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使者
——走近嫦娥四号工作组

2019-08-12 07:34郑晓童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嫦娥探测器

○郑晓童

2019年1月3日10 时26 分,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一位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现场抓拍到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感动亿万国人。

图片中有一个正在哭泣的人,她叫张熇(hè),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在嫦娥四号着陆的那一瞬间,她掩面哭泣。这眼泪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这眼泪承载了中国人的梦想,承载了无数科研人员的汗水和泪水。

嫦娥四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第一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这次任务的成功对于我国乃至世界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小小资料卡

名称:嫦娥四号工作组

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他们把个人理想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和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为祖国赢得荣誉,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嫦娥四号是一个成千上万人参与的项目,几百个设备都需要反复测试,每次遇到问题都需要许多人在一起反复讨论和分析,修改后再测试,测试后再修改……”张熇娓娓道来,用平实的话语概括了这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可这背后的辛劳却鲜为人知。

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是孙泽洲,他也是嫦娥三号以及探月工程二期探测器的系统总设计师。从小,他就梦想着成为一位科学家,为祖国做贡献。而长大的他,的确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在航空领域这条道路上默然前行,为祖国的航天事业默默付出。

还有中心测控系统遥测雷达组组长郑志刚。嫦娥四号发射的前一天,他刚刚执行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跟踪测量任务。经过一上午紧锣密鼓的测量,他滴水未进。别说坐下歇脚了,郑组长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立刻组织人员再次投入嫦娥四号任务准备,祖国的事业常常让他忘记了胃里的饥饿与身上的酸痛。

年轻的血液必不可少,80 后工程师何龙是这次任务的“金手指”,也就是为火箭发射按下点火按钮的人。在他的工位前有三块屏幕,屏幕上有二百多个闪烁的状态灯。他用酸涩的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每一块屏幕,绷紧了每一条神经。在每盏状态灯的另一端,连着的是测发系统的一个分系统或是操作岗位。在这些岗位上的所有操作手都和何龙一样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一次一次操作精准,确保自己的工作万无一失。

对于他们来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无数个双休日变成工作日,别人出游的“黄金周”变成“工作周”。发测站2018年每人调休累计平均仅四十天;带病坚持工作、主动推迟婚假这早已是日常。可他们的脸上却总是写满了兴奋。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那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促使他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我想,那就是航天精神吧!

任何的成功都不是空穴来风,所有的绽放都来自坚持,一切的奇迹都源于执着。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有无数这样的航天人,他们履行职责,坚守岗位;他们甘于奉献,任劳任怨;他们埋头苦干,淡泊名利。他们团结在一起,将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书写着国家的辉煌!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嫦娥探测器
给嫦娥一个舒适的家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孙家栋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
——孙家栋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
EN菌的引力波探测器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第二章 探测器有反应
辉煌六十载业绩耀千秋--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
赞“嫦娥”
嫦娥三号奔月的三大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