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中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2019-08-15 08:28姜习荣
幸福家庭 2019年17期
关键词:想象力事物想象

■文/姜习荣

幼儿园绘画是表达幼儿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比其他手段在促进幼儿创造才能方面,有着独特的、更容易体现的影响。

一、必须把绘画教学建立在指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基础上

观察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途径,因此,要通过绘画教学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首先必须重视指导幼儿观察,丰富幼儿的知识,扩大幼儿的视野。

1.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指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别看孩子的画简单、幼稚,要求几岁的幼儿创作出一幅独出心裁(不是机械模仿老师的范画)的作品,他必须留心观察事物,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从绘画的角度要求,指导观察时应侧重于物体的结构特征,颜色,物体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三个方面。这样,幼儿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准确地反映事物,思维和想象力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2.在指导观察时,必须遵循由静到动、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幼儿还未养成观察习惯时,最好先在室内指导幼儿看一些静物,以免幼儿分散注意力。如教幼儿画花,可指导幼儿观察一朵花,然后再带他们上公园看蝴蝶和小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这样做符合幼儿认识事物的规律,幼儿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就能兴致勃勃地把熟悉的事物用画笔画出来。

指导幼儿观察,不等于要天天带孩子出园外,幼儿园内的一切景物,儿童自身的一切活动,无一不是幼儿观察的对象,问题在于教师思想上是否已认识到指导幼儿观察的重要性而已。

二、要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还要善于启发他们的思维

想象和思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还必须善于启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开展积极的思考活动,使幼儿有充分的精神自由、想象自由和表现自由,才能写其所钟,画其所爱。

1.指导幼儿欣赏富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促进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教师通过让幼儿欣赏美术作品,向幼儿提出一连串的思考题,发散思维,小朋友都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争着回答,通过欣赏这幅作品,老师要引导幼儿善于开动脑筋思考,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2.启发幼儿围绕主题开展想象,启发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想象力丰富不等于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无目的地任意添加,而是必须扣紧主题开展想象,这就要看教师是否善于启发诱导了。要使幼儿开展思维活动,就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有目的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的努力,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幼儿绘画开始到结束,都要鼓励幼儿围绕主题独立思考,想出各种不同的内容和构图,不模仿别人,也不重复自己过去画过的,在作业评讲时,要选些立意新颖,想象力丰富的作品,请作者讲述画意,形成一种以独立思考为荣的积极向上气氛。

4.教师示范教学和使用教学范例,要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丰富印象的范画,要在课前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观察,使共融化在脑子里,并进行思考。

多出局部范例,少出全面范例。如教师朗读散文《春天》后,要求幼儿画出散文的内容。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教幼儿掌握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出现了鸭子在清清的小河上游泳,前面的鸭子大,远处游来的鸭子小的局部范例,整幅画的内容和构图则由幼儿自己思考,让幼儿按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三、不断引起儿童作画的兴趣,才能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学前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带有不随意性的,对喜爱的、感兴趣的事物易于感知、记忆,开展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因此,兴趣是儿童作画的动力,也是促进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动力。

指导幼儿欣赏有兴趣的美术作品,如陶制品有趣的小熊猫,文化公园多姿多采、栩栩如生的花灯,趣味横溢的猴子…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起作画的兴趣。

绘画教材的选择,要注意幼儿的兴趣能力。如节日的气球、五光十色的肥皂泡、美丽的鲜花……对小班幼儿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中大班该子则喜欢捉逃藏、打乒乓球,参观动物园、游泳、划龙舟等生动、热闹的题材。

教材要注意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使幼儿作画时不会感到过于困难,这样才能引起儿童作画的积极性,兴致勃勃地反映他们所爱。

经常的表扬和举办画展,以及帮助有困难的儿童提高绘画技能,也是引起儿童创作兴趣必不可少的手段。

总之,必须使幼儿对绘画感到是乐事,才能引起创作的愿望,促进其智力才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想象力事物想象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美好的事物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