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可能是糖尿病的伪装

2019-08-13 03:07袁秉煃主治医师编辑丽叶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9年8期
关键词:遗尿尿床酮症

文/袁秉煃 主治医师 编辑/丽叶 设计/庞婕

小明已经上幼儿园了,前阶段经常夜间尿床,父母以为是遗尿症,没有放在心上,却没想到宝宝最后被诊断为糖尿病……遗尿症和糖尿病之间有什么联系?

真实事例

邻居小明和我的孙子是同一托儿所里的小伙伴。小明近一段日子以来经常夜间尿床。他妈妈起初以为孩子才3岁,夜间尿床是很平常的事,未加重视,只是要他白天别玩得太“疯”,晚餐后限制饮水。可是小明仍旧尿床。尿床毕竟是很令父母烦恼的事,尤其在冬天,被褥弄湿,深更半夜里,只得采取临时措施,用电吹风吹干;换内裤时,因着冷经常得感冒。近一段日子来,小明白天精神萎靡,常诉腹痛。我说,小儿遗尿如果很频繁,应该找找原因。我要了小明的尿液,带到医院里作一次尿常规检查,报告尿糖(++)。我怀疑孩子很可能得了糖尿病,说必须作血糖检查。空腹血糖检查报告11毫摩尔。我说,孩子得的是糖尿病,遗尿症只是一种假象。

遗传获得体质,肥胖加速进程

近年来发现,小儿得“成人病”的现象并不少见,糖尿病即是其中之一。小儿患糖尿病者当然较成年人少得多,但已不是罕见病了。

遗传是小儿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有人统计,双亲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代的发病率为3%~7%;双亲均为糖尿病者,子代发病率可达30%~50%。此外,环境因素、免疫因素被公认为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最近,新的研究发现,肥胖也可增加1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英国半岛医学院威尔金医生对90多名糖尿病患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年龄、体重与1型糖尿病诊断相关;1型糖尿病患儿往往超重;患儿越肥胖,1型糖尿病被确诊的年龄越小。研究还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儿中,超重者是20世纪80年代患儿的3倍。这表明1型糖尿病虽有遗传素质,而肥胖可加速其发病进程。

夜尿增多被视为遗尿症

糖尿病如发生于成年人,常有多食、多饮、多尿症状,其远期并发症是微血管病变所致的眼、心、肾和神经系统损害。婴儿患糖尿病时,多饮、多尿难以被发现,幼儿患者因夜尿多而可突然出现遗尿,由于遗尿症在幼儿年龄阶段相当普遍,故也可能被家长忽视。不少家长往往把患儿送到小儿遗尿症专科门诊就诊,专科门诊对患儿必作尿液常规检查,为的就是筛除隐藏在“遗尿症”中幼儿糖尿病。

小儿糖尿病起病急,一般在3个月内可被确诊。小儿糖尿病的致命危险是酮症酸中毒,而不是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远期并发症。患儿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越高。酮症酸中毒常表现为多尿、呕吐、腹痛、严重脱水、神情呆滞,甚至发生昏迷。

需要长期多方面治疗

必须住院治疗

糖尿病分1型和2型,婴幼儿时期就发病的糖尿病绝大多数是1型,而成人在中老年阶段发病者绝大多数是2型。小儿被诊断为糖尿病,必须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医生会为孩子计算饮食的热卡,全日热卡分为三餐和三次点心,早餐、午餐、晚餐各占全日总热卡的25%、25%、30%,三餐间2次点心各占5%,睡前点心占10%。年龄越小,饮食计算越难,只能多次检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患儿出院后,家长应参照住院时的食谱安排饮食,并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

心理疏导很重要

糖尿病是伴随终生的疾病,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发生酮症酸中毒和远期并发症,并使患儿能健康成长。患儿被诊断为糖尿病后,既要进行饮食控制,又要经常验血,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父母固然烦恼,患儿还会拒绝合作,并从多方面进行抗拒。父母应充分爱护、关心患儿,尽力帮助患儿克服可能产生的自卑、悲观等种种心理问题,鼓励孩子增强信心,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毅力。

免疫力低,需要格外呵护

糖尿病患儿的免疫功能较差,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较常见的有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急慢性感染,如发生了这些疾病,必须及早积极治疗,因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较正常孩子要差,反过来又可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临床上不乏患者因得了感冒而使糖尿病病情加重的例子。要教育孩子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卫生,谨防发生外伤;如皮肤出现毛囊炎、小疖子,也绝对马虎不得,必须积极治疗。

运动促进心血管功能

运动是小儿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运动对糖尿病患儿更有重要意义。运动可使热量平衡并能控制体重,运动能促进心血管功能。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由脂肪代谢所提供和肌糖原的分解,运动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从而增强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的种类以选择运动强度不大的“有氧运动”为宜,项目应是孩子感兴趣的,运动的时间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而定,有人主张患糖尿病的学龄儿童每天应参加不少于1小时的适当运动,年龄较小的患儿的运动时间可酌情减少。

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是目前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关键药物。胰岛素针剂有短效、中效、长效三种,品种的选择和剂量要根据病情而定,药量不足,会发生酮症酸中毒;药量过大,又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影响药量的因素很复杂,故应由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指导用药。

过去,注射胰岛素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现在,“胰岛素注射笔”已经问世,笔芯中是预先混合型的生物合成人工胰岛素,含30%可溶性胰岛素和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合成。“注射笔”是一种改良器械,针头极细,可随意选择腹部、大腿、臂部皮下按剂量注射。由家长在家里自己操作,注射前只须用75%酒精局部皮肤,并每次调换针头(针头供一次性使用,使用后应丢弃),此法一是极方便,二是几乎毫无痛感,患儿乐于接受

猜你喜欢
遗尿尿床酮症
弟弟尿床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穴位贴敷配合食疗治疗对小儿遗尿症的影响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小心尿床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弟弟尿床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