗效判定:成功:患者牙齿松动、出血等症状均得到显著控制,恢复效果良好,前牙基本恢复至正常位置,口腔内无继发性创伤;失败:发生结扎丝断裂,前牙下部位移现象,口腔内存在咬 性创伤,且牙齿松动,出血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经1年后随访调查,本组患者均矫正成功,成功率100%(67/67),未见失败病例,疗效显著。

2.2 正畸前后临床指标对比:经正畸后,除牙槽骨高度外,其余各指标较治疗前均发生明显下降(P<0.05),见表1。

表1 正畸前后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正畸前后临床指标对比(±s)

出血指数(%)正畸前 67 5.21±0.576.27±1.514.86±2.675.36±0.5492.26±6.38正畸后 67 5.13±0.422.48±0.642.23±0.453.25±0.4231.05±2.49 t - 0.925 18.916 7.951 3.879 71.156 P - 0.357 0.000 0.000 0.000 0.000时间 例数 牙槽骨高度(mm)前牙覆颌(mm)覆盖距离(mm)牙周袋深度(mm)

3 讨 论

牙周病为常见口腔疾病,对人类牙齿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是现阶段造成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其病症早期主要表现为口臭、牙龈出血等症状[2],难以引起患者重视,致使患者牙周组织慢性感染,牙周炎症反复发作,最终使牙支持组织受损,造成牙齿松动、位移,严重损伤患者咀嚼功能及面部形象。

在牙周病传统治疗中,多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以控制牙周炎症感染[3],但对于已经出现前牙位移问题患者,则无法使前牙回位,临床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正畸技术不断成熟,可有效改善牙齿移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位移患牙进行正畸压入、内收,借助正畸固定矫治技术矫正患牙位置,保持牙齿整齐[4]。在实际正畸治疗时,需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及生理发育成熟问题,成年患者通常可塑性较低,因此在正畸过程中需循序渐进加力,保持力度舒适,同时在对松动牙齿进行复位处理时,需避免频发加力,造成牙槽骨受损。此外,在矫正期间,需反复叮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控制甜食、坚硬食物的摄入量,以防止龋齿或牙齿松动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前牙位移患者的牙周病变,并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面部美观,避免口腔发生咬 创伤,改善咀嚼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牙槽骨前牙牙周病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牙齿移动对静止期牙周病动物模型牙槽骨的影响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