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利剑”之中国政法大学

2019-07-31 05:49阮清和
青春期健康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中国政法大学利剑政法

■ 文 阮清和

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徽以紫荆红为主色调,以白色为辅色,象征着崇尚自由与公平,校徽中包含利剑、天平、橄榄枝等元素,分别寓意惩恶扬善、公平正义、和谐生机,体现法大人“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的庄严承诺。

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它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52年11月23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北京政法学院”校名,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令,任命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钱端升为学院院长。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

用校训涵养精神气质

校训,是大学精神和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是政法精神的凝练表达,集人文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公共精神为一体。校训中的“明法”,它不仅是对法科师生的要求,而是对所有政法人的要求。“明法”,意味着要有法治信仰、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其中法律人还要有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在政法大学,法学教育和法治氛围很浓,入学誓词是“我自愿献身政法事业……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积人文之底蕴,昌法治之文明。”

政法大学校园内塑有法鼎、法镜,还有镌刻着“法治天下”的石碑;有宪法大道、婚姻法小径,还有镶嵌着《世界人权宣言》全文的法治广场……具有法治精神是法大人的特质。正是在“明法”校训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法大人走向社会,在各行各业恪守信仰,践行法治,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坚定理想信念教育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而理想信念则是立德树人内在逻辑与建构原则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中国政法大学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志向。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主题教育和专家宣讲报告、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通过参观展览、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学生对“四个自信”的认识,并在实践、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你姓巩,就得把我们都‘拱’起来。”这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瓦厂村村民对从中国政法大学走出去的“博士书记”巩宸宇的一句玩笑话,也是对他扶贫工作的充分肯定。巩宸宇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生,在校期间,他自愿申请休学一年,去最高检定点扶贫村挂职。

同学们献身基层的热情,得益于学校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鼓励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学校连续多年举办“榜样法大”“感动法大”等品牌活动,积极树立学生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塑造大学生的价值共识。近5年来,学校已有1084名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基层就业,有百余名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其中8人次荣立三等功。

培育学生国际视野

近年来,学校加快推进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努力打造以高端国际合作为特色的国际交流模式,推进本科生国际交流的批量化和常态化,旨在提升学生国际化交流能力,丰富学生国际化经历,培育学生国际化视野。

学校先后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25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其中有实质合作的世界五百强高校占比60%。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余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数百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

2008年建立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挪威共建立了4所海外孔子学院。

参与国家立法

政法大学一角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几乎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国家所有的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5月3日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总书记高度肯定了法治人才培养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明确了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的要求,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中国政法大学利剑政法
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论文产出的统计分析
政法科技创新支撑社会治理 赋能平安中国建设——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在京揭牌
选优配强用好乡镇(街道)政法委员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基础
利剑出鞘
法治人才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
剑 客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CBRC Strengthened Regulations on Shareholders of Commercial Bank
利剑能否终止美股十年牛市
드라마 ‘인민의 이름으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