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法》的水位

2019-08-09 09:36沈彬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反家庭暴力法亲生父母民间组织

沈彬

前不久,一段小女孩被父母殴打的视频,刺痛了整个社会。在监控探头之下:抽耳光、拿扫帚抽打、拉拽头发,甚至用脚蹬踹……种种暴行令人触目惊心,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小小身体里的痛苦和委屈。

目前,深圳警方已将打人者刘某华、陈某文,以及涉事女童(8岁)带回辖区派出所调查。这对父母对殴打女童的事实供认不讳,初步调查情况与视频相符。经法医检查,女童体表未发现明显伤痕。目前,警方正在依法调查处理,区妇联已向宝安区人民法院申请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安排专业社工和西乡街道办一起对女童进行陪护和心理辅导。

这是一场悲剧,8岁女童遭到了自己最亲的人的残忍伤害,但这一“家务事”迅速触发了司法救济和社会干预。受害的小女孩并不孤独,整个社会都在帮助她。国家机关、民间组织以及法律,不会对家庭内部的暴行不闻不问,不会因为暴行是由孩子亲生父母做出的就会默许其犯错。

对于家庭暴力,公众当有愤怒,但不应止于愤怒,没有惩戒手段的愤怒是无力的。权利不止于被写在抽象的法律条款当中,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救济渠道当中。一旦法律上赋予的权利受到侵害了,行政力量就会及时介入,司法机关依法保护当事人,社团、民间组织提供积极帮助,这才会让法律权利从“文本”状态成为“可执行文件”。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反家暴再也不是传统的“清官难断家务事”,而是国家议题,成为国家机关、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正式职责。为什么在既有的《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外,还要单独立一部《反家庭暴力法》?因为家暴的频繁性、隐蔽性以及“轻微性”,既需要有强有力且持久性的措施,又不能直接援引《刑法》等,所以才需要有这么一部精准立法。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了“人身保護令”制度,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当事人无法申请时,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等机构可以代为申请。本案中宝安区妇联已向区人民法院申请女童人身安全保护令,这就是在依法履职。

同理,《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我们也看到了本案中警方的积极履职,保护受害者的利益。

这次深圳曝光的亲生父母殴打8岁女童的恶性案件,让人气愤。事发之后,公安机关、妇联等相关组织及时介入,制止暴行、抚慰受害女童,让人看到《反家庭暴力法》的刚性运作。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而是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不会对家庭内部的暴行不闻不问。

曾几何时,很多国人的口头禅是“这种打孩子的行为发生在国外,会如何如何”,今天我们看到中国相关反家暴、保护未成年人的法治水位提升迅速,曾经被熟视无睹的家庭内部的暴力行为,正在接受法律的严格审视。

【素材解读】

保护孩子的童年,改善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是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这次深圳亲生父母殴打女童事件,让人气愤。但是,警方介入处置、妇联申请保护令,甚至施暴父亲原工作单位也高调配合,正说明全社会已经对家庭暴力的实施零容忍。

适用话题

法制的健全;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反家庭暴力法亲生父母民间组织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实践能力与实践方式分析——以2014—2017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年度十大事件为例
株洲市民间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分析
《反家庭暴力法》解读:清官能断“家务事”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
关注外因 完善自我 促进民间组织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