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背景下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内在机理

2019-08-08 05:13刘斌李江宇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流通业

刘斌 李江宇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流通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本文发现江苏省虽然仍是流通业的重要区域,但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已逐渐向浙江省转移。流通业与居民消费需求密切相关,流通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本文从两方面阐述了这一关系的内在机理:第一,流通业的发展会给居民消费提供巨大的便利性,增大居民的消费意愿,从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第二,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促使交易成本降低。为进一步验证这一关系,本文选取2013-2016年长三角地区的相关数据,经过处理整合成面板数据,以分析流通业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和农村居民消费求的不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的发展有助于促使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且相比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受到的影响更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流通业   居民消费需求

引言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快速发展,促使并极大程度满足了人们逐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2013年11月,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我国正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政策逐渐得到推进与展开,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更好地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实施的供给侧改革正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体现,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产权结构、产品结构等方式改善我国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此外,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一直呈增长趋势,这促使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计算显示,2008-2017年我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居民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样促使了进口总值的大幅增加,据统计,2018年1月份进口总值增长了30.2%,贸易顺差收窄了59.7%。

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与我国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流通业在我国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两者在学术研究中均有所运用。参考孙文娟(2017)、易善安(2018)等人的研究,本文采用广义的定义,即流通业包含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流通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不考虑其他行业增加值的情况下,批发和零售业的生产总值在201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仅次于工业生产总值,流通业的总产值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6%。此外,流通业的发展随着经济技术的变革发展迅速。例如,互联网技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传统零售业构建了新的流通渠道模式。杜丹清(2015)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消费者的行为环境和行为习惯,而这重构了生产、流通、消费的关系,使O2O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而这亦得到了证实。据2018年2月的数据显示,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达9073亿元,增长35.6%。杨水根等(2018)则从我国流通業的发展规模、流通效率提升、结构优化、信息化增强等角度,说明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

长三角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

(一)流通业产值发展情况

由于流通业具体可细分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本文将以上三个行业的产值总和作为流通业产值。流通业产值无论是全国还是长三角地区均呈现持续增长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一定程度上表明流通业在我国处于良好发展状态。由图1可知,长三角地区的流通业产值与全国的流通业产值增长趋势极为接近,根据计算两者产值比例可得,长三角地区的流通业产值在2013-2016年每年均占全国流通业产值约22%左右,表明流通业在长三角地区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发展。

图2为长三角各地区的流通业生产总值情况。由图2可知,各地区的流通业产值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且江苏省的流通业生产总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由2013年的2864.19亿元至2016年的3319.86亿元,保持在上海市流通业生产总值的两倍左右。就增长速度而言,浙江省的发展最为迅速。从2013-2016年,浙江省的流通业生产总值增加了40.34%,其次为上海,其流通业生产总值增加了21.31%,江苏的流通业生产总值增长了15.91%,相比之下可知,流通业在浙江省具有较为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流通业企业法人数与职工平均工资

流通业企业法人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通业企业的发展规模。由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具有企业法人数,因此流通业企业法人数只包含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法人数。由图3可知,江苏省一直具有最多的流通业企业法人数,这与它的高流通业产值有关。然而2013年后,江苏省的流通业企业法人数开始呈下降趋势。上海市的流通业企业法人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同江苏省一样,其企业法人数从2013年后亦稍有降低。与之不同的是,浙江省的流通业企业法人数呈上升趋势,相比于2013年,2016年的企业法人数增长了15.66%,极大缩小了与江苏省的差距。将其与浙江省流通业生产总值的高增速相结合可发现,流通业的发展逐渐从江苏省转移到浙江省,并在浙江省获得了较快发展。

通过观察流通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亦能发现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图4为长三角各地区流通业职工的平均工资,由其可知流通业职工工资每年均呈稳定增长趋势,流通业发展水平较为良好。相比于2013年,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的职工平均工资2016年均增长了30%左右,可知长三角各地区流通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增长速度相仿。上海市流通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最高,约为江苏省的1.6倍左右,这与上海市的高物价有关。相反,浙江省和江苏省流通业的职工平均工资相近,未有大的差别。

研究机理与假设检验

流通业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省得到了良好发展,流通业的发展在多方面促使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本文认为流通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流通业的发展给居民消费提供了巨大便利性。流通业规模的扩大为居民的便利消费提供了保证。如图5所示,以连锁零售企业为例,我国长三角地区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总数和营业面积在2016年均有了较大增长,2016年连锁零售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扩张,门店总数相比去年增长了2.03%,营业面积增长了11.74%。零售网点数量和面積的增长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愈加多样化,居民消费的便利性增大,消费意愿随之增加,消费需求亦随之增长。

新型流通渠道模式的整合为居民的便利消费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覆盖率的增加,网上购物越来越普及。不少线下商家开始开通线上服务,开启线上线下同时销售模式。相比于线下购物,线上购物更具便利性,方便消费者的浏览与选择。如图6所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互联网上网人数逐渐增加,与2013年相比,2016年的上网人数增加了9%。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快递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相比去年增加了46%,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0%。由此可知,选择网上购物的人群正逐渐增加,而O2O模式的整合正好符合居民的这一需求,从而促进了消费增长。

第二,流通业发展促使交易成本降低。流通业发展促使流通业效率得到提升,而效率提升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效率提升主要在于企业销售率的提升,并进一步体现于存货的周转速率。存货销售越快,流通效率越高,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信息成本等就越少,成本就降低。流通业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亦促进了交易成本的降低。B2B和B2C形式的出现有助于企业和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找到价格较低的商品,更有利于卖方市场,从而促使交易价格降低。企业O2O模式的整合拓宽了流通渠道,使流通方式更加畅通,降低了流通成本,从而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减少最终体现于产品价格上,使产品价格不因过高而抑制居民消费,而是使其降低促使居民消费。综上,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流通业的发展有助于促使居民消费需求增长。

居民消费需求可分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这两者的需求水平与层次存在较大的不同。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要远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且农村居民大多数处于生存型消费层次而城镇居民则处于发展型以及享乐型消费层次。不少学者得出结论,流通创新以及流通设施环境的改善等能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杨水根等,2018;吴学品,2014)。因而,流通业的发展很可能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更大,促使他们往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流通业的发展对农村居民需求的影响更强。

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与变量设置

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2013-2016年度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其中流通业产值与居民消费支出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以定量研究两者的相关关系。同时,由于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在多方面均存在较大不同,如消费金额、消费类型等,它们受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同,因而本文亦选取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关数据,研究两者受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的主要变量具体设定如下:

居民消费需求。对于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需求,本文使用居民消费支出来衡量。同样地,使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别衡量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流通业发展。流通业主要包含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一般而言,流通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产值亦会随之增加,能较为有效地展现其发展水平,因而本文根据各行业产值的总和来衡量流通业的发展情况。

控制变量。本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衡量,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表示该地区的经济状况越好,居民消费需求也会越高。产业发展亦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最终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与结构。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为了减少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处理。

(二)模型设立

为验证流通业的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关关系,本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体如下:

lnCit=α0+α1lnDPit+α2lnGDPait+α3lnRit+ε

其中,Cit为地区i第t年的居民消费支出,DPit为地区i第t年流通业的产值,GDPait为地区i第t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it为地区i第t年的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该模型同样运用在分析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受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其中Cit代表地区i第t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本文在模型中均采用稳健标准误来修正异方差的影响。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流通业的发展情况与居民消费需求情况,本文对主要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我国长三角地区近五年居民消费支出的平均值为16614元,由于它是持续增长的,而最小值与最大值存在较大差距,体现了人们消费需求有了较大增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要普遍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平均值约占总消费支出的81.06%,是农村居民支出平均值的4倍。流通业产值的年平均值为7800亿元,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较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流通产业较大的发展规模与较快的发展速度。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平均值为54.13%,反映了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处于发达水平,其平均值要高于中间值,说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水平的居多,体现了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的发展趋势。

(四)回归结果分析

表2显示了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回归结果。由表2可知,流通业产值与居民消费需求在5%水平上显著,表明当流通业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时,居民消费支出将增加0.122个百分点,证实了其对居民消费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假设1得到验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需求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符合预期。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居民消费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很可能是由于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仍普遍集中于农业和工业等方面,当第一、二产业所占GDP比重减少时,居民消费需求也随之减少。通过VIF检验,VIF值均远小于10,说明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显示了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回归结果。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所产生的影响不同。由表3可知,流通业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系数上看,流通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增加0.093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将增加0.327个百分点。可知,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受到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要远大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假设2得到验证。从控制变量上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均对农村居民消费求影响更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促使农村居民提高消费层次,从而对其产生更大的正面影响。由于农村居民消费更多集中于第一产业,因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很可能使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从而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减少。

政策建议

第一,积极推动流通业发展,优化流通结构。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需求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而为推动我国内需增长,可积极发挥流通业的作用。在推动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优化流通结构,实现共同发展。如对于不同规模的批发和零售企业,应加快协调其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流通环境,加快流通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流通业的发展与各行业之间的平衡。第二,加强与互联网的联合,推进整合流通新模式。流通業可通过互联网创建新的流通方式,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充分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整合出新的流通模式。第三,促进城乡之间流通发展的平衡。流通业不仅需要在发达地区发展,还需往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延伸,发展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有序的产业体系,推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层次与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文娟.我国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2001-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7(18)

2.易善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20)

3.杜丹清.大数据时代的零售市场结构变迁——基于电商企业规模扩张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2)

4.杨水根,王露.流通创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吗?——基于中国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5.吴学品.市场化、流通设施环境和农村消费结构——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4(10)

6.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4(7)

7.王晓东,周旭东.扩大内需政策下流通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包含制度因素的主成分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6(1)

8.彭静,张宇.互联网消费金融商业模式与创新监管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1)

9.李静.传统商贸流通业的供求结构特征、产业链构成与创新提升战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

10.卢杰.大数据技术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23)

猜你喜欢
长三角地区流通业
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