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7-29 08:37刘晓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延续性病情血压

刘晓莉

(营口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营口 115000)

随着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的提高,使得人口老龄化情况逐渐加深,临床数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具有其高并发症和治愈性难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临床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为2型糖尿病,学者研究认为与日常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有关。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为合并高血压,严重威胁患者心脑血管循环系统[1]。目前,规范患者饮食习惯、生活作息、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为临床作为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和合并症发展的危害手段,血糖和血压的稳定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单独病情发展情况。本文主要阐述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特选取我院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血糖变化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血糖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前 实施后对照组 49 12.11±2.43 10.21±2.69 13.03±1.98 12.98±2.11 6.98±2.01 7.91±2.37观察组 49 11.98±2.36 6.83±2.01 12.98±2.01 7.92±1.27 7.01±1.72 5.42±1.64 t 3.968 2.084 3.929 2.185 1.957 1.895 P 2.128 0.029 2.859 0.015 2.051 0.009

表2 两组患者SAS、SDS实施前后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SAS、SDS实施前后评分对比(±s)

SDS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前 实施后对照组 49 77.92±7.38 67.39±5.02 75.79±6.93 65.03±4.93观察组 49 78.63±8.01 36.98±4.02 76.01±7.08 39.02±3.79 t 11.285 8.493 10.283 7.984 P 4.927 0.021 3.974 0.017组别 例数 SAS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特选取我院9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57~78岁,平均年龄(67.9±3.92)岁,病程范围2.1~17.1年,平均病程(3.7±1.4)年;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58~80岁,平均年龄(68.1±4.02)岁,病程范围1.9~17.9年,平均病程(3.9±1.9)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无明显差距(P>0.05)。

1.2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②患者无I型糖尿病、肝肾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性疾病;③患者对本次调查内容详细了解且无异议,征得同意并签署;④患者近一个月内未参加类似医学调查;⑤本次调查内容和方法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用药护理、定时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

1.3.2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如下:①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和家属纠正错误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拟定合理、科学膳食计划,告知患者居家自我检测血糖和血压的重要性,通过纸质宣教材料、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提高患者对单独、合并、并发症的认知能力[2];②建立健康档案:完善患者健康档案,主要统计患者基础疾病、合并症、血压、血糖、用药、运动等情况,备注患者联系电话和备注电话,由延续护理干预小组每3个月进行健康随访一次,了解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对于错误认知应进行纠正,根据患者目前病情综合情况修改护理计划;③用药指导:护理人员不仅应向患者个人宣教降糖、降压等用药剂量、时间、疗程等,同时对于注射胰岛素患者指导正确注射方法,防止患者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注射过量出现低血糖诱发不良事件发生[3]。

1.4 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焦虑和抑郁自评量分数。

1.5 疗效判定标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自制表格,共调查20项,主要评估患者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状况等方面,每项1~5分,分数超过60分即可诊断为焦虑和抑郁,分数越高说明严重程度越高;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参考标准分别为3.89~6.1 mmol/L、≤7.8 mmol/L、4%~6%。

1.6 统计学标准:本次调查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算,组间计量和计数资料采用t和χ2表示,以及组内计量和计数资料采用(x-±s)和%表示,当P<0.05时说明对比数据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血糖变化情况对比:见表1。

2.2 两组患者SAS、SDS实施前后评分对比:见表2。

3 讨 论

内分泌常见代谢性疾病为2型糖尿病,主要由于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引起。临床研究发现,好发于各个年龄段,患病较为隐匿使得初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常见病情所混淆,且与患者血脂、血压异常和肥胖、冠心病等存在密切关系[4]。临床数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糖尿病患者约有60%患者合并高血压症状,相比老年心脑血管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明显高于无糖尿病患者数量[5]。早前对于传统护理理念仅实施于住院患者,病情均得以控制,但当患者出院后,患者终止护理措施,患者恢复原有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使得患者血压和血糖逐渐失去控制。延续性护理工作主要为适应现有患者病情需要和服务质量提高而相应提出的,扩大和延长了护理范围和时间,细化患者护理项目,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协作性,将临床护理工作延伸至患者家庭,充分得到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视而自觉提高治疗依从性[6]。

本文通过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患者对自我病情有所认识,高度配合护理人员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积极疏导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遵医嘱的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对比两组患者实施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均无明显差距(P>0.05),而实施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较实施前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实施前SAS、SDS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明显差距(P>0.05),而实施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较实施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距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合并症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心理负面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延续性病情血压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