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提升国画创作素养之学理审思

2019-07-30 06:30鄂义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艺术精神理论

摘 要:中国画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就要研究国画创作艺术精神的特殊性,在深层次意义上加强画家国画创作素养的培育。文章在深度分析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与艺术性格在艺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性基础上,在涵养创作心态、提高创作精神性、锤炼画外功夫几个方面,探讨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对于提升国画创作素养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艺术精神;国画创作素养

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是指超乎功利人、回归自然人的理论,也是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的令人神往的理论,对于画家国画创作素养的提升、创作精神的升华不无积极意义。由于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是有着高度艺术精神的理论,又考虑到中国写意画在创作上的特殊性,因此本文所指向的国画创作素养的提升是就写意而言的。

一、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与艺术性格的契合性分析

(一)庄子哲学“本真人”的概念内涵

研究发现,哲学、文化教育学等语境下以本真状态生活的人被称为“本真人”,并形成了各自相关“本真人”的理论体系。由此,本文将庄子哲学有关“真人”的理论称为“本真人”理论。

庄子在《在宥》篇中有这样的表述,“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又在《渔父》篇中提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而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则表征出“真人”的超拔与脱俗,“至人”“神人”与“圣人”都是能游的人,是艺术化了的人,也即艺术精神呈现出来的人,是指人能够自觉地扬弃自我、超越世俗,自我范铸逍遥自在的精神国度的人。依照道家庄子哲学理解“真人”的概念是没有多大难度的。海德格尔认为:“人与万物不是主客关系,而是超出主客,使自己成为万物之展露口,只有这样才能复归于‘本真状态,才能与万物为一。因此,‘无就是‘本真状态,‘本真状态并不是脱离事物、逃避事物的,而只是一种对事物的态度,对生活的境界。”[1]可以将其当作对庄子哲学“本真人”概念理解上的一种张力。基于以上理解,本文将庄子哲学“本真人 ”的概念定义为:人的主体精神与客观世界合而为一、达成精神绝对自由的人。

(二)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中内蕴的高度艺术精神

艺术的本质是圆满具足,是和谐,是美。在艺术的境界里,艺术的性格是无目的的,是无关心的满足。那么,庄子哲学的“本真人”理论又在多大程度上契合于艺术性格呢?

先秦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有两个主流,即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所显现的仁与乐合一的主流,以及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所显现的纯艺术精神的主流,然而,两者的艺术精神却有着十分迥异的出发点和逻辑走向。孔子和庄子都生活在社会动荡期,同样是充满忧患的时代,然而两者的人生理念却大相径庭:孔子的“忧生之嗟”十分明显,表现在对于艺术的理解上,其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认为“乐”是为“礼”服务的,而“礼”的根基在于仁义道德,以“乐”为人生修养之资,使“礼”更加自觉地深入于人的生命之中,并作为理想人格完成的境界。也就是说,传统儒家要求积极入世的人生理念使然,将艺术与政治直接联系起来,对艺术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性,即教化。而艺术的性格是无目的性的,因而传统儒家之“乐”是不能称之为纯艺术的。与此大为不同的是,庄子以“游”字象征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主客合一、自喻适志,“游”无关于实际利益的追求与满足,实现的途径是“心斋”“坐忘”,以此观照庄子哲学,正合于艺术性格的本质——无功利性、无实用性和意义自足,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的“无关心的满足”。從庄子所著的《养生主》之“疱丁解牛”、《达生》等的篇章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解,庄子哲学中的“道”,正是“本真人”之道,超越了实用的观念而进入了审美的层次,是一种纯粹的自由精神,亦是一种高度的艺术精神。“本真人”与国画家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所进行的都是艺术精神活动,而不同之处则在于,落实在最终的创作成果上,前者为本己的艺术的人生,后者则为国画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所指向道家的“本真人”理论,并没有将老子划入理论域。这是因为,只要将老子和庄子在大动乱时代对于人类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及人生态度稍加对比就会发现,虽然同为道家,但两者的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老子“道”的哲学思想主张找到一个不变的常道而求得精神的安顿,并指导现世生活,在此基础上所开设出的人生境界指向朴素恬淡、自然无为,因而与传统儒家相似,其道的哲学体系也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同样与艺术性格的无目的性背道而驰;与此相反,庄子哲学思想虽建基于老子道学,坚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然而却从老子“道”的哲学思想发展为追求本真的人生境界,要求得到精神的自由解放,并建立精神的自由王国,从其所作的《逍遥游》中可更好地发现老庄之间存在的这一差异。

二、以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提升国画创作素养的思考

(一)涵养超然物外的创作心态

如上文所述,庄子哲学中的“本真人”由于没有任何的目的性,所进行的“游”的精神活动却恰恰地合于高度的艺术精神。庄子在以自身为原型的真人品格的塑造上,表现为追求生活的恬淡和灵魂的安宁,即为一种虚静的品格,在《天道》篇中他这样写道:“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在本真境界中“本真人”达成精神的绝对自由。受此启发,画家提升国画创作素养就需要涵养超然物外的创作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情境中。《芥子园画传》有着这样的记载,“宋朝顾骏之,常结构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2],可见,涵养超然物外的创作心态,对于国画创作是十分必要的,画家只有在澄澈光明的创作心境中才能凝神静思,写出胸臆中的万千气象,最终创造出高度艺术化的作品。

(二)提升国画创作的精神性

庄子在《养生主》之“疱丁解牛”篇中,描述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由道入技的解牛体验——“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正表现其超越了实用观念而进入的精神审美层次。画家要提升国画创作素养就要提升国画创作的精神性,加强“以形写神”这一创作品质的自我锤炼,写出作品的生动神韵和画外之意。

张彦远在谈及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六法”时有这样的一段话,“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彦远试论之曰,古之画或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3]要创作出一幅好的中国画,就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是去简单机械地模写对象,而是要通过以形写神,创造出富于生命力、气韵生动,艺术化了的新的形象。进言之,提升国画创作的精神性,还需使作品体现出画外之意,从作品的第一自然中去发现第二自然。中国画的传统里,由于“具象”的变形夸张与笔墨情趣的追求,二者都离不开画家高度的精神性,所以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又被称为意象造型,以意象写出作品的画外之意,这与张彦远、齐白石(“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等提倡的“似与不似之间”创作理论是一致的。郑板桥有诗云,“喜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落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首诗表明了画家创作自主意识的超越性,一如庄子哲学“本真人”艺术化的“游”的过程,也反映出画作具有高度的艺术精神,有着深远的画外之意,用存在哲学的话说就是,“此在”向世界诗意地敞开其无限的可能性。

(三)长期进行画外功夫的自我锤炼

最高的艺术境界,都有其共通性,那就是经历过百炼成钢意义上的粹火,方能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庄子的艺术化人生是依凭自己的养心之道实现的,即长期的“心斋”“坐忘”等。真正的国画大师们在国画创作时往往如“疱丁解牛”般,“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他们眼不看草稿或实物,“白纸对青天”地任意挥洒,任由宇宙间万物在笔底自由生长,然而写出的作品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滋味隽永,欲辨忘言。无一例外地,这种“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创作高度,是经由长期的画外功夫的自我锤炼达成的。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学力素养,长期的传统文化浸润与滋养,以及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等,形成了国画大师们自身獨特的画外功夫、卓越的魅力品质。人们目睹他们创作时的潇洒流落与酣畅淋漓,却无人看见这精彩绝伦的背后,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那份难能的淡泊、可贵的坚持。黄宾虹先生晚年在传统的破墨积墨法上反复试探,一张画画至十数遍,苦心孤诣,终于使笔下所描绘的祖国大好山川于丰厚雄浑的气象中不失于空灵,正可看出画外功夫对于国画创作的重要性。

而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画家品质高尚,心性品性独立不迁,不与世推移,激浊扬清,赋予作品以震撼人心的神性气质与诗性魅力。如潘天寿的大写意,在以书入画的功夫线条和意趣上,有其自身“道力苍茫”的高层次美学追求,体现出其多方寻求的精神性,正折射出其不俯仰于尘世、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的高贵精神品质,而艺术的高迈与卓著,却是其国画创作神性气质下的第二印象了。

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对于提升国画创作素养的价值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本文的一份启发性的思考,能够推动广大同仁对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更为广泛、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44.

[2][3]芥子园画传:第四集人物 巢勋临本[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27,26.

作者简介:

鄂义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刊编辑,长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艺术精神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混合型文化模式下龙江剧独立的艺术精神
汉代陶塑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精神探析
清初遗民万寿祺书法研究
试析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精神
理论与实际
投资组合理论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