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护理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9-07-29 08:3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内科科室护理人员

张 宁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5)

呼吸内科是我院的一个重点科室,该科室收治的疾病多为慢性、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且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多数患者治疗的时间长,需临床给予相应的护理策略[1]。PDCA循环护理包含四个阶段(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有效改善护理质量[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在呼吸内科的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取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且同意配合;排除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患者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2.32±4.35)岁。研究组的60例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患者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2.45±4.4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管理,由护士长带领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排班,并做好各项交接工作,护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下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给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定期组织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及相关操作技能,考核,提高护士的操作能力。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护理管理,主要包括:①P(Plan,计划):在科室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室的护理人员的骨干组成,小组成员分析研究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排班制度、专科知识、环境因素、护理操作等,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协商和讨论,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案。②D(Do,实施):护士长确定各项护理的操作规程,并强调各项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相关内容,并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护理操作内容,给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入院后,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工作,给予患者生活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选取合适的体位,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功能;对需长期卧床的患者,需定期进行翻身,同时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评估,对出现危险事件可能性较大的患者,给予干预措施;同时加强巡视,对各类风险悬挂提醒标识;对于需卧床的患者,将日常的生活用品放在床头边,方便患者自取,加强健康教育,尽快熟悉病房环境。护士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讲解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类型,并介绍科室的具体布局,讲解一些常见的疾病知识,帮助护理人员掌握一些常见的护患沟通技巧。③C(Check,检查):护士长定期检查护理措施,确定护理措施完成情况,并耐心听取医护人员、患者的反馈意见,对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总结,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④A(Action,处理):对上一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未解决的问题将进入下一循环。

1.3 观察指标:科室护士对两组的管理模式质量进行评分,包括:护理操作、风险防范、排班制度和业务能力,每项的总分为25分。应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将本次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患者资料数据全部输入进SPSS19.0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行t检验,采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护理管理模式质量评分对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护理操作、风险防范、排班制度和业务能力均明显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护理管理模式质量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不同护理管理模式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护理操作 风险防范 排班制度 业务能力研究组 45 22.33±1.36 23.05±1.43 23.66±1.37 24.20±1.25对照组 45 18.66±1.71 19.33±1.15 20.04±1.96 19.56±1.62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呼吸内科收治患者数量逐渐增加。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是呼吸内科疾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3]。PDCA循环护理管理是一类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紧紧相扣,反复循环,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危险因素有效解决,极大程度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4]。呼吸内科疾病类型较多,该疾病发展快,临床治疗周期长,且各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因此需临床给予有效护理。经PDCA循环护理管理,由护士长带领各小组成员组建PDCA循环护理管理小组,定期展开培训,学习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结合患者的病情,给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护理操作、风险防范、排班制度和业务能力均明显高;护理满意度高(P<0.05)。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的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内科科室护理人员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内转科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