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的凹凸转折中之极致匠心

2019-08-01 08:06周政雅李近张仲凤
中国林业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榫卯家居产品设计

文/周政雅 李近 张仲凤

榫卯结构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它的出现如同中国汉字一样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建筑和传统家具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更是中国最早具有科学意义的设计符号。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榫卯结构迫切需要进行传承和创新,将传统榫卯与现代家居产品相结合是我国传统技艺传承的良好契机。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出适于榫卯结构发展的道路,加深公众对传统榫卯工艺的了解,激发公众兴趣,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榫卯是构成古建筑和家具的经典结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典型的部分之一。如今,许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再无继承人危机中,榫卯工艺能够被传承并演变出各种纷繁多样的形式,不仅体现了古人超前的智慧,而且体现出榫卯工艺本身强大的生命力。

榫卯结构经过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展现出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对研究现代家居产品设计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启示当代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产品本身、产品与使用者、产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使产品、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使榫卯工艺真正回归到生活中,为日常生活所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几年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发掘中国传统工艺,对传统工艺传承人进行培训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它是中国灿烂文化的标签之一。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工艺进入了崭新的明天。

如何选择相对合理的方式展现榫卯结构的价值,才能使这一中国传统工艺在现今社会大放异彩?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历着传承与变革,可以说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其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榫卯结构的应用少之又少,不仅仅是在现代建筑中极少使用,在如今的家具制造中也极少涉及。

什么是榫卯?

榫卯结构是一种连接构件,以木材为主,通过榫凸卯凹的结构形式使两个或多个木头之间进行咬合,进而连成一个整体。它不仅是个功能构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广泛应用于古代家具和建筑中,在石制品、竹制品中也有涉及。

榫卯结构的发展

榫卯结构的出现如同中国汉字一样源远流长,它经过漫长的演变和沉淀已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它的起源可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在当时,河姆渡人就在使用榫卯结构建造房子,但并没有将榫卯结构运用到生活家具上。到春秋战国时期,榫卯结构从木建筑中的运用逐步发展到生活家具的制作中。秦汉时期,主体的木构架日趋成熟,榫卯结构的运用也逐渐广泛起来,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石制造型砖。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有了显著提高,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对家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榫卯结构也随之发展起来。直到隋唐时期,由于交通便利,思想开放,国富民强,为榫卯结构和建筑、家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时的榫卯结构出现了更多的连接类型。宋代是美学发展的巅峰时期,大到建筑、园林、桥梁,小到陶瓷、绘画、家具皆带有人文气息,榫卯结构也进行了去繁从简。明清时期,家具制作技艺精湛且成熟,榫卯结构的类型达到一百多种。数千年榫卯工艺的延续大多依靠木匠师傅的口传身授,随着“师徒制”的逐渐消失,传统的榫卯结构制作技艺正在慢慢地融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这种连接结构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开始传承和发扬这项几千年的传统工艺。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榫卯结构的传承和发展是正面性的,对于保护这种工艺也具有积极性的意义。

榫卯结构的现状分析

榫卯结构这项存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工艺,在我们现今的生活中正经历着新的传承和发展。榫卯结构曾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精髓,其制作过程中不用一根钉、不用一滴胶在全世界制作工艺史上堪称奇迹。但正是这种传统而又神奇的技艺,在现今的家具中却十分少见。人们对家具材料的喜爱逐渐从木制品转向新型材料,这种变化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经济”、“可物质设计”的今天是值得肯定的。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如何将榫卯结构应用到新型材料上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对结构、材料等各种元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为什么榫卯结构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少见了呢?深究起来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人工成本过高,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依靠师傅的口传心授,能够完全熟悉榫卯结构工艺的匠师较少。虽然现在部分榫卯可通过计算机辅助机械完成,但还是要求匠师具备扎实的纯手工的技术。即便说一个娴熟的匠师,制作一组燕尾榫也需要大半天的时间,一组榫卯结构制作出来的家具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就已经让制作者和消费者望而却步,尽管两者都清楚这种结构的家具美观且耐用,但是更多人选择了更为简洁、便宜的现代家具。

二是新型连接件的出现,现今板式家具最流行的连接件是三合一连接件。它由偏心件,连接件和预埋螺母组成,具有牢固性、环保性、隐蔽性、便携性的特点,与传统榫卯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榫卯结构一样具有坚固和隐形美观的特征,符合现代化组装和拆卸便捷的需求。因此,榫卯结构就渐渐被这种符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新型连接件所取代。

榫卯在文化上的体现

“文化价值”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文化,二是价值。我们首先说“文化”,对于文化一词的阐述,至今都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文化一词的用法随处可见。比较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的行为及行为的结果,它包含人文地理、历史、宗教、工具、生活习惯等等。对于榫卯结构的承载物家具而言,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时代、地域、宗教、政治,都反映出每个时代家具在人们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代表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阐述着每个时期或者年代的文明状态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所以无论是家具还是榫卯结构的演变发展都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分不开的。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榫卯结构是由于人的需求产生的,又在满足了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上对人的心理需求有了更高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也与时代有关系。

榫卯的文化价值

榫卯结构中凝聚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主要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榫卯工艺顺应自然和时代发展的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与万物共生共存,和现今我们大力提倡的绿色设计相联系。榫卯结构正是人类利用了木材的天然性能通过生产活动创造出的智慧,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榫卯工艺不仅有其精湛的木作技艺,同时也有哲学、美学和力学等方面的元素,榫卯结构制作出来的一木一物,都展现出古人精妙的智慧。

谈及榫卯结构的文化价值,自然是少不了榫卯结构的美学特征,但榫卯结构的美学体系是庞大的。这里着重谈一谈榫卯结构的科学美、含蓄美和形式美。要说榫卯结构的美学特征必定是少不了对明清家具的研究。首先,我们谈明清家具榫卯结构中的含蓄美,明代家具之所以是榫卯工艺发展的巅峰是跟明代独特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的,它结合当时人们的基本需求确定了明代家具的款式,甚至于当时的很多文人墨客都加入到了明代家具的设计中来,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明代家具中有一种简约、淡雅的感觉,也正是这种不张扬、不追求奢华,造型朴实的家具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特有的含蓄品行。这从侧面印证了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反过来塑造人的这样一个特点。

其次是榫卯结构的科学美,符合力学原理,匠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向、角度使木头之间相连接,木头之间衔接部分的相互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家具更加稳定。我国家具中的榫卯工艺不同于其他传统的手工艺品,明代家具设计是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再去满足使用者的审美情趣,这与现今“功能主义”中的“功能第一、美观第二”的设计原则有不谋而合之处。最后是榫卯结构的形式美,在中国家具设计中它的总体结构包含了形式美的一些基本法则,例如稳定、统一、对称、对比、协调、均衡等等。在明式家具中几乎所有的款式都遵循对称的原则,具有正常的比例关系,它表现为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中国家具特点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期的审美特点,也就是一种形式美,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点。

榫卯结构与现代产品的结合

将榫卯结构与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相结合,一是要预想最终产品的实用性,产品设计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消费者,只有完成产品到消费者之间的转化才可以获得效益,但一件产品是否实用,要看消费者对这件产品是否认同。所以我们要了解现今消费者是否对榫卯结构这种产品认同。二是要提炼榫卯结构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更加合理,榫卯结构不同于其余的装饰用品,其凹凸的每一个节点都具有合理性,每一个节点都承载着不同的力,因此榫卯结构每一个部分都恰到好处且节省材料。在榫卯结构与现代家居产品结合的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意,这种“意”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思想,一种意境。榫卯在道家思想上体现于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虚实相生的哲学意蕴。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应该把榫卯结构的一些哲学智慧和道家“互补互生”的思想引入其中,这样就赋予了产品设计文化内涵,一个有文化的产品,也就有了灵魂。二是情,“情”在这里体现的是一种情感体验,它的层次、境界要比“物”本身要高,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在设计现代家具的过程中要调动起消费者的内心深处的文化底蕴与共鸣。

家居产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家居产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纵观整个家居产品的发展史,它绝不是近几十年才具有的,而是古代时期就已经在发展,只不过当时人们对其没有一个系统化、完整性的认知。通常在谈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常会把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我国文化历史悠久,上千年的沉淀早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就相当于给设计加了一个“文化支撑”,也可以更好地讲好“产品和文化之间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地位是较高的,例如明代家具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在造型上,都有很高的设计美学造诣,简洁优美的线条、对称式的结构等都极具艺术观赏价值。这些内容都使得明代家具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如今的全世界,都受到了极大的推崇,明代家具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家具设计的典范和标杆。对于现代家居产品设计而言,现阶段家具设计备受推崇的是简约优雅的清新美和低调纯粹的轻禅美,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上就可以以明代家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破重组,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在造型和材料上进行新的匹配。现今,将传统元素与家居产品进行重新组合,使产品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家具设计中去,与榫卯工艺相结合,达到技术与文化的统一、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榫卯工艺是一项兼具科学理性和文化属性的传统工艺,在它质朴的表面下,有着不为现代人所熟知的文化内涵和内部构造。现代生产技术为榫卯结构的变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除了在设计和技术上创新之外,挖掘消费者的喜好和开发市场也至关重要,重新唤起人们对榫卯结构的喜爱和认知,对普及榫卯工艺知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新生代设计师应当从这些结构、工艺着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促使中国传统手工艺走向世界,实现产品的商品化。挖掘榫卯结构中的文化内涵,为更好地推动榫卯结构的发展所用。

榫卯结构经过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出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对研究现代家居产品设计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启示当代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产品本身、产品与使用者、产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使产品、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在将榫卯结构应用到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提炼总结,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去。只有我们将现代设计创意理念与传统的工艺相结合,才可以设计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和使用需求的产品。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文化的作品,不仅是需要保留产品本身的功能,更要将文化元素导入到产品设计中。长期以往,榫卯结构创新化的发展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榫卯家居产品设计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智能产品设计
打造日常家居“氛围感”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冷·暖》
《教堂之夜》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台北家居
《榫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