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宣北灵话名石

2019-07-29 09:32张训彩byZhangXuncai
宝藏 2019年7期
关键词:灵璧观赏石文化

文/张训彩 by Zhang Xuncai

题名:【玉树临风】 石种:黄灵璧

在地球上千奇百怪的事物当中存在着许多奥妙,吸引着人们去追寻,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观赏石则是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之一。在人类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早期的人类活动中无不与石头有关。在漫长的石器时代,人的进化、人类文明的进步,石头可谓立了头功,毛泽东主席在《贺新郎•读史》中写到:“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石头是人类最初的工具与武器,被赋予了一定的神性色彩,进而成为了饰物,由器用变为赏玩,崇石、敬石之风盛行。中国观赏石的大家族中留存了很多名石。其中,安徽以灵璧石、宣州石最为有名,有“南宣北灵”之说。

一、安徽之北——天然珍宝灵璧石

中国四大名石之首的灵璧石,出产在安徽省淮河之北。品种多,数量大,品位高,主要有磬石、五彩石、白灵石、图纹石、皖螺石、红灵璧和透花石等,以瘦、皱、漏、透、稳和形、质、色、纹、声等诸美皆备而名扬天下,堪称天然珍宝,清乾隆帝御题灵璧石为“天下第一石”。宋代诗人方岩赞:“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灵璧石大者高数丈,可置于园林庭院,立石为山,峰峦洞壑,气势雄伟,人若近之,如临华岱;小者尺许,或仅盈寸,肖形状物,妙造天成,可供几案,或装点山水盆景。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灵璧石就是那美丽传说中会唱歌的石头。它的最大特点是击之有金石玉振之声,而且清脆悦耳,或一音、二音乃至八音,即所谓八音石,可奏音乐。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遨游太空时,自豪地向全世界播放了悦耳的《东方红》乐曲,那清脆悠扬的旋律就是用灵璧墨磬石制作的编钟演奏的。

题名:【红骆驼】 石种:红灵璧

灵璧石除了人们常说的色、形、质、纹以外,还表现为艺术美和抽象美。灵璧石的美大致可分为形态美、色彩美、神韵美、音质美和装饰美五种。

形态美。灵璧石形态以瘦、透、漏、皱、丑为典范。以三维空间的欣赏角度,立体的表现形式来表现美感,具有较强的直观效果和立体感受。或曲、或直、或旋、或圆,穷极变化,惟妙惟肖,奇巧天成。灵璧石的形态,意境隽永,形神兼备,使人爽心悦目,浮想联翩,美妙难言。

色彩美。灵璧石色彩斑斓,多姿多彩。有单色、双色和多色之分。黑色犹如墨玉,白色则泽润如玉脂,黄色如蒸栗,红色红中透紫,彩色石红、黄、青、蓝搭配,色彩艳丽,五彩缤纷,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灵璧石色彩之丰富,是其他观赏石所无法比拟的。

神韵美。灵璧石浑然天成,意境深远,大有一石在手,万目灵通之恢弘神韵。晶莹处,灵光溢馨。浑涵处,孕玉怀金。开怀处,循才赋性。醒人处,净化天元。

音质美。灵璧石质地细腻,坚如贞玉,有“玉振金声”之美称。古有“八音石”之称,从不同角度扣其不同部位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磬乐演奏,似铜钟混响,似金铁交鸣,清脆悦耳。美妙的乐曲,美的享受。据说还可以奏出“福”“禄”“寿”“喜”等音,真是妙不可言。

装饰美。灵璧石属于艺术品范畴,天然的灵璧石置放于居室、几案,利于美化环境,有益身心健康。喜爱灵璧石的蒲松龄曾用许多灵璧石美化居室和庭院,诗曰:“老藤绕屋龙蛇出,怪石拦门虎豹眠。我以蛙鸣间鱼跃,俨然鼓吹小山边。”

二、安徽之南——宣州石

在安徽省的长江之南的宣州市出产的各种奇石,一般通称为“宣石”。宣州石出产年代久远,是历史名石。

据安徽省宣城市观赏石协会创始人张晓亮发表的有关文章介绍:宣石早在唐代以前已有开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麻笺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中表明,当时已用宣石制作砚台。宋代以后宣石应用更加广泛,大到装饰花园叠石假山,小到点缀花卉盆景的配石。最为著名的是扬州个园中“冬景假山”,出自康熙年间黄山画派巨匠石涛和尚之手,游人立在山下,给人以“寒风凛凛,积雪未消”之感觉。文学大师曹雪芹对宣石也特别厚爱,他在《红楼梦》中把宣石点缀的水仙花盆景放在了林黛玉的闺阁中。书中第五十二回描述:“看到暖阁之中有个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第五十三回又写道:“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厅上有席,席旁设几,几上有炉瓶三事,焚香,小盆景内有布满青苔的宣石,新鲜花卉”。

宣石从种类上分,一类称为“灯草宣”或“线宣”,多为山石,以石芽未损且错落有致者为佳品。一类为石表面有成片颗粒状的宣石,称为“米粒宣”,多为河卵石,石表颗粒圆润且大小搭配适度、疏密分布恰当、以有韵味者为精品。如石英岩与灰黑色的石灰岩溶为一体,形成黑白分明的凸起画面,称为“黑白宣”。若平面黑白画面犹如水墨画,也称其为“水墨宣”。水墨宣,有的白底黑画,有的黑底白画。还有少数为彩色,便称为“彩宣”。此石少而精贵。石中有相对的马牙状的宣石,称为“马牙宣”。以上是宁国市所产的宣石。宣州市水东镇所产的宣石为造型类观赏石,外表无石芽,而有石英筋络,石表面有粉末,内里晶莹剔透,其形多动物类造型。

宣石在造型上兼有太湖石、灵璧石之美:有皱、瘦、透、漏,嵯峨空灵;有重峦叠嶂,峰回路转;有嶙峋峭立,凌空倒挂。古代多为庭院雪景假山或厅堂盆景及文房置饰,给人以清凉静心之快。

宣石独特的形态与质感,备受文人雅士钟爱和追捧,是宣城文房第五宝,亦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题材,为宣石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宣石乃中华奇石之瑰宝,是宣城一张浓郁的历史文化名片。

题名:【泰坦尼克号】 石种:宣石

三、讲好名石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讲好名石故事,怎么讲、讲什么?

赏石、藏石看起来很普通,但其中内含的学问很深。它既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又有社会科学知识,它涉及到历史、文学、哲学、经济学、考古学、物理和化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赏石文化可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文化。

而且,在安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与徽派文化相通相合。每件好的观赏石作品都倾注着收藏者的智慧和汗水。它以丰富多彩的视觉、吉祥祝福的寓意、巧夺天工的底座设计、高贵典雅的命名,反映了收藏者的天才与智慧。每件观赏石作品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耐人寻味。那么我们应如何将观赏石作品内在价值告诉人民?

讲好名石故事,首先要搞清楚赏石文化中的收藏文化。收藏文化一般是指“人们长期对于物品的搜集、储存、分类与维护的癖好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收藏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一般来说学科分为“史、论、专”三个方面。例如:讲收藏“观赏石”的故事。

(一)讲“观赏石”的历史渊源。“赏石艺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们讲收藏“石头”的故事,需要研究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对石头与人类的感情进行追根溯源。

(二)讲“观赏石”的基础理论。我们讲收藏观赏石的故事,还要研究了解它的基础理论。包括:一是观赏石的定义。二是观赏石的资源。即观赏石的天然性、稀缺性、地域性、文化性、经济性、社会性。三是观赏石的分类。四是观赏石的主要特征。五是观赏石的成因。六是观赏石的美学欣赏。七是观赏石的命名等。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理论,我们才能讲好观赏石的故事,才能融会贯通,富有生命力。

题名:【玉龙雪山】 石种:宣石

(三)讲“观赏石”的专业知识。目前,我们已有《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这一标准对观赏石所具有的观赏、科学、收藏、经济四个价值和“形、质、色、纹、韵”五个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的知识讲解,可以使广大的观赏石爱好者少走弯路,收藏真品。

总之,通过讲好名石故事,赏石人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做中国名石的传播者,做伟大祖国的志愿者,踏上“一带一路”改革开放的快车,一起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灵璧观赏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观赏石协会观赏石鉴评师业务评价办法
妙峰灵璧
山魂
文山
福延山
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名单公告
谁远谁近?
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