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前非要给孩子把尿的这是排尿神经症

2019-08-13 03:07考拉君编辑秀婷设计庞婕文章来源妈妈宝宝全媒体微信公众号
妈妈宝宝 2019年8期
关键词:神经症大小便如厕

文/考拉君 编辑/秀婷 设计/庞婕 文章来源/妈妈宝宝全媒体 微信公众号

把不把尿绝对是年度最令人纠结的育儿话题,反对派和赞成派的战争也一路升级,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姑舅舅,瞬间都变成了把尿斗士——把尿问题真的这么搞不定?

考拉妈妈产假结束上班后,姥姥就肩负起了带孩子的重任。现在小考拉已经7个多月了,有天中午回家喂奶,发现姥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双腿略微分开,小考拉向前端坐在姥姥腿上。以前也经常发现这种姿势,我都没在意,那天不知怎么地我就顺口说了句“别让他看电视”,姥姥也顺口就回“没看电视啊,把尿呢”。

纳尼?把尿?!原来姥姥一直这么悄无声息地伪装成看电视的样子给小考拉把尿!我的千叮咛万嘱咐都被姥姥当耳旁风扔一边去了!

作为在儿科界混迹了多年的半个砖家,考拉妈妈想说,他姥姥啊,你这么做除了自己少换一次尿布,少洗一次屁股,对孩子到底有什么好呢?

把尿的好处就是大人省事,但是对宝宝来说,一是对脊柱不好,二是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把尿时间长了,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

还有,你想过宝宝的感受没?人家正玩得好好的,却时不时就被你抱起来“嘘嘘”,不管孩子是不是打挺是不是不愿意,你都人为地给孩子的膀胱建立一个条件反射,这,真的好吗?

专家说

日本松田道雄,妈妈们应该不陌生吧,育儿科普的鼻祖:

“教会4个月婴儿按时排尿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婴儿最早也要在1周岁以后才能告诉大人自己想小便。一般是在1周岁半至2周岁才开始不用尿布。每小时取下1次尿布,让婴儿坐2分钟或3分钟便盆,嘴里发出“嘘……”的声音给婴儿把尿,可以说是母亲的排尿神经症。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

排尿神经症?!是的,看到了吧,排尿神经症!

美国威廉·西尔斯,这个更不陌生吧,《亲密育儿百科》老火了:

“宝宝自己大小便是一项很复杂的技能。大部分宝宝控制大小便的神经和肌肉,要到18至24个月大时才会成熟。还有,较晚开始接受大小便训练的宝宝,比早接受训练的宝宝学得更快。”

看吧,亲,给孩子点时间好吗?

“歪果仁”把不把尿?

日本:日本人没有为孩子把尿的习惯,有的孩子上小学后晚上还用纸尿裤。日本保育员在孩子2岁以后训练孩子如厕,在午睡前后让孩子坐尿盆。保育员认为强制孩子如厕反而会让孩子紧张,导致以后的心理隐患。在日本,如果孩子尿在地板上,妈妈也不责骂孩子,而是擦给孩子看,让宝宝知道这样会给妈妈增添许多麻烦。

美国:美国儿科专家坚决反对强制训练孩子大小便,反对对尿床的孩子进行体罚和羞辱。他们认为5岁的孩子尿床是正常现象,批评会增强孩子压力而适得其反。另外,他们认为训练孩子大小便要保护孩子好奇爱学习的天性,用多种办法正面鼓励。比如尿湿的裤子可以过一会再换,告诉他干的比湿的舒服,让他们独立学习如厕冲水等,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

猜你喜欢
神经症大小便如厕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量变到质变
安寝一老年人自动排便处理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入厕也开心,爸妈都放心
且谈如厕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罚款告示(大家拍世界)
精神科医院门诊患者SCL—90测验结果的性别差异性研究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