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华安乡村全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7-31 09:32邹素玲
丝路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邹素玲

摘 要: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对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华安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探索“全域旅游+生态”发展路径,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旅游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乡村全域旅游 县域经济 高质量 发展

一、华安县发展乡村全域旅游现状分析

(一)华安县全域旅游基本情况

华安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域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民间玉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坪山柚之乡”“中国绿色食品之乡”等9大名片。华安县生态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福建华安土楼),“国保”文物单位5处(二宜楼、东阳楼、南阳楼、南山宫、仙字潭摩崖石刻),华安县也是中央苏区县,又是祖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县份,华安高山族舞蹈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发展华安县全域旅游资源丰富,华仙线(华安华丰—仙都两个乡镇为一线)主要旅游资源有大地土楼群,岭头博士村,华仙茶都,“毛主席批语之乡”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纪念馆(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展览馆),南山宫,茶博园,竹种园,奇石博览园,奇石综合市场,城关滨江水景公园,华安玉地质公园,高山族民俗风情园、平安寺,九龙三公庙和九龙峰山地运动休闲旅游;沿江线(丰山—沙建—新圩—湖林等四个乡镇为一线)主要旅游资源有龙潭“宋城”,石丘水库,沙建利水温泉度假村,汰口“古兵寨”,仙字潭摩崖石刻,上坪“万历三楼”,光照人休闲山庄,“锦绣畲乡”(官畲村)山寨风情园,红旗山温泉休闲山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遗址等;高马线(高车—高—马坑等三个乡镇为一线)主要旅游资源有“雨伞楼”,“漳窑”遗址,和春“闽南小西藏”,贡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等。“江(九龙江)、山(贡鸭山)、园(竹种园)、楼(土楼)、茶(铁观音生态有机茶)、玉(华安玉)、舞(高山族舞蹈)”等资源呈现独特魅力,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衔接自然,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相互辉映。

华安县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加上过去宣传促销不够和受开发条件限制,使得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和客源市场。

(二)华安县发展乡村全域旅游的优势

1.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华安县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紧临漳州、厦门、泉州、龙岩、三明,华安是连接闽西、闽中等地区与闽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闽西南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枢纽。厦成、福广、漳永三条高速汇集于此,特别是2016年漳永高速的开通,华安县现已融入了厦门特区一小时的经济圈。

2.浑然天成的生态优势。华安县地处山区小县,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山清水秀,处处绿树繁花,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大气环境、水质均优于国家一级(一类)标准,是漳厦两城的饮用水源地,九龙江产溪纵贯延绵107公里,河道与省道、高速平行,一路山水天成,风景独好。

3.无可比拟的文化优势。这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福建(华安)土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高山族拉手舞、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的东溪窑遗址、首批岩画遗存地商周时期的仙字潭摩崖石刻、道教圣地国保南山宫等人文景观等,以及红色革命文化、历史名人文化,民俗:民风淳朴,乡村旅游资源遍地取材,原汁原味较真。

4.蓬勃发展的产业优势。近年来,华安县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契机,积极筹建了华安旅游开发委员会,把“旅游兴县”列入全县经济发展重要战略中,积极打造了以土楼旅游为龙头、以华安玉文化旅游为特色、以高山避暑养生休闲为比较优势的新旅游发展格局,涌现了高石、利水、和春、官畲、贡鸭山、麒麟山庄、圆梦山庄、观音山温泉休闲山庄、新圩古渡口、云林五凤楼特色民宿等一批优秀乡村游发展单位,发展全域旅游态势良好。2016年,华安县被福建省旅游局确定为12个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县之一,为我县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做好乡村全域旅游注入活力。2018年全县旅游接待24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8.6亿元。

二、华安县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我们也看到,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因属起步阶段,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旅游资源全面开发较少,开发深度不够

现主要开发以农业观光、水果采摘、花卉种植观赏、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节庆活动等为主,开发了采摘、垂钓、乡村美食、民族文化体验等产品。旅游活动单一,服务项目千篇一律,乡村旅游产品同质性现象严重。大部分游客“乐”的内容不外乎是吃饭、垂钓等常规活动,而且大部分游客只是吃一餐饭就离开了,缺乏体验式的乡村旅游产品。景区功能单一,旅游线路短小,难以留住游客过夜消费。对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功能配套不全

全县大多数景点间车行道、游步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公厕、管理用房及消防安防、微机管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尚未建成,景点建设、环境打造等总体上讲还比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乡村旅游热点一般集中在资源周边交通条件较好、离城镇较近的地区。交通、通讯、卫生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尚在提升阶段,不能满足目前乡村旅游迅速發展的需要,导致许多乡村旅游景点留不住游客、游客重游率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人才匮乏

主要是缺乏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和素质较高的服务人员,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少之又少,管理水平不高;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大多留守的妇女或老人,真正受过专业知识培训学习的非常少,因此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差强人意。各农户主要工作仅是接待游客,很少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宣传自己的旅游产品,营销意识淡薄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四)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旅游产品推介宣传不到位

目前全县招商引资、旅游宣传工作主要以县委县政府牵头开展项目推介活动和参加各级展销会等形式开展,部门自行组织项目推介主动性不强,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媒介、户外广告等形式进行招商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宣传推介均不到位。

(五)缺乏项目投资资金

旅游专项资金相对有限,本地缺少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公司,也缺少与外地知名旅游公司的相互合作,政府招商项目涉及部门多,旅游招商效率低,吸收民间资本项目少。

三、华安县发展乡村全域旅游的对策分析

乡村旅游是一个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新形势下强烈呼吁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将我县乡村全域旅游市场做大做强。

(一)有序规划,合理开发

有序规划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管理部门进行深入研究、统筹规划,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和开发。

1.突出发展特色旅游,推动旅游业由单一型观光旅游向乡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重点开发以“江、山、园、楼、茶”为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突出绿色生态、北溪文化、休闲度假等专题旅游。整合涉农资金如山垅田复垦与改造项目、农民创业园、现代果业等项目,引导茶企发展观光茶园、乡村旅游。继续壮大马坑和春的台湾高山茶观光茶园、高安的麒麟茶山庄、高车的坪溪休闲茶农业、新圩官畲茶乡村、仙都的哈龙峰茶庄园、华丰的得极庄茶农场、湖林的云林生态休闲农家、沙建的光照人生态有机茶体验茶园等茶旅结合项目,把健康、休闲、体验、观光、养生、文化等联系在一起,力争把我县打造成最具潜力、最具活力、最具魅力的中国名茶之乡。

2.充分挖掘资源特色,保留传统风貌。在保护农业生产地域、乡村传统原貌、空间形态的前提下,挖掘名村史、名人事迹、颇具深韵的典故等历史人文资源,将富有传统特色乡土建筑风格的旧房子、老院子、石牌坊等进行原貌保存,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引进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服务设施,支持休闲娱乐产业投资,创造“一村一景、乡村走廊”,达到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3.建设“一镇一品,一村一景”工程。建立县、镇、村、点的乡村旅游精品体系,着力形成一批乡村生态旅游品牌,打造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休闲集镇、特色村及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4.推广“生态+旅游”模式。依托乡村良好森林生态资源优势,实施森林景观提升工程,加快推进贡鸭山等一批森林旅游项目,推广“生态+旅游”模式,积极开发森林体验、自然教育、森林养生等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二)加大投入,强化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完善乡村旅游人才引进政策,尤其是对城市返乡、回乡创业的人群应进行多重政策鼓励,加大对民族文化、民俗的宣传力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一批“爱家乡、懂乡村、有文化”的旅游人才,推动通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强化对乡村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由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定期举办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班,并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

(三)健全乡村旅游管理基层组织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管理基层组织,县财政给予一定办公经费补助。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村,建立乡村旅游协会,承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职能。协会会长,经民主选举可以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或有较大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乡村旅游经营业主担任。乡村旅游协会的设立,报当地乡镇政府同意,经有关部门审核后,依法登记,并纳入县旅游部门的行业管理。

(四)加大金融及税收优惠等扶持力度

对纳入统一规划的农家乐经营业主、金融机构优先安排三户联保惠农贷款,贷款主要用于相关设施建设、房屋装修、环境美化、果园开发等乡村旅游点开发。每年整合上级相关贴息资金安排补助,用于扶持个体业主或外来客商从事乡村旅游资金开发的贷款需要。对农家乐办理证照等方面政策性收费要依法依规给予减免,对新开办的农家乐2年内除上级明文规定的税费以外,地方实际所得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进行奖励。对新开办的农家乐要求必须符合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要求上報县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认定后,给予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总之,乡村全域旅游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必须要抓住机遇,利用农村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风情,通过“旅游+大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智慧”等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景式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最终实现华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区域发展篇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