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T生产工艺的对比

2019-08-01 01:28蔡贞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产工艺

蔡贞玉

摘  要:PBT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自1970年工业化生产以来,其生产工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近年来国产化进展势头良好。该文通过对比国产化工艺和目前全球认可度较高的LURGI-ZIMMER工艺,从工艺技术路线、产品量、能源消耗等方面找出了差异。为厂家工艺包的选择和国内PBT生产工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关键词:PBT;生产工艺;PTA

中图分类号:TQ342          文献标志码:A

1 PBT生产方法

酯交换法:用DMT与BDO通过酯交换得到对苯二甲酸双羟丁酯(BHBT),再经过缩聚得到PBT。酯交换反应过程中产生甲醇和由于BDO在高温下环化生成THF。其酯交换过程中产生甲醇和THF。甲醇和THF的沸点相近,甲醇和THF的分离和回收较为困难。同时,甲醇和THF沸点低,对安全防爆的要求较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PBT生产基本上采用酯交换法工艺。目前采用这种工艺装置生产PBT的较少。

直接酯化法:这种工艺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用PTA和BDO直接酯化得到BHBT,再经缩聚得到PBT。酯化反应过程中产生水, BDO在高温下环化生成THF。直接酯化法流程短(3个反应釜),装置建设投资少。直接酯化产生的水和THF易于分离,回收生产的THF可以达到商业使用的纯度,经济附加值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加上高纯度PTA生产工艺的发展,PTA生产装置大型化,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建设的PBT生产装置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这种工艺技术路线。

近年来,PBT原料(BDO和PTA)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上下游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推动了PBT的生产的发展。PBT的间歇式生产工艺被淘汰,连续生产工艺得到广泛应用; DMT工艺逐渐被淘汰,直接酯化的PTA三釜工艺得到广泛采用,仪征化纤、南通蓝星、台湾长春等公司均在引进德国吉玛PTA三釜工艺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PBT生产规模大型化,千吨级甚至10 kt~20 kt规模的小装置逐渐被淘汰,60 kt/a、80 kt/a PBT装置为建设规模主流。

2 国产化工艺与引进国外工艺的对比

采用列表方式对国产化工艺、德国LURGI-ZIMMER工艺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工艺技术路线、产品和副产品质量、消耗、设备、对土建的要求和工程费等几个方面。

2.1 工艺技术路线的对比(表1)

2.2 产品质量的对比(表2)

2.3 原材料和公用工程消耗的对比

從表3可以看出引进LURGI-ZIMMER公司工艺技术生产PBT比采用国产化工艺技术原材料消耗略少一些,但公用工程消耗有明显不同,特别是影响生产成本较大的电和燃煤消耗要少得多。因此,采用引进LURGI-ZIMMER公司的工艺技术生产PBT的可变成本低,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通过工艺技术路线、产品和副产品质量、原料和公用工程的消耗、关键设备结构等方面对国产化工艺与引进国外工艺的对比可以看出,引进国外工艺的PBT装置在工艺路线、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及公用工程消耗等方面均优于国产化工艺装置。国外较为成熟的PBT生产工艺主要有德国LURGI-ZIMMER公司的工艺技术和日本日立公司的工艺技术。我国目前大中型的连续工艺生产PBT的装置主要有十几套。近几年新建的装置,象无锡兴盛新材料2套80 kt/aPBT装置,营口康辉一套80 kt/aPBT装置,仪征化纤一套60 kt/aPBT装置,均采用国产化技术。尽管ZIMMER工艺国内采用的较多,但国产化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张全德.PBT合成工艺研究[J].聚酯工业,1995(2):15-25.

[2]邓元,纪冠平,王克政,等.直接酯化法合成PBT中钛系催化剂的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1993,16(3):31-36.

[3]黄正中.PBT树脂的生产工艺及控制[D].江阴,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011.

猜你喜欢
生产工艺
掺混肥料生产工艺的改进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PVC糊树脂生产工艺的发展
生物有机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耐热钢生产工艺
回火Q690高强钢生产工艺研究
芝麻油生产工艺对细辛素形成的影响
硝酸钯生产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