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挤土效应对临近芯片测试封装厂房影响分析和控制措施

2019-08-06 06:12沈建斌张金凤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4期
关键词:沉桩静压厂房

沈建斌 张金凤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江苏 苏州 215163)

关键字:挤土效应;防微震要求;静压管桩

1 静压管桩基施工挤土效应

静压桩在沉桩过程中,由于预制桩自身的体积占用了土体已有的空间体积,致使桩四周的土体向四周排开。当桩周土为非饱和土时,土体受到挤压时体积会有收缩,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抵消挤土效应产生的应力。当桩周土为饱和土时,土体受挤压时体积不会收缩或收缩量极小,从而引起土体产生水平位移,并会在一定的范围内造成地面的垂直隆起和抬高,挤土效应十分显著。过量的土体水平位移和垂直隆起作用在先前打入的桩上,会造成桩位的偏移、翘曲或者上抬,严重时会造成桩体断裂;对临近的建筑、市政管道和道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另外,对于饱和软土,沉桩时桩周土体会产生较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一般情况下,桩周附近土体的超静孔压最大,随着离桩表面距离的增加,超静孔压急剧降低且消散也比较迅速,在15 倍桩径以外,超静孔隙水压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 项目实例

2.1 项目概况

苏州某公司拟扩建生产厂房,该扩建生产厂房南侧约14 米为已建的芯片测试封装厂房,且周边地下还有一期的污水、雨水管道和电缆等市政设施。

拟扩建生产厂房为6 层的砼框架结构,建筑物长104米、宽95 米,柱距10mx10m,地坪和二层楼面活荷载为10.0Kn/m2,三层~六层楼面活荷载为7.5 Kn/m2,屋面荷载2.0Kn/m2,局部5.0Kn/m2,经计算,中间柱底反力标准值约11,000 Kn,边柱柱底反力标准值约6,000 Kn。

相邻的已建芯片测试封装厂房,存在有微振区,微振要求为:设备A 区域:振幅:15μm/s;设备B 区域:振幅:25μm/s 。

2.2 场地地质状况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在地表下50 米深度范围内,除素填土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滨海、河湖相沉积物,按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可分为10 个主要层次1) 素填土:杂色,松散;2) 粘土:灰黄色,可塑;3)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土层层厚7.0~10.5m,层顶标高-3.23~2.39m;4) 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软塑;5) 粉土:灰色,稍密;6) 粉质粘土:灰色,可塑~软朔;7) 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可塑~软朔;8) 粉砂:灰色,中密~密实,很湿,全场地分布;9) 粉质粘土:灰黄色~灰绿色,可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全场地分布;10) 粉质粘土:未揭穿。

上述土层,从第2 层至第10 层,饱和度Sr 值的范围在94%~100%之间,基本接近看作为饱和土的性能,尤其是第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苏州市孔隙潜水历史最高水位2.63m(黄海高程),近3~5 年最高水位2.50 米,最低潜水位-0.21 米(本项目的场地自然地坪标高2.93~3.60 米)。

2.3 挤土效应预防和控制措施

整体桩基设计及施工方案是为保证对已建芯片厂房影响很小、满足已建厂房产品的优良品率不下降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施工周期,控制建厂的成本,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

1) 设计桩型的选择,静压管桩施工简单,单桩承载力较高,质量易保证,经济型较好,但挤土效应比较明显;钻孔灌注桩施工周期长,造价较高,现场会产生大量的泥浆,对现场环境影响比较大,但无挤土效应,为非挤土桩。

结合上述静压桩和钻孔灌注桩的优缺点,根据本项目的情况,采用的桩基方案如下:

新建厂房最南侧(临近已建芯片测试封装厂房厂房) 一排砼框架柱基础采用直径700 的钻孔灌注桩(KZHb700),桩长34 米,桩端持力层为第8 粉砂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1800KN;其余区域的砼框架柱基础采用直径600 的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型号:PHC-600 (110) AB-C80,桩长32~34 米,桩端持力层为第8 粉砂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1850KN。所布置的桩基平面图,其四周边柱为4~5桩承台,中柱6 桩承台,桩基总数约750 根。

2) 土塞效应对挤土效应的影响,开口静压管桩在沉桩过程中,一部分土被桩挤压到桩四周,一部分土进入静压管桩的内,在桩端部分的土塞将产生拱效应,拱效应在管腔内壁产生很大的内摩阻力,从而形成土塞效应。两者相互影响,由于土塞效应的存在,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相应减小,故本项目采用开口型钢桩尖(苏G03-2012 图集中第45 页A 型钢桩尖),一方面加开口型钢桩尖有利于沉桩,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挤土效应。

3) 设置砂井,由于本项目的土层基本上都接近饱和土,特别是第3 淤泥质粉质粘土,属于饱和软土,其土层层厚度达7.0~10.5m,沉桩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为尽量减轻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挤土效应的影响,决定设置砂井。

砂井方案如下:在施工区域南侧(即本新建项目和已建芯片厂房两者中间),并向东西两侧各延伸15m,施工两排砂井。砂井防护的间距采用1000mm,采用双排布置,桩径采用Ф500mm,排距为1000mm,深度为20m,一共245 根。灌砂材料采用中粗砂、中砂掺瓜子片或砾砂等均可,要求灌砂率不少于90%。引孔机采用跳引的方式施工,即采用间隔的方式施工,计划每天施工25 根,用时10 天,引孔结束后5天,开始桩基施工。详见下图1。

图1 砂井方案

4) 选择合理打桩顺序和控制沉桩速率,一个合理的打桩顺序对减轻挤土效应的影响、保护临建建筑、地下管道和市政设施也有较好的效果。背离临建的建筑打桩,其对已建的建筑影响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原因主要有两条:①随着沉桩数量的增多,越到打桩后期,由于土体本身可压缩性几乎消除,挤土效应愈加明显;②前期打入的桩,对后面桩基施工所产生的土体位移有阻挡效应,从而对已建的芯片厂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根据上面所述,本项目先施工最南侧的钻孔灌注桩,然后从南向北按一定的流线施工静压桩,合理的安排打桩顺序。

项目的桩基施工流线图见下图2:

图2 桩基施工流线图

另外,沉桩速率过快也会加剧挤土效应,本项目控制打桩的速率为1.5m/min,并控制好每天的打桩数量。

5) 已建芯片厂房的微振检测,已建芯片厂房的某些设备有微震要求,设备A 区域,振幅:15μm/s;设备B 区域:振幅:25μm/s。微震等级技术要求表见下表1:

表1 设备微振等级分类

根据上表的要求:对应设备A 区域,其防微振要求为VC-C 等级;对应设备B 区域,其防微振要求为VC-B 等级。为检测临近芯片厂房在采取上述2.3.1~2.3.4 条设计方案和减轻挤土效应的施工方案后,其防微震等级仍满足原设计要求,保证产品的优良品率不下降(达到95%),决定在桩基施工期间对设备的微震情况进行检测。

本工程采用SA-02A4 四通道振动分析仪及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采集设备的微震数据,单位换算: dB=20log10 微英寸每秒;1μm/s=39.37μin/s。

①设备A 区域微振测试表,采用设1/3 倍频程评价振动的方法,得到设备A 区域的振动数据,以下各图依次为Z向、X 向、Y 向的数据结果,测量图表数据果如下:

图3 设备A 区域1/3 倍频程振动测试表

根据上述数据,设备A 区域在桩基施工期间,其微振满足原有的VC-C 等级要求。

②设备B 区域微振测试表,采用设1/3 倍频程评价振动的方法,得到设备B 区域的振动数据,以下各图依次为Z向、X 向、Y 向的数据结果,测量图表数据果如下:

图4 设备B 区域1/3 倍频程振动测试表

根据上述数据,设备B 区域在桩基施工期间,其微振也满足原有的VC-B 等级要求。

3 结语

由于芯片测试封装厂房中的设备有微振要求,其对静压桩施工时产生的挤土效应更加敏感,故对挤土效应采取的防护和控制措施需综合、全面的考虑。

实践表明,根据挤土效应原理,选择合理的桩型、桩尖和打桩顺序;控制好沉桩速率;根据项目情况和地质条件,设置适当的砂井数量;并在桩基施工时对临近芯片厂房的微振情况进行测试,微振测试结果完全满足原有的设计要求,其对类似的工程项目也可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沉桩静压厂房
砂土层中钢管桩高频振动贯入效率模型试验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静压托换桩在某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超精密液体静压转台装配技术
一种基于空气静压支承的自调心装置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自动沉桩技术在光伏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厂房多种接地连接方式的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