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敦煌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探究

2019-08-14 06:08马祯艺北京服装学院100029
大众文艺 2019年15期
关键词:莫高窟画像敦煌

马祯艺 (北京服装学院 100029)

一、敦煌莫高窟供养人服饰概述

(一)供养人概述

供养人是敦煌壁画一道亮丽的风景,指信仰佛教、出资金开窟的施主和捐助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僧侣、善男信女等,他们与石窟相互依存,没有供养人也就没有石窟的兴建。绘画与塑像的施主,他们不仅出资绘制佛教题材,还把自己出行、上朝或生活中的画像绘在窟中,以展示开窟功德。供养人画像是历史的真实反映,这里的世俗人物有名有姓还有详细官衔与提名,所以研究供养人画像可以揭示历代服饰文化的变革与传承,供养人画像是莫高窟壁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对研究中国历代服饰变化起到了重要作品。

(二)供养人画像分类

供养人的画像大体可分三类:第一是僧、尼等宗教人物肖像;第二类是男性供养人的画像,比如各个朝代的王公贵族,节度使、将领、县令、品级官员等,还有吐蕃、匈奴、蒙古族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画像,除此之外就是车夫侍从等。第三类是女性供养人,其中包含了贵妃、公主、皇后、贵妇等贵族妇女画像,宫人婢女画像,婢女多手持鲜花、团扇,还有就是农妇、戏人、织师等庶民百姓画像。这些人服饰色彩和款式都各不相同,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二、唐朝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

(一)唐代不同时期供养人服饰色彩分析

1.盛唐时期

唐代贞观之治是整个王朝的上升时期。生产力发展迅速、经济文化繁荣,在服饰上,盛唐时期吸取了西域各国服饰特点,创造了许多新装,尤其是女性的时世装。在莫高窟中,唐代壁画里有很多帝王官吏肖像,敦煌壁画第103窟、194窟等窟描绘了帝王听法图,皇帝穿深衣曲领、戴冕旒、青衣朱裳,腰间配以大带大绶。大臣们的衣袍多为深紫色,曲领方心。

在敦煌莫高窟供养人的服装色彩上,与唐代的三个时期密切相关,唐代帝王服饰色彩大多是赤黄,与普通市民的土黄不同,例如隋文帝、唐高宗上朝时都是赤黄袍加身。除了帝皇,文武百官服饰主要为紫、绯、绿、等颜色。贞观年间规定:三品官服为紫、四品为绯色、五品较浅的绯色、六品为深绿而七品浅绿,八品为深青,九品为浅青色。平民、侍卫、婢女的服饰通用土黄、白色、黑色。等级森严。例如莫高窟第220窟的《帝王图》当中,手持宫扇的侍卫,外衣之内搭配白色薄纱单衣,外穿黑色褶皱衣服,裤子为白色,膝盖处有缚腿。

女性供养人的服装色彩搭配更加华丽,如图是盛唐130窟中的太原王氏都督夫人供养像,上身穿碧色花衫,下身穿华丽红裙、披白色帔子,尽显雍容华贵,旁边婢女手捧鲜花毕恭毕敬,体现了唐代女性供养人服装色彩的华丽。如202窟《摩耶夫人出行图》当中随行的童仆,孩童身着青衣白裤,膝盖处缚腿,这些色彩搭配都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符合唐代服饰色彩搭配规律。

2.中唐吐蕃时期

中唐吐蕃时期的服饰色彩依然沿袭旧制,在220窟、225窟等,男性供养人服饰及色彩上出现了一些穿吐蕃装的人物,壁画中出现各国王子等人物形象的,吐蕃赞普高大魁梧,这些赞普与他们的及侍从都穿着黑色内饰衣物,外穿白色缺胯袍衫,配腰刀,头戴红色纶巾,穿着镶红边的绿色裤子,各族人物和赞普的出现反映着当时政治形势的变化。

3.晚唐归义军时期

在归义军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张、索、曹等豪族,建有家庙性的佛窟,这种洞窟大面积绘制了供养人画像。根据身份以及政治地位的不同,供养人的位置、服装色彩和详略程度也不同。我们分析男性养人:头戴大幞头,身穿大袖红袍杉,圆领衣服且腰部束带,脚上穿乌色皮靴,佩七事之具。服饰搭配和“唐书舆服志”中一品和二品官服大致相同,仅仅只有颜色没有严格遵守等级制度。如图是归义军节度使的大红袍,穿大袖者大部分为高官。曹氏归义军节度使都穿红色官服而不是紫色,五代之后服装色彩的严格规定有所松弛,且边陲地域受中原地区的制度影响较小,因此鲜明的红色特别受到高官青睐。

(二)唐供养人色彩搭配方式

1.同类、类似色搭配

同类色为色环上50度以内的色彩包括无色彩搭配,这种方式可以产生微妙的变换效果。如莫高窟375窟的供养人,画像全身均为黑白灰。“低明度的黑、高明度的白和浅灰配置于中等明度的土红底上,又如初唐217东壁中的三位供养人,一男两女,男性身着深黄色长袍、配以小部分淡黄濮头、靴子以及腰带,女性身穿紫色大长裙、深红窄衣袖外加红黑色坦领,整体采用暗紫红色调,红、白、紫红、黑、深红相互搭配,柔和中表达出华美。

2.对比色搭配

在敦煌供养人中最常见的对比色就是红配蓝,如468窟北壁三位男性供养人的衣服上使用了暗红和亮蓝。144窟题为《亡母清河张氏供养》中供养人张氏身穿红色襦衫、蓝色长裙跪坐榻上,虔诚的执香供佛。身后两侍女手持团扇,身着蓝色花衫和红色缬染裙,手持团扇,身份地位和尊卑都能很明显的区别出来,这种对比色搭配使得画面具有震撼力。

(三)供养人服饰色彩表达的政治等级

唐代的冠服制度象征封建社会权利等级,强调服饰制度必须遵循古法。将服装分为礼服与常服,礼服十分保守封闭,时代变化小,而常服则具有时代特征,都反映了严格的政治等级。例如初唐194窟出现的帝王图,我们可以看出帝王着冕服,臣子为朝服,侍从则是褶衣裤。在颜色上也有等级规定,三品官服为紫、四品为绯色、五品较浅的绯色、六品为深绿而七品浅绿,八品为深青,九品为浅青色,因此达官贵人喜着紫色服装。唐高宗颁布过“禁服令”。通过划分色彩的等级强化了政治统治秩序,也是封建等级的标志。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敦煌莫高窟供养人服饰色彩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唐代服饰色彩,并阐述了敦煌壁画供养人服饰色彩同类色、对比色等搭配规律,揭示了服饰色彩与政治制度的有着重要关系,也表达了敦煌壁画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莫高窟画像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莫高窟晚唐经变画乐器内容比较研究——以第18、12窟与第85窟为例
威猛的画像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画像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画像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