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景观在环境空间中的设计应用分析

2019-08-12 01:19周晓嫂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5期

周晓嫂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景观产业也突飞猛进的发展壮大起来。在最大化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下,加大投资力度极力建设并发展景观绿地,给人们提供一个优质量高品位的人居环境。同时,这也给景观设计的相关行业提出了高要求。所以,本文对声景观的设计进行系统的应用分析研究。

关键词:声景观;环境空间;视觉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4-0035-01

所谓声景观的概念,通常不是景观专业或是从事有关园林景观行业的人们对于这个名词会有陌生感,声景观就是经过人们加工过的声音在环境中的运用,比如公园或广场里的音乐喷泉、音乐广场等,但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在景观专业领域中对于声景观的阐释,简单来讲就是除了在环境中人类所见的即为视觉景观外,所听到的就是声景观。

一、声景观的构成要素

构成声景观的三要素即声音、人和环境:

1.声音。在以往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往往只是注重景观的视觉美感来规划设计景观环境,却忽视了声音在景观中也可以发挥其作用。通过声音元素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实现景观环境的整体性,达到视觉与听觉完美结合的一致性,创造古诗描绘般的意境效果。

2.人。景观环境是围绕以人为中心来营造出的,人作为声音环境感受的主体,既是声景观的创造者也是其接受者,每个人在环境中因各方面因素的不同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对周围的景观环境进行感知,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已有经验来体验和感受声景观。

3.环境。声音只有通过环境为媒介传播才能被人们所感知到。声音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的环境空间,即声环境的具体场所;一种是无形的环境空间,即以人们的思维想象对声景观的主观感受,审美因素和内心的体验,身临其境。只有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结合才能营造出宜人的声景观环境。

二、声景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声景观构成的三要素之间就像是整体部分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三者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在相互协调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才能更的构成景观环境。

1.声音与人的关系:声音通过空气这个媒介传递到人的耳朵里,两者是传送与接纳的关系。人们用耳朵聆听周围的景观环境,在接收到声音传递的信号后进入到大脑记忆中,通过人们的思维和内心世界来判断是否接受其声音,大抵人们会主观感受声音带给自己的审美效果和舒适愉悦的体验有选择性的接纳和屏蔽声音的来源。

2.声音与环境的关系:声音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声音只有在环境之中才能够被大众所认知,才能够实现其正真正的价值体现。不同的环境因地域性和客观因素会发生不同的声音,产生不一样的听觉效果。环境对于声音还具有一定的烘托性,给予声音最大的展现空间进而能达到与众不同的视昕盛宴。

3.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在感知到声音传递的信号时会在环境这一基础之上对声音作出一定的主观评价。环境有稳定性、不稳定性这两种特性的存在,在传统意义上,环境的稳定性是指它是客观存在的环境,是安静或者热闹,都不太容易被改变。而环境的不稳定性是指人作为具有多种感知器官的存在者,会协同各种器官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通过听觉与视觉感知互相协同合作,完成对环境意境的感受体验。

三、声景观的设计

声景观的设计方法有三种:借声、掩声和托声。

1.借声:声景观中的借声设计和环境中的“借景”一样的性质,也就是所谓的“加法”设计。在环境景观中,利用大自然中的风、雨、虫、鸟鸣等声音先将人们吸引进入景观中,达到未见其景先闻其声的意境效果,产生视觉达不到的声音联想的空间景象。如扬州个园冬山景观,利用在山后墙上预留的圆洞,风吹过发出的“呜呜”声,自然让人联想到了冬的感觉。

2.掩声:在特定的环境景观中,人们会昕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为了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设计师就会利用植物或是水流这些大自然的声音去屏蔽掉这些杂音,即掩声设计,也叫做“减法”设计。美国波特兰前庭喷泉广场是掩声设计的典范。

3.托声:托声也叫做“零设计”,即在景观设计中不改变原有的声景观,仅对声音进行更好的保护收集和利用。如济南的趵突泉景点,在整个园林景观区内,每处景点都是树木、山水的完美结合,水流的潺潺声、树林被风吹拂的沙沙声、鸟鸣声和昆虫的吱吱声等,在整个山水园林中被衬托的完美无瑕,仿佛进入到了仙境般的觉,让人不禁忘掉了工作和生活中所有的不开心和压力,置身于世外桃源意境中畅享。

四、结语

声景观的实践设计还不够完善多样化,需要借鉴视觉景观设计的成熟体系,所以声音景观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对视觉景观的延伸。本文通过对声景观的理解与分析,了解它的设计方法,阐述了声景观在不同区域场所的设计应用,以期为声景观研究带来新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