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为何不愿写文件材料

2019-08-06 03:07
新传奇 2019年29期
关键词:科级层层基层干部

近年来文件材料搬抄拼凑现象屡有发生,近八成“文抄公”集中在基层。不少基层干部认为,文件照抄之风的背后,是“过度留痕”、层层传导层层加码、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套路。

起草公文、制定文件、上报材料,是基层工作分内之事。然而,近年来文件材料搬抄拼凑现象屡有发生,近八成“文抄公”集中在基层。基层干部为什么不愿写文件材料?又是什么制造了“文抄公”?

“文抄公”多在哪里

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照抄照搬文件材料的案例通报至少有51起,涉及17个省区市。其中,科级部门,以及乡镇、街道、社区、农村等累计占比接近80%。县区政府科级部门“发病率”最高,占比高达45%。

从通报情况看,这些案例大多是在照抄网络时抄错被发现的。也有少数“文抄公”是在会场发言时被抓了现行。

不同层级单位照抄照搬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通报的案例中,县区政府科级机构照抄党建材料和公文占比超过六成。乡镇、农村主要照抄党建材料,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照搬网络,有的相互照抄,有的照搬上年材料,还有的复印邻村材料。街道、社区则习惯于从网络上照抄宣传资料。

能写一手好材料,在基层仍是“稀缺品”

基层干部反映,近年来,政府机关里的许多年轻科员越来越不愿写材料了,甚至“连抄也不愿抄”。写材料被看作是苦活、累活,难出成绩。

在不少基层单位,人员身份复杂,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事业编制,还有的常年借调。写材料这个“苦重”的活计,往往会层层往下压。即便是在科级部门,也很少有领导干部愿意亲自写材料,写材料的往往另有其人,有的是工作人员,有的是借调人员。

过去被人称为“笔杆子”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往往意味着“水平高、有思考、提拔快”。近年来,这种导向正在发生变化。一位副镇长坦言,自己好不容易才甩掉了“笔杆子”的标签。“领导们离不开能写的,却总喜欢提拔能干的,似乎很难有人又能写又能干。”直到化解了上访村数十年来的矛盾,他才当上副镇长。

事实上,真正能写一手好材料,在基层仍是“稀缺品”。吕梁山区的一位县扶贫办主任说,不久前,他培养了好几年的“笔杆子”就被分管副县长“借”走了。

形式主义逼出照搬照抄之风

照抄之风渐盛,折射出部分基层干部在能力水平、敬业状态等方面存在短板。但不少基层干部认为,文件照抄之风的背后,是“过度留痕”、层层传导层层加码、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套路。

有乡镇干部反映,有的材料上午打电话布置,下午就要上报。也有基层干部反映,当前一些地方以材料多寡论工作成绩好坏,工作干没干,就看材料写没写,报告交没交。

文件材料应该体现的是工作落实,不能光靠文件材料去落实工作,也不能单纯靠检查文件材料去判断工作落实情况。制定文件、出台制度的正確方式是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不到现场调查研究,凡事上网搜索一抄了之,这种抄袭之风该刹一刹了。

猜你喜欢
科级层层基层干部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要严管更要厚爱
勃利县 实行“三制两挂钩”管理科级干部
富裕县 科级班子和科级干部考核“严”字当头
善良的人呵
女人味,层层绽放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黄梅
层层深透 肌底的保湿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