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结束,要上班了

2019-08-13 03:07李媛母乳喂养大本营管理员母乳喂养3年
妈妈宝宝 2019年8期
关键词:看护人吃奶奶瓶

文/李媛 母乳喂养大本营管理员,母乳喂养3年

产假快结束了,妈妈和宝宝都要开始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彼此都要经历不小的挑战,了解这些变化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很必要。

新的吃奶方式需提前适应

对宝宝来说,适应新的吃奶方式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妈妈们都会选择用奶瓶来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快要上班时先训练宝宝适应奶瓶。不少妈妈会发现这样的训练很让人沮丧,宝宝不接受,他可能只是把奶嘴放在嘴里吸吸咬咬,没兴趣了就扔到一边去。这时不需要频繁训练宝宝适应奶瓶,或者采取硬塞、故意让妈妈躲开等方式,这样反会让宝宝对奶瓶厌烦。此时的训练只是要让宝宝知道,除了妈妈的乳房之外,奶瓶也是一个食物的来源。通常要等到妈妈上班后,宝宝亲自体验到妈妈白天不能回来喂奶,奶瓶是唯一的选择时,才会决定接受它。

在妈妈上班最初一段时间,宝宝可能会用抵制奶瓶或哭泣的方式想要“召唤”妈妈。但是经过几天的“学习”,宝宝明白了妈妈确实不在家,并非“召唤”了就能来,便会接受用奶瓶和或杯子吃奶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看护人要耐心陪伴和等待,让宝宝自己掌握吃奶的频率和奶量是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宝宝表示饿的时候喂奶,不吃了就停下不喂。不频繁尝试喂奶,不强迫宝宝吃奶,按需喂养,这样跟妈妈上班前的差别不大,有利于宝宝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也有一些孩子坚决拒绝奶瓶,很多妈妈因此很焦虑。我女儿就是其中一个,试试用杯子喂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吸管杯、鸭嘴杯等训练杯,勺子喂奶相对较麻烦,但别无他法时也是选择之一。

看护人的改变需提前适应

喂养方式改变造成的不适应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看护人和睡眠辅助方式的变化,妈妈上班前几个月的悉心照顾让宝宝习惯了妈妈的方式,比如纯母乳宝宝都习惯奶睡,但是妈妈上班后,宝宝要接受其他看护人的照料,要接受哄睡等别的方式,这对宝宝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会因为不适应而哭闹。可以让看护人在妈妈上班前就来到家里,跟妈妈一起照顾宝宝,让宝宝逐渐熟悉和信任,提前让宝宝试着适应不同的睡眠方式。妈妈之前的高质量陪伴带给宝宝的安全感也会帮助宝宝顺利地度过。

中午回家亲喂的注意事项

对于中午可以回家亲喂的妈妈,可以让看护人在妈妈下班前两个小时内不要给宝宝喂奶,以免妈妈回家了宝宝不饿,没胃口吃奶。如果宝宝不吃瓶喂的奶,等妈妈回来吃个饱,也是可以的。

出差是职场妈妈经常要面对的事情,妈妈可以选择提前挤奶冷冻在冰箱里,留作妈妈不在时宝宝的口粮,出差途中则要坚持定时挤奶以保持奶量,出差结束后继续亲喂。如果可以把宝宝带在身边但是中途要离开,也可以挤奶留作暂时外出时宝宝的口粮,在常温下,凉爽的环境里,可保存3~4小时。

辛苦的“背奶”结束后,继续早晚的亲喂

每天背着大包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给孩子做“口粮”,是一个暂时的选择。1岁之后,逐渐过渡成食物为主,奶为辅,奶不再是宝宝营养的主要来源,渐渐地,在1岁至1岁半之间,妈妈会发现,背奶不是很必要的了,这时就可以结束背奶,而继续早晚的亲喂。

我的经验分享

在我上班之前,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告诉我,上班后奶就越来越少了,没有了,想喂也喂不了多久。但是因为学习到了这些方法,了解了上班后母乳分泌的变化,我背奶到女儿1岁,然后继续亲喂,一直到现在坚持到了3岁,母乳也随着孩子的需求而自然调整,是一个舒适而自然的过程。因为喂奶时身体内激素的大量分泌,会让妈妈和宝宝都觉得放松,有不少妈妈都觉得每天下班后抱着孩子哺乳反而是很轻松很安逸的时刻。

希望家人能理解妈妈和宝宝的需求,妈妈们能得到并感激家人的配合与支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场哺乳方式。让温软的小小身体,能继续在妈妈的怀里,品尝着妈妈甘甜的乳汁,聆听着妈妈的心跳,彼此享受这幸福的哺乳时光。

猜你喜欢
看护人吃奶奶瓶
SPECTRA婴儿奶瓶消毒器
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奶瓶设计研究
智能的婴儿奶瓶
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看护人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拔河
0岁~3岁婴幼儿主要看护人构成特征及婴幼儿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婴幼儿看护人构成特征及对儿童健康知识需求分析
恐龙宝宝也要吃奶吗?
吃奶(小相声)
源源为何故意将玩具奶瓶摔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