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误服药物中毒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9-07-29 08:37吴立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误服中毒小儿

吴立杰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辽宁 大连 116036)

小儿因为具有严重的好奇心,因此容易出现误服某些药物,出现中毒现象。另外,家属水平有限也容易造成小儿误服。患儿中毒后,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影响患儿生命安全[1]。观察误服中毒药物患儿特点,对其实施全面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60例小儿药物中毒患儿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患儿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33±0.38)岁;其中药物超量中毒3例,安定中毒8例,灭鼠药中毒10例,有机磷药中毒9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0.5~9岁,平均年龄(4.62±0.74)岁,其中药物超量中毒5例,安定中毒10例,灭鼠药中毒8例,有机磷药中毒7例。两组患儿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具体包括:①对患儿用药后的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及观察,并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监督,严密监测其瞳孔放大状况及生命体征,避免患儿经受药物影响,防止患儿耽误病情。②患儿年纪尚小,呼吸系统不完善,需对患儿呼吸管理进行强化,避免其呼吸质量受到影响。保持患儿平卧位,确保患儿呼吸畅通,如有必要,可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③患儿因为年纪尚轻,心智上还不成熟,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避免患儿出现心理障碍。④患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护理人员应对患儿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保证患儿合理饮食,具有丰富营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⑤因为家长对药物监管疏忽,因此护理人员应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并告知家长及患儿共同参加,对患儿及家长正确用药进行指导,当出现用药失误后,应及时送至医院进行诊治,降低儿童二次出现的可能性。⑥患儿洗胃为中毒后抢救中的关键操作,医师在对其实施洗胃时,应注意洗胃液使用剂量及温度合理性,使用一定措施避免患儿出现胃壁或者食管穿孔。对两种护理措施的护理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患儿实施两种护理模式以后的恢复效果,并对其进行总结。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临床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儿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患儿护理后具有轻微腹痛及腹泻,生命体征正常;无效:患儿护理后体征及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为96.6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 论

小儿年龄小,好奇心重,会因为多种原因出现药物中毒现象。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为经消化道吸收中毒,以呕吐、恶心、腹泻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甚至可出现神志模糊、昏迷、昏睡,或者并发癫痫,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2]。

因为家属药物管理上的疏忽及小儿严重的好奇心理,容易导致患儿中毒。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小儿出现中毒迹象,应将其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抢救,不仅应实施药物治疗,并且应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治疗效果,提升其预后。强化患儿呼吸管理,对其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保证患儿营养供给,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避免患儿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缓解其负面心理,从而起到治疗患儿身心的效果,提升患儿后期恢复质量。并且,对患儿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家长对药物危害的了解程度,使其能够对药物的管理进行强化,从而减轻患儿药物误服的概率。常规幼儿洗胃操作,下胃管通常选择左侧卧位,并使用压舌板将患儿口腔撑开。胃管经口腔插入[3]。改进后,下胃管时通常选择半坐卧位,固定胃管使用口含办法。实施全面护理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73.33%,说明。应用全面护理对患儿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误服药物中毒患儿临床特点,对其实施全面护理措施,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误服中毒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中毒
在学校误服化学试剂,究竟谁的错?
儿童误服“糖豆”药品危害大
小儿难养
爸爸中毒了
误服药物不少见 积极自救与互救
天哪!我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