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8-15 08:28杨婷婷
幸福家庭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医理论脾脏内分泌

■文/杨婷婷

内分泌系统一般指的是人体中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配合,共同调整人体代谢以及生理功能作用的机能调节系统。这种代谢一旦失调,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其中以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最为典型,下面就针对如何护理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讨论。

现如今很多人对于专业性问题的认知很不完善,健康教育旨在让老百姓明白一个疾病的诱因、发展、解决及如何自己去解决身体问题。

糖尿病在西医理论体系里是人体中的胰腺分泌的胰岛细胞相对或绝对不足全身糖代谢紊乱的一系列问题,是属于人体的内分泌问题(或者叫作代谢问题),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在小肠处隔断营养吸收的方法,使得每天摄入的糖量降低,达到控制血糖指标的目的,比如采用二甲双胍、体外注射胰岛素。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并达到病后调整康复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脾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被誉为“后天之本”。脾脏对人体运化有重要作用,身体的一切跟运化有关的问题都离不开脾脏。所以在中医的治病理念中,想要解决内分泌失调带来的糖尿病护理问题,就一定要依据中医理论,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一、合理膳食

中医认为脾胃相表里,而胰腺的健康又与脾脏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在护理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合理膳食尤为重要。人们首先要明白,对于脾脏来说,黄色的食物入脾经,如黄豆、桂圆、橙子等,所以在饮食中要增加这一类食物的摄入。同时要避免食用伤脾的食物,比如海带、粘豆包、油炸糕、凉啤酒等,这些食物会增加脾脏负担并带寒湿或者热邪入脾,造成脾脏不再温和,随之出现胃寒或胃热,所以对于糖尿病的护理,控制饮食尤为重要。

二、适当运动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脾脏功能下降,这大多是因为缺乏运动,而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有一句治疗糖尿病的俗语叫作“管住嘴,迈开腿”。可见在老百姓的认知中,想要健康就离不开适当运动,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脾脏功能下降,有痰湿困脾或者热入脾脏等症状。而脾脏在中医理论中主四肢肌肉,所以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感到肌肉松弛无力。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尽量避免高运动量的活动,注意有氧运动,比如慢跑一类的运动,先要让自己的心肺得到锻炼,而后逐步增加运动量,避免高强度运动给身体关节、心肺等带来负担。

三、心态调整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影响,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所以过度的思会加重脾主的负担,这里的思包括忧思、思考、思念,都属于会对脾脏带来影响的情绪。

所以对在糖尿病的康复治疗中要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够让患者认识到疾病发生的原因、预防的方法,让患者能够进行自我预防调节,而医护人员要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患者内心问题,这对糖尿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四、多吃良药

首先,糖尿病患者在西医治疗中,用药多且较为复杂,同时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疾病又比较多,所以可能会存在多种药品同时服用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将所服用的药品进行专业的分配,合理安排好每一种药物的服用情况,避免因错误服用给身体造成影响。

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服用滋补型的良药,并以补益脾脏为主,达到调整内分泌代谢的目的,避免更多的糖尿病并发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避免某种疾病,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这种疾病,所以健康教育在干预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中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的治疗只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就需要患者能够自我调节与调整,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在饮食、心理干预、心态调整、用药指导等方面也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中医理论脾脏内分泌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从中医理论看腰痛宁胶囊的药效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稳住内分泌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