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与作用机制分析

2019-07-29 08:37张玉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新液溃疡性结肠炎

张玉军

(建平县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常见慢性结肠炎症疾病,其病程较漫长,病情反复发作,如患者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结肠坏死,对患者身心健康十分不利[1],故临床需积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康复新液被逐渐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为此,针对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开展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我院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每组,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3~65岁,平均年龄为(44.27±14.36)岁,有男性23例、女性27例;观察组年龄为24~66岁,平均年龄为(44.81±14.45)岁,有男性21例、女性2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证实本研究可比。两组研究对象均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其纳入标准为:(1)经病史、结肠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2)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药物过敏史者、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者。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美沙拉嗪口服,每天4次(每6小时1次),每次1 g,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美沙拉嗪给药方法同对照组,灌肠前将直肠排空,做好肠道准备,灌肠时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将灌肠袋导管插入至患者肛门内20 cm深,取100 mL康复新液,加热至30 ℃,经导管缓慢将康复新液导入肛门内,指导患者改体位为膝胸卧位,保持20 min,再进行肛门清洗,每天1次,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腹痛、腹泻)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复发率(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统计)。

1.4 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标准为[2]:①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排便基本恢复正常,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②有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排便次数减少,结肠镜检查可见好转;③无效: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改善,排便次数未减少,结肠镜检查未见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表示为例、%,计量资料行t检验,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s),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在症状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腹痛、腹泻等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d,±s)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d,±s)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腹痛缓解时间 腹泻缓解时间对照组(n=50) 5.35±1.57 4.21±1.52观察组(n=50) 3.86±1.41* 3.09±1.33*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腹痛1例、腹胀1例,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

2.4 两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复发12例,观察组复发4例,其复发率分别为24%、8%。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属于常见慢性消化道疾病,主要是指病变位于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炎症性溃疡,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早期阶段的溃疡病变多位于远端结肠,随着病情发展,溃疡病变往往会逐渐扩展至近端结肠,甚至遍布整个结肠,累及直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3],故临床上需针对溃疡性结肠炎予以积极治疗。

现阶段,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多采用美沙拉嗪等5-氨基水杨酸药物,美沙拉嗪经口服可延迟药效释放,使药效在抵达结肠后发挥,可对炎性因子活性予以抑制,减轻患者结肠内炎症感染[4]。近年来,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一定进展,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原则主要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康复新液属于中药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主要从美洲大蠊干燥后提炼出,含有多元醇类、粘糖氨酸以及肽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去腐生肌、活血化瘀的功效,且康复新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抗炎作用,本研究中康复新液经保留灌肠给药,可对结肠炎症感染予以有效抑制[5-6]。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腹痛、腹泻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仅具有显著疗效,还可减少复发。本研究还发现,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的用药安全性可靠,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综上所述,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快其症状缓解速度,还可减少复发,确保用药安全性。

猜你喜欢
新液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探讨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鼻内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行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研究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