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2019-08-01 08:40付思文
记者摇篮 2019年4期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导向舆论监督

付思文

【摘 要】电视民生新闻肩负着揭露社会问题真相、推动民主法治化进程、引领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使命,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媒体的普及改变了过去受众接受传媒信息、感知外界变化的方式。虽然新媒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导致了媒体环境的复杂化,大量未经审核的虚假、误导、恶意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传播,给电视民生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践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媒体环境   电视民生新闻   舆论导向   舆论监督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的快速普及改变了我国传媒领域的传统格局,新媒体在为受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渠道的同时,导致了媒体环境愈发复杂的现状,大量负面信息、虚假信息借助网络渠道得以传输,给受众带来了极大困扰。

电视民生新闻从关注民生、民意、民情的角度出发,是主流媒体引导社会正确价值导向,行使舆论监督职能的重要渠道。当前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应当积极应对媒介更新带来的挑战,摆正自身位置,提高监督力度,为广大受众把握好信息关口。

一、电视民生新闻舆论监督职能中存在的误区

1.媒介监督并非“媒介审判”。电视民生新闻的监督职能以“尊重事实”为基础,通过平实的语言还原事实真相,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一些民生新闻栏目在报道中掺杂了具有“审判”意味的过激言论,这是对监督職能的误解和“僭越”。

互联网技术使融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十分巨大的日均信息量,如果民生新闻为了凸显报道事件的影响力,而采用“审判”性的激烈言辞让受众感受到心理引导作用,则有可能导致公众对事件的解读偏差。

2.重视曝光度,忽略解决问题。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大多数受众倾向于利用零散时间快速阅读新闻信息,为了迎合受众心理,大量“碎片式”的新闻生产出来,并通过融媒体平台迅速传播。这一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开始朝“短平快”式的报道方式转变,主持人时常以辛辣的评论、犀利的视角报道热点事件,赢得了相当一部分受众的青睐。

然而冷静思考之下,这种“短平快”式的追求曝光度的报道忽视了对问题解决方式的探究,没有在揭露事件的基础上,将日后应当关注的事项、防范的措施传递给受众,以达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

二、如何正确发挥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

1.坚持正面报道,提升舆论影响力。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应当纠正过度追求曝光率的思想误区,树立坚持正面报道的工作意识,展现占领舆论制高点的主流新闻媒体风采。融媒体时代,普通民众在社会新闻中的参与度空前增高,他们不仅能在网络上各抒己见,也可以利用手机、IPAD等设备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上传至网络,网络媒体的包容性导致舆论环境一时间难以把控。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民生新闻应当大力提升专业媒体权威地位,坚持做优质的正面报道,时刻置身党和人民所处的立场,向公众传播有价值的正能量新闻内容。

例如阜新广播电视台的自办民生新闻节目《阜新新闻》《新闻广场》《黄金一刻》等,《阜新新闻》作为当地政府与百姓间上传下达的桥梁和纽带,聚焦当地发展现状,反映热点事实真相,以本土化的视角,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权威形象;《新闻广场》聚焦百姓民生,将感人事、恼人事、有趣事、新人新事采编为新闻内容,制作播出,获赞无数;《黄金一刻》直击新闻现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真真切切服务百姓生活……唯有坚定不移地向受众传播积极、正确的内容,以具有说服力的证词对不良事件拨乱反正,才能对舆论环境形成正面引导,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

2.深化民生新闻主题,提高舆论监督公信力。从专业媒体的角度发表言论,要能够一针见血地道破事件内涵,引起受众的关注,引发观众的深思。电视民生新闻采编团队应致力于新闻主题的深化,广泛挖掘新闻素材,挑选具有引导性的事件进行报道,并着眼于问题的解决、防范,发挥新闻节目对和谐社会构建应有的作用。

例如安徽卫视的《第一时间》的《第一调查》栏目,在深化主题的基础上发表新闻观念,既行使了舆论监督职能,又通过内幕揭露,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被暗算的车辆保险》促成了各家保险公司理赔信息的实时公布,降低了“骗保”现象的发生概率;《寿县再现黑砖窑》救助了数十名受害的智障农民工,将黑心老板绳之以法;《无眼男子病卧街头》在公众中引发热议,促成了当地社会闲散和流失人员医疗救助基金的成立。

3.融合新媒体平台,提升舆论监督传播影响力。复杂的融媒体环境让一部分“有心之人”有机可乘,通过“造势”带动公众情绪波动,普通受众难辨事实真伪而受到误导,给社会带来极大影响。身处融媒体环境,电视新闻媒体必须融入其中,才能有效发挥舆论监督职能,强化互联网舆论监督力度。

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应当积极与新媒体合作,采用多端口传输手段,扩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通过官方网站、手机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与观众和网民进行互动,及时掌握舆论环境最新动向。当舆论环境中出现负面信息、误导信息时,电视民生新闻应通过深入调查,了解事实真相,用事实说话,保持自身报道的客观性、完整性。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电视民生新闻发挥舆论监督职能的难度再度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坚持正面报道,深化新闻主题,融合新媒体平台,持续提升舆论监督传播影响力。

(作者单位:阜新市传媒中心(集团))

【参考文献】

[1]朱晓彤.试议柴静《穹顶之下》的传播技巧[J].新闻世界,2015(08);

[2]韩伟.涉腐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兴起、原因及因素[J].社会科学论坛,2015(06);

[3]董阳.从“极化”走向“理性”:网络空间中公共舆论的演变路径[J].公共管理学报,2017(06);

[4]王志宏.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监督缺陷及对策探析[J].新闻世界,2017(01).

猜你喜欢
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导向舆论监督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问题与发展前景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