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

2019-07-31 01:33周士新
上海城市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网络建设互联互通东盟

周士新

关键词: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可持续发展;互联互通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4.007

虽然城市化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资源,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也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和不平等加剧等问题。东盟成员国认为智慧城市可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改善东盟民众的生活状况。国际电信联盟(ITU)认为“一个智慧和可持续的城市是一种创新的城市,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其他手段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运行和服务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保障满足当前和未来民众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需求”。[1]

国际标准组织(ISO)认为是一种新概念和新模式,使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整合等,促进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智能服务等,实现便利的公共服务、精细的城市管理、宜居的生活环境、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和长期有效的网络安全等。[2]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对智慧城市并没有普遍统一的界定,但基本上都延续了2007年10月由维也纳技术大学鲁道夫·吉芬格(Rudolf Giffinger)团队发表的《智慧城市:欧盟中等城市排行榜》中关于智慧城市智慧经济、智慧人群、智慧治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和智慧生活等六大方面的定义。[3]而东盟国家也具有自己的理解,但总体上与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类似概念还是一致的,认为智慧城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集成了信息和通信技术、自然资源和其他先进技术等,管理城市的各个方面,如为城市家庭提供先进的设施,为民众带来现代的生活方式等。

一、东盟智慧城市网络溯源

随着东盟在2015年底建成经济共同体,通过取消关税和促进贸易,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议程,落实单一窗口制度和统一资本市场,简化和协调资本市場监管框架和平台,促进熟练劳动力流动,制定关于竞争政策、消费者保护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地区框架,促进互联互通、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目前已经进入了完善经济共同体的新阶段,旨在建立一个更加网络化,更具竞争力、创新力、凝聚力和高度一体化的东盟。[4]与此同时,东盟经济的增长大部分是由城市推动的,而且这个趋势还将持续,预计到2030年,东盟城市人口将达到9 000多万,人口规模为20万至200万的“中量级”城市将占东盟经济增长的40%。然而,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存在了一些巨大挑战,如交通拥堵、水和空气质量下降、贫困和不平等加剧,城乡差别拉大、公民生活和人身安全不确定增加等。为此,东盟必须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与民众的幸福获得感,促进东盟经济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增长。[5]

智慧城市是一个集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其他高科技。对东盟来说,“智慧城市”不仅是个别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而且是通过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进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各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作为“智能国家”的新加坡首先提议将东盟国家的智慧城市融合起来,促进东盟共同体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在新加坡的提议下,东盟成员国同意举行首届“东盟智慧城市治理研讨会”。为此,新加坡拟定了直到会前才公开的《东盟智慧城市框架概念文件》。[6]根据新加坡的提议,2018年2月,东盟成员国提交了各自试点城市、智慧城市首席官员和国家代表的提名名单。[7]在预先沟通的基础上,2018年4月25日~28日,新加坡向第32届东盟峰会提交了建立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的提案。

在2018年4月28日举行的第32届东盟峰会上,东盟领导人采纳了新加坡提出的建立ASCN的倡议,提出努力以协同发展、分享最佳实践,为增长、创新、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一致同意ASCN应采取包容性方法,充分考虑特定城市的需求、当地的文化潜力和独特性,以及发展水平,并宣布了新加坡于2018年2月提交的26个试点城市名单。同时各国领导人还敦促推进东盟可持续城市研究,加强东盟智慧城市化模式的部署,与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相互补充,发展东盟可持续城市化战略。[8]自此,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才真正进入地区多边合作的层面上,成为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组成部分。鉴于城市建设具有相当强的综合性质,其最终会在未来列入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部分尚难知晓,最大的可能性上这两个方面都会涉及此概念。

随后,2018年5月22~25日,东盟成员国25个智慧城市75名代表,包括国家代表、智慧城市首席官员及其随从官员,以及东盟秘书处一体化监督局(IMD)局长,参加了首届“东盟智慧城市治理研讨会”,讨论了《东盟智慧城市框架》(以下简称《框架》)零号草案,阐明了东盟对“智慧城市”的界定和预期成果,以及每个城市的《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的特定城市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所有东盟成员国都同意在2018年6月1日前将修订建议书面文本提交给ASCN主席国新加坡,新加坡然后整合修订意见,发布升级版的草案供各成员国在首次ASCN大会上进一步讨论。[9]尽管《框架》和《行动计划》仍处于调整过程中,但两个文件最终都在7月8日的东盟智慧城市首次会议的讨论获得了通过,成为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的重要蓝图。此外,东盟各成员国国家代表还讨论了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的长期制度化问题以及各城市与外部合作伙伴讨论可能的合作项目问题等。此后,各城市开始进一步提炼各自的优先发展项目,并开始与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磋商。

第51届东盟外长会同样对东盟可持续的城市化建设进行研究,形成东盟可持续的城市化战略。同时,东盟外长会重申会更加重视东盟成员国利用创新和技术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为此,东盟外长会高度赞扬了首届东盟智慧城市网络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认为其充分考虑了每个城市的特别需求和潜力以及当地和文化状况,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协同各国发展政策和行动,分享最佳实践,为创新增长、能力建设和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东盟外长会强调东盟智慧城市网络试点城市与外部合作伙伴签署的初步协议,可以成为这些城市在具体项目上进行合作的动力,并期待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为地区智慧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支持。[10]

2018年11月13日,第33届东盟峰会正式通过了《东盟智慧城市框架》,重申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对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东盟峰会赞扬了东盟智慧城市网络举行的会议和取得的成果,认为《东盟智慧城市框架》确定了东盟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化的战略成果、城市治理制度、重点领域和实施主体,同时也尊重了各成员国的独特需求、优先事项、潜力和文化,是东盟成员国智慧城市发展的非约束性指南。东盟峰会敦促东盟智慧城市网络试点城市切实落实《行动计划》,以及试点城市和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初始项目清单,期待在未来几年能进一步推进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落实其行动计划,以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11]

二、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的制度建设

由于对“智慧城市”并没有普遍统一的界定,东盟也无法制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普遍的共识是,东盟智慧城市发展的共同标准仍需要各成员城市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探讨,才能做出最终决定。在此过程中,ASCN建设有助于通过将东盟成员国智慧城市融合起来,分享最佳实践,探索潜在的互补性,促进个别智慧城市项目相互补充,形成协同的集体力量,促进东盟共同体建设,提高东盟民众的生活水平。为了建立ASCN和实现其目标,《ASCN概念声明》重点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的范围。东盟每个成员国在2018年2月分别提名多达3个试点城市,并向东盟轮值主席国新加坡报告。ASCN中的国家代表主要负责协同各个层级的工作,目标是利用技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同时满足《东盟宪章》中对保障民众基本权利的要求,同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更好地相互理解。尽管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3个城市,但文莱和新加坡只能提名1个,而老挝也只提名了2个,分别为万象和琅勃拉邦;马来西亚提名了4个,分别为吉隆坡、新山、亚庇和古晋;菲律賓提名了马尼拉、宿务和达沃;泰国提名了曼谷、春武里府和普吉;印度尼西亚提名了雅加达、外南梦和望加锡;缅甸提名了内比都、仰光和曼德勒;越南提名了河内、胡志明市和岘港;柬埔寨提名了金边、马德望和暹粒。对26个试点城市的选择引发了对地区包容性和公平性的质疑。然而,试点城市只是一个最初清单,ASCN明确表示,将随着机制的成熟而扩大成员范围。一些非首都城市,如泰国的春武里和马来西亚柔佛州的新山非常值得关注。这些城市可以通过与网络中的首都城市互动而受益。整体而言,在26个试点城市中,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欠发达国家提名首都城市和旅游城市,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已经拥有智慧城市议程的东盟成员国提名了试点的智慧城市,以加快这些城市的发展。认识到每个城市具有不同的发展优先事项和阶段,ASCN敦促所有成员国关注与每个城市优先产业相一致的领域。通过建设智慧城市网络,ASCN希望通过建设“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最大限度地缩小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

第二,驱动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的四个核心内容:《东盟智能城市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5年)》。它是由成员城市及其国家代表在“智慧城市治理研讨会”上起草的,与《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相吻合的试点城市在2018年至2025年期间发展的一系列个性化行动计划。最初的行动计划是在7月8日的首次会议上由东盟成员国批准的。《东盟智能城市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5年)》包含着成员城市将从2018年至2025年在其理想的重点领域开展的具体项目和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强调根据城市现有的蓝图或行动计划,通过整合数字技术,推动城市发展,建设智慧、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从目前来看,东盟智慧城市的大多数项目主要侧重于环境可持续性、废物处理、安全保障以及城市流动性;[12]《东盟智慧城市框架》,[13]是根据每个ASCN成员城市的实际需求与潜力和文化背景为基础,为其发展提供非约束性指导的规范性文件。它通过明确战略成果、阐明城市制度、优先领域和实施杠杆等,明确了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举办年度会议。主要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持,邀请东盟成员国及成员城市的利益相关者分享每个城市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与域内外私营部门解决方案提供者会面,探索启动一些在商业上可行的新项目。东盟秘书处会根据会议结果撰写一份年度报告。根据东盟议程,东盟智慧城市网络会议将在6月6~7日和9月举行,地点未定;[14]结对计划。这是一个将ASCN成员城市在自愿基础上与其外部合作伙伴在私营部门、多边银行、咨询公司和金融机构等连接起来的平台。这种伙伴关系将有望为促进智慧城市发展而形成互利的伙伴关系,促进商业上可行的项目和其他倡议,与城市的行动计划紧密结合。

第三,组建国家和城市代表团队。每个东盟成员国为成员国提名1位国家代表,为每个成员城市提名1位智慧城市首席官员(CSCO)。国家代表和智慧城市首席官员参加ASCN年度会议。国家代表是从成员国政府的高级别官员中提名的,负责监督智慧城市网络和可持续发展。在ASCN年度会议中,国家代表代表东盟各成员国,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国家代表也是ASCN的主席。他们也会向联合协商会议(JCM)提交一份关于ASCN进展和主要成就的报告。智慧城市首席官员由每个城市的城市首席规划师或高级别首席官员中提名。这些国家代表和智慧城市首席代表参加了5月份举行的“智慧城市治理研讨会”,探讨相互学习借鉴的可能,分享了最佳实践项目,提交了各自代表城市的行动计划,讨论了东盟智慧城市框架,并探讨了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联络的可能。

第四,协调各种活动的报告机制。有效地跨部门协调是东盟尚未能完全解决的长期难题。为此,ASCN必须通过在城市层面上加强合作,解决城市中跨部门的一些特定问题,为有效促进跨部门协调铺平道路。为此,1987年成立的东盟联合协商会议成为ASCN的主要报告机制,在ASCN年度会议后,接受关于ASCN进展和主要成就的报告。ASCN的报告也将分发给东盟的相关部门进行告知。联合协调会议然后向东盟协调理事会和东盟峰会提交最终报告。东盟秘书处内的综合检测局将协助监督成员城市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并协助起草ASCN年度报告。

三、东盟智慧城市评析

智慧城市发展在东南亚并不是新鲜事物。根据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 Kearny)的调查,东南亚计划到2025年建设35个智慧城市。印度尼西亚有15个智慧城市,数量最多,其次为越南,有5个项目,菲律宾有4个,没有按照东盟的方式进行较为平均的方式分配,和东盟智慧城市网络试点城市的名单相差较大。智慧城市项目主要为智能能源、智能环境、智能运输、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建设和智能医疗等涉及物联网和绿色技术等五个方面。[15]相比之下,东盟国家在发展智能城市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别,并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欠发达经济体的发展中阶段。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国都在加紧城市化建设,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项目。例如,柬埔寨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为城市街道和公共空间管理、固体和液体废物处理、改善公共汽车服务的效率和改善旅游服务等废物管理、公共空间建设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缅甸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为公共交通和运输管理、停车场和人行道管理、低价住房、综合性大学以及城市保留区建设等公共服务、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16]老挝的智慧城市项目为恢复湿地建设绿色空间、建设水泥巷道和人行道、建设排水系统、可持续运输计划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第二,小型发达经济体的成熟阶段。新加坡已经将智慧城市的概念上升到国家议程,即“智慧国家”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国家的品牌。作为一个已经高度数字化的国家,新加坡当前正在努力使其民众的生活“更加美好”。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新加坡正在寻求建立一套自动化和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如引入智能交通系统、自动驾驶车辆和采用电子政务系统等。新加坡提交了2项智慧城市项目,如电子支付和国民数字身份。此外,为了捍卫自己作为“智慧城市成功典范”的名誉,新加坡正在积极举办诸如“世界城市峰会”等国际会议。[17]文莱对水村的改造项目不仅要继承文莱的传统,而且要将其建设成为具有一个大型商业中心的宜居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成为斯里巴加湾市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较发达阶段。作为东南亚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也正在成为地区领先的智慧城市国家。马来西亚智慧城市的目标是通过自动化和优化大数据分析,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2018年初,吉隆坡市议会同意将“城市大脑”——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和阿里巴巴一起应用,以减少交通拥堵和快速应对交通事故等。为了促进医疗旅游业的发展,泰国正在与戴尔和英特尔等IT公司合作。例如,普吉岛正在努力通过使用城市物联网传感器捕获的数据平台,营造一个“安全的城市”。普吉岛还将安装一些闭路电视、传感器和Wi-Fi热点以收集数据。收集后的数据将被整合进城市数据平台上,以建设智慧城市。曼谷的帕凰裕庭(Pahonyothin)运输中心、春武里府的智能电网项目和废物化能源项目都体现了泰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具有了相当好的基础。菲律宾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有全城自动交通控制系统、公交快速转换系统、聚合指挥和控制中心以及电子教育等。

第四,发展中经济体的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城市化加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城市问题,印度尼西亚建设智慧城市的需求正在激增。作为一个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的战略是将这些岛屿在物理上和机制上连接起来。因此,外南梦的智慧城市项目为改善边远地区的公共服务和改善交通制度等。印度尼西亚推出了“雅加达一卡通”,一种可用于任何交易的交易系统。这种一体化的交易系统不仅方便,而且可以更容易了解民众的消费模式,为政府决策提供便利。越南已经宣布了与日本合作,规划在河内北部划拨3.10km2,到2023年建造一个智慧城市区。这个智慧新城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友好型城市。为了给前往河内大都市区的交通提供方便,将推出自营的公共交通(公交)系统。此外,河内还提出了建立智能运行中心、智能运输,如智能泊车、公共运输电子票、在线车辆登记和电子牌照系统等。胡志明市正在計划建设一个综合应急响应中心,完全配备现代高科技设备,如视频监控系统、计算机辅助绘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总体上看,ASCN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8]一是为智慧城市发展方面的合作提供便利。成员城市首席官员和所在国家代表共同探讨互补的可能方面,分享最佳实践,制定并落实智慧城市的发展框架和行动计划。二是促进与私营部门的可融资项目,为成员城市与私营部门解决方案提供联系,启动具有现实意义和商业上可行的项目。三是保障获得来自东盟外部合作伙伴的资金和支持。成员城市在自愿的基础上与特定的外部合作伙伴配对,形成互利的伙伴关系,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同时促进东盟与城市外部合作伙伴之间建立更好的理解。世界银行、亚洲开放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全球基础设施中心等多边金融机构也成为合作的重要对象。

要了解东盟城市,可以采用麦肯锡公司开发的分析工具。通过衡量国家的财富和人口密度,麦肯锡区分了4类组合:发达经济体的高密度城市、新兴经济体的高密度城市、发达经济体的低密度城市和新兴经济体的低密度城市。[19]这个分析工具有助于城市规划者明确各自城市、投资者和商业的政策指向,以便在进入智慧城市市场时建立适当的商业运行模式和开发适当的现代科学技术。从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的26个试点城市来看,世界银行的人均GDP数据可以用来衡量所属国家的财富,人口密度数据可以使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统计数据。区分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标准是基于36个经合组织国家中人均GDP最低的国家,即墨西哥的大约18 535美元。人口密度分类基于东盟智慧城市网络成员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即约为每平方千米4 179人。从数据上来看,ASCN中的18个城市可以被列为新兴经济体的低密度城市,6个是新兴经济体的高密度城市,如雅加达、万象、吉隆坡、仰光、马尼拉和曼谷,其中5个是首都城市,1个是前首都城市。新加坡是东盟中唯一的发达经济体的高密度城市,而文莱的斯里巴加湾市被列为发达经济体的低密度城市。[20]

總的来说,东盟国家的智慧城市包括电子政务系统、废物处理、可再生能源管理、能源效率、智能交通信息系统、智能教育、智能医疗系统等各个领域。东盟智慧城市网络中有近79%的ASCN试点城市正处于城市化过程中,有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可以说,东盟成员国都在积极推进各自的智慧城市以及各个智慧城市的项目。东盟智慧城市网络的建设将在地区层面上补充和推动这些单个智慧城市项目。由于许多东盟智慧城市项目具有较强的商业动力,企业必须认识到数字技术必须要很快应用到城市化进程中,而不是简单地开发没有硬件的数字技术。对于一些大型首府城市来说,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改善城市拥堵问题、运输系统等以适应越来越多的人口。从这个角度来说,智慧城市为各个行业都提供了机会。

四、结语

东盟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自己的进度和特征,智慧城市网络的建立有利于从地区层面的角度加快这一进程,也让其越来越具有东盟的特色,与东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共同体建设相一致。东盟国家通过促进智慧城市项目的规划和落实,不仅有利于东盟经济发展和整合,而且有利于缩小相互间的发展差距,适应更大范围的地区一体化的需要,继续推进东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提升东盟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东盟建设智慧城市网络的方案得到了其几乎所有对话伙伴的支持,并希望与东盟在这方面进行合作。例如,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在第六届东盟-美国峰会上宣布双方建立“智慧城市伙伴关系(USASCP)”。在纪念东盟-日本友谊与合作的45周年的第21届东盟-日本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明确承诺支持ASCN。中国与东盟国家早就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开展合作。2013年11月4日,中国与新加坡签署的“智慧城市结对”备忘录。2014年开始的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进行智慧城市试点的合作项目,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此类合作的先例。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庆祝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时,表示支持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愿与东盟研究商签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合作文件,推动在政策研究、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市场共享、人才培训等领域加强合作,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为东盟智慧城市网络打造合作平台。中国在建设智慧城市,甚至是智慧城市群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与东盟国家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目前,中国的许多城市与东盟国家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和伙伴城市,双方可以以共同促进建设智慧城市为主题,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的26个试点城市和东盟智慧城市网络中的26个试点城市可以率先加强合作与协调,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和东盟互联互通项目对接的先行先试的创新点,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更为扎实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Smart sustainable cities: An Aalysis of Dfinitions[EB/OL].Series of FG-SSC Technical reports,(2014-10-12)[2019-3-03].https://www.itu.int/en/ITU-T/focusgroups/ssc/Documents/website/web-fg-ssc-0100-r9-definitions_technical_report.docx.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 .Smart cities: Preliminary Report 2014[EB/OL]. ISO/IEC,(2015)[2019-03-03].https://www.iso.org/files/live/sites/isoorg/files/developing_standards/docs/en/smart_cities_report-jtc1.pdf.

Rudolf Giffinger, Christian Fertner, Hans Kramar, etc. Smart Cities: 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EB/OL]. (2007-10-20)[2019-04-05].http://www.smart-cities.eu/download/smart_cities_final_report.pdf.

ASEAN.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Blueprint 2025[EB/OL].  (2016-03-11) [2019-04-05] .https://www.asean.org/storage/2016/03/AECBP_2025r_FINAL.pdf.

Concept Note of the ASEAN Smart Cities Network[EB/OL]. (2018-04-23)[2019-04-05]. https://asean.org/storage/2018/04/Concept-Note-of-the-ASEAN-Smart-Cities-Network.pdf.

26 cities to pilot ASEAN Smart Cities Network [EB/OL]. (2018-07-31) [2019-04-05].https://qswownews.com/asean-smart-cities-network/.

Concept Note of the ASEAN Smart Cities Network[EB/OL]. (2018-04-23)[2019-04-05]. https://asean.org/storage/2018/04/Concept-Note-of-the-ASEAN-Smart-Cities-Network.pdf.

ASEAN.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32nd ASEAN Summit [EB/OL]. (2018-04-28)[2019-04-05].  https://asean.org/storage/2018/04/Chairmans-Statement-of-the-32nd-ASEAN-Summit.pdf.

ASEAN. Information Paper on the ASEAN Smart Cities Governance Workshop[EB/OL]. (2018-05-25)[2019-04-05] .https://www.asean2018.sg/Newsroom/Press-Releases/Press-Release-Details/-/media/39E1CE1AD6494FE6B6B193B1033A39EC.ashx.

Joint Communique of the 51st ASEAN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EB/OL]. (2018-08-05)[2019-04-05] .http://asean.org/wp-content/uploads/2018/08/51st-AMM-Joint-Communique-Final.pdf.

ASEAN.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33nd ASEAN Summit [EB/OL]. (2018-11-13)[2019-04-05]. https://asean.org/storage/2018/11/33rd_ASEAN_Summit_Chairman_s_Statement_Final.pdf.

ASEAN. ASEAN Smart Cities Network: Smart City Plans [EB/OL]. (2013-04-10) [2019-04-05]. https://anz.smartcitiescouncil.com/system/files/anz_smartcitiescouncil_com/premium_resources/asean_smart_cities_network_-_action_plans.pdf?file=1&type=node&id=6256&force=.

ASCN.ASEAN Smart Cities Framewor [EB/OL]. (2012-05-08)[2019-4-05].https://asean.org/storage/2012/05/ASEAN-Smart-Cities-Framework.pdf.

ASEAN. ASEAN Notional Calendar 2019[EB/OL]. (2018-12-28)[2019-04-05]. https://asean.org/storage/2015/05/Rev-Full-Version-Notional-Calendar-2019-As-of-28-December-2018-Clean.pdf

Naveen Menon, Soon Ghee Chua, Nikolai Dobberstein, etc. ASEAN Digital Revolution [EB/OL]. (2015-02-09)[2019-04-05].http://www.southeast-asia.atkearney.com/documents/10192/6986374/ASEAN+Digital+Revolution.pdf/86c51659-c7fb-4bc5-b6e1-22be3d801ad2.

ASEAN. ASEAN Smart Cities Network: Smart City Plans[EB/OL].(2013-04-10)[2019-04-05].https://anz.smartcitiescouncil.com/system/files/anz_smartcitiescouncil_com/premium_resources/asean_smart_cities_network_-_action_plans.pdf?file=1&type=node&id=6256&force= .

World Cities Summit. About WCS [EB/OL].(2018-04-25) [2019-04-05].http://www.worldcitiessummit.com.sg/about-wcs.

Concept Note of the ASEAN Smart Cities Network[EB/OL]. (2018-03-23)[2019-04-05]. https://asean.org/storage/2018/04/Concept-Note-of-the-ASEAN-Smart-Cities-Network.pdf.

Shannon Bouton, Eric Hannon, and Surya Ramkumar,etc. The future(s) of Mobility: How Cities can Benefit[EB/OL].  (2017-06-04) [2019-04-05]. https://www.mckinsey.com/business-functions/sustainability-and-resource-productivity/our-insights/the-futures-of-mobility-how-cities-can-benefit.

Lee Eun-young. ASEAN Smart Cities Network Deepening Cooperation and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EB/OL].(2018-07-05) [2019-04-05]. https://www.aseankorea.org/uploads/2018/07/%E2%98%852018%EF%BC%8D05_ASEAN_Talks_Full.pdf.

A Prob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ASEAN Smart City Network

Zhou Shixin

(Shangha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Shanghai 200233,China)

Abstract:ASEAN countries have been building their own smart cities for quite a long time, while its a strategic need for them to construct ASEAN smart city network to boost inter-state connectiv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ocial and cultural progress in the process of ASEAN community building. With the promotion of Singapores such initiative, other ASEAN countries responded positively in the launch of the ASEAN Smart City Network project, its progress was quite smooth and relatively fast. Currently, the ASEAN smart city network construction has produced its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 scale. The ASEAN Smart City Network has 26 pilot cities and is likely to expand to more cities in the future. In prospect, the ASEAN Smart City Network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cities, with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as the driving force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narrowing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cities and even between countries, and providing new growth momentum for the ASEAN community building. In this process, non-ASEAN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are also working hard to promote cooperation with ASEAN and its member states in building smart cities to promote greate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Key words:ASEAN; Smart City; network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nectivity

責任编辑:王明洲

猜你喜欢
网络建设互联互通东盟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路政案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需求因素分析
浅析TD—LTE网络性能干扰因素及防治对策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云端资源网站在《交互媒体制作》项目化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的合作发展探讨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基于“一带一路”政策下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形势研究
“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