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来了

2019-07-31 02:58
畅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湾粤港澳广东省

6月13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近日印发《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具体措施的通知》的消息,提及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计划的具体措施,内容涵盖了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矿用林等重点领域,一共有19条重磅措施。

這正是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广东样本。此时,罗湖口岸早已撤去了铁丝网,并装上了先进的人面识别系统。甚至口岸本身的象征意义也在消退——粤港澳这片同根同源的土地,如今正以无可阻挡的趋势,加速融合。

实际上,粤港澳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密不可分。三地在地域和文化上的接近性已无需赘言。从经济上看,改革开放后的广东不仅是港澳本土文化的母体,更是港澳繁荣商业的腹地,成为港澳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桥头堡。对广东而言,“前店后厂”模式,让它攫取了第一桶金。也正是通过对接港澳的信息、技术优势,广东省才能够引领改革开放事业,并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试点蓝本和创新动力。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从全局高度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擘画蓝图。

——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全面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全国两会的首场“代表通道”上,“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媒体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三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并指出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那么,如今,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如何通过制度创新,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让湾区内要素顺畅流动,优化资源配置,释放更强功能?具体到产业协同互补、金融功能定位、交通路网投资以及平衡协调机制上又应该如何落地?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高质量建设好大湾区,需要粤港澳三地一起努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破解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人民日报》有评论《抓住大机会建好大湾区》写道,“‘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耆,机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港澳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的重大机遇,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粤港澳三地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大湾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新篇章。”

猜你喜欢
大湾粤港澳广东省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