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艾司洛尔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2019-08-15 03:04冯国斌国二宁
中国药业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利钠艾司洛尔

魏 来,冯国斌,国二宁

(北京市健宫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 100054)

缺血性心力衰竭(IHF)是各类器质型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1]。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导致IHF的主要因素[2-3],后续研究发现,机体的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可能也参与了IHF的病变过程。治疗方案也逐渐由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措施转变为调节患者“神经-内分泌”的新型治疗模式[4]。艾司洛尔为β1受体阻滞剂,能减缓心率和控制血压,并抑制心肌收缩,临床广泛用于治疗IHF。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为人工合成的多肽内源型激素,具有较好的神经及内分泌调节作用[5]。本研究中观察了rh-BNP联合艾司洛尔治疗IHF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2014年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6]中IHF诊断标准;年龄不小于40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依从性良好;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病历资料缺失;研究期间失访;血液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免疫类疾病;恶性肿瘤。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IHF患者85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限制饮水和控制饮食,并予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并给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59,批号为20161024,规格为每支10 mL∶0.1 g)持续静脉泵入,初始剂量为 0.5 mg/(kg·min),1 min后调整为 0.05 mg/(kg·min)维持,此后根据患者的心率及血压调整剂量。观察组患者加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050033,批号为 161229,规格为每瓶 0.5 mg∶500 U),初始剂量为1.5 μg/kg静脉注射,此后调为7.5 ng/(kg·min)持续静脉泵入,维持 48 h。两组患者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Finometer MIDI型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荷兰FMS公司),检测患者心率(HR)、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及预射血期(PEP)。

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分别于治疗前后早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各6 mL,以半径为10 cm、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70℃冰箱保存。采用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一厂)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SOD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MDA以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散射比浊法检测。所用试剂盒均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疗效判定[7]:显效,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心功能等级提升不少于2级;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且心功能等级提升1级;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有所加重,且心功能等级亦无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不良反应:统计治疗过程中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 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Z)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5。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低血压3例,头痛2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低血压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7.50%比 11.11%,χ2=0.713,P=0.398>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治疗IHF主要依靠药物修复心肌细胞,并帮助改善心肌功能。常用药艾司洛尔属短效高选择型β1受体阻滞剂,可较好地减缓心率,控制血压,并抑制心肌收缩。近年来,通过生物技术成功合成的rh-BNP被证实存在BNP活性,其与人体心脏形成的利钠肽具有基本相同的利钠、扩血管及抑制机体的交感神经等作用[8-10]。故有必要研究两药联合治疗IHF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疗效。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下表同。

组别S O D(U/m L) M D A(n m o l/m 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9 5.3 8±9.6 3 9 5.5 2±1 0.2 9 0.0 6 5 0.9 4 9 1 6 0.5 7±1 0.6 4*1 1 2.3 3±8.5 7*2 3.1 2 8 0.0 0 0 7.9 4±0.5 8 8.0 2±0.6 7 0.5 8 5 0.5 6 0 6.0 5±0.3 8*7.2 2±0.4 1*1 3.5 9 0 0.0 0 0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I L-6(n g/L) h s-C R P(m 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2 1.3 4±3.0 8 2 1.2 7±3.1 1 0.1 0 4 0.9 1 7 1 4.9 6±1.5 9*1 6.8 8±2.0 3*4.8 1 1 0.0 0 0 5.4 8±2.3 9 5.5 1±2.4 0 0.0 5 8 0.9 5 4 3.2 9±1.6 5*4.3 4±1.7 2*2.8 6 3 0.0 0 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方案中的rh-BNP与IHF患者机体中的相应受体结合之后,可升高细胞内环磷酸鸟苷水平,并可扩张动、静脉血管,降低心脏负荷,并提升心肌供氧量[11];同时,其还能帮助利尿排钠,降低心肌负担,最终缓解心力衰竭状态。艾司洛尔能选择性阻断心脏β1受体,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左心室壁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症状及降血压,加之不经过肝、肾代谢,膜稳定效果较好,并能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可有效避免细胞自溶及组织坏死等现象发生[12]。

表5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HR(次 /分) CO(L/min) SV(mL) PEP(ms)观察组(n=40)对照组(n=45)t值P值治疗前123.84±10.79 124.10±13.98 0.095 0.925治疗后80.23±9.65*92.36±10.24*5.600 0.000治疗前2.95±0.53 2.97±0.49 0.181 0.857治疗后4.83±0.76*3.92±0.51*6.546 0.000治疗前47.54±6.93 47.57±5.86 0.022 0.983治疗后67.35±8.23*56.82±8.40*5.824 0.000治疗前108.35±9.84 108.29±10.51 0.027 0.979治疗后91.33±10.68*102.54±11.25*4.696 0.000

治疗后,两组患者HR降低,PEP缩短,CO和SV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用药方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是,rh-BNP可纠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功能异常,继而调节机体血容量、血压及电解质平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增大CO和SV,并能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心肌耗氧量,最终降低HR和缩短 PEP[13-14]。治疗后,两组患者 MDA,IL-6,hs-CRP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提示观察组用药方案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及机体的炎性水平。rh-BNP能有效改善IHF患者冠状动脉的内皮功能,缓解心肌损伤,并抑制机体内的炎性反应等。李浩等[15]报道,rh-BNP抗纤维化作用较好,其能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及增殖,并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最终延缓心脏重塑过程。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提示加用rh-BNP不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rh-BNP联合艾司洛尔治疗IHF疗效较好,并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利钠艾司洛尔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检测在诊断与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价值分析
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4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