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生活!
——阳光下的《佛罗里达乐园》

2019-08-01 05:46文图提供
幼儿100 2019年16期
关键词:佛罗里达狂野廉价

燕 卿/文图提供

一直到现在,佛罗里达都是我最想去的度假胜地,因为那里的碧海蓝天和海明威故居,因为那里有全球最大、四个园的童话王国迪士尼。然而,影片《佛罗里达乐园》让我看到在这阳光沙滩上也有着无数垃圾,还有一间廉价嘈杂的旅馆,有一群孩子在野蛮生长着。

影片用很多片段串联起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蜗居在佛罗里达州一家廉价旅社里,每天靠朋友分享的剩饭剩菜生活,靠倒卖廉价香水度日。母亲海莉是一个20岁出头的 “无良少女”,而女儿莫妮整日与几个小伙伴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狂野童年。影片最后,儿童福利管理局派人来将女儿带走……

电影一开始,几个衣着破旧的孩子对别人的汽车大吐口水,他们满口脏话,偶尔撒谎骗钱买冰激凌,或拉下电闸让全旅社的人陷入黑暗。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但他们的眼眸自始至终都清澈无比。片中几个小演员惟肖惟妙的表演,让观众觉得他们的行为不过是对大人世界的可笑模仿,其可爱和蒙昧令人忍俊不禁。观影过程中,我不时想起《悲情城市》里那句“小孩子不知道残酷,一样觉得好玩”。

《佛罗里达乐园》无疑是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聪明的导演选择通过孩子的眼睛来讲述故事,透过孩子们狂野放浪的生存状态,导演隐藏了无数让人心痛与无奈的残忍现实,儿童的天真懵懂使这部电影的视角更独特,蕴意也更丰富。片中几位主人公生活的旅馆被命名为“魔幻城堡”,这里与迪士尼乐园的城堡只有一墙之隔。这个淡紫色的旅馆跟佛罗里达的蓝天绿树比起来,是那么格格不入,而又充满梦幻的自由色彩。影片不动声色地讲述了低保无业游民令人绝望的生存,原汁原味的生活和充满童真的幽默,让人看后觉得五味杂陈。

影片采用碎片化的叙事和细节拼凑,镜头语言高度纪实化,演员们天然去雕饰的生活化表演淡化了戏剧冲突,却深化了人生的喜怒哀乐,赢得了观众的情感共鸣。电影的最后是一段充满希望、充满魔幻色彩的镜头:莫妮知道自己要被带走,她第一次痛哭,拉着自己的同伴,一路奔向迪士尼的城堡。据说是导演肖恩贝克用苹果6S手机拍摄的——不用怀疑,这位现实主义风格的鬼才导演不断挑战电影技术和美学标准,他特别关注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物和话题,但是他毫不批判,只是跟随,记录,表达着自己的独特观察。对于他而言,一部手机完全可以挑战上亿元的电影大制作。因为他知道,电影归根结底还是要感动观众。

猜你喜欢
佛罗里达狂野廉价
我在佛罗里达的日子
狂野动物兵
The Road We Choose
狂野
廉价月饼
佛罗里达在阳光下浪漫
狂野旅行家
狂野
命运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