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的时间有讲究吗?

2019-08-02 01:28王佩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副教授
自我保健 2019年2期
关键词:李东垣温服病位

文·王佩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副教授)

中药能否奏效,除了是否对症外,还得讲究服药的时间,这样才能发挥药物的最佳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时间段。

清晨: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补功效的药物,尤其是补肾阳的药物,以利于补药的充分吸收。利水湿药、催吐药亦宜清晨空腹服用。

午前: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透邪药。中国金元时期医学家李东垣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同时还强调,益气升阳药宜在午前服用。

午后: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李东垣曰:“乃当日巳午之后,为阴之分是下之。”其他医家亦都认定泻下药不宜在午前服用(巳:上午9~11点)。

睡前:一般在临睡前15~30分钟,宜服用镇静安眠药、滋养阴血药。入夜是脏腑功能最低的时候,如在此时服用滋阴进补药,效力倍增。

隔夜:宜服用驱虫药,一般睡前服用一次,第2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饭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胃肠或腰以下疾病),宜饭前服用,以使药性下达。

饭后: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疾病),宜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健胃药及对胃肠道有刺激或毒性较大的药,宜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

餐间: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服药次数:一般来说,汤药通常一天口服2次(上午9~10点、下午3~4点),此时服用吸收较好。但急性重病则不拘时间、次数,应根据医师的医嘱,尽快服药或频服,可每隔1~2小时服1次,或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1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服药温度:大多数中药宜温服,发汗药须趁热服下以助药力,而清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但也要根据个体的差异自行掌握,如脾胃虚寒,或者年老体弱,还是温服比较妥当。

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无论饭前或饭后服药,均应略有间隔,如饭前、后半至1小时左右。以上择时服药法,大致有如下规律:

1.大凡提外透中药,宜于午前服用;沉降下行服药,宜于午后服用。

2.大凡温阳补气的中药,宜于清晨至午前服用;而滋阴养血的中药,宜于入夜服用。

3.大凡祛除阳分气分之邪的中药,宜于清晨服用;而清泄阴分伏火的中药,宜于入夜服用,这种服药法顺应了人体有节奏的生理变化,能充分利用体内积极的抗病因素而增强药力。

猜你喜欢
李东垣温服病位
痛风试试薏苡仁桑枝核桃饮
汤药温服不刺激肠胃
喝中药不是越烫越好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治支气管炎
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