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百年老柑橘树的新闻故事

2019-08-15 07:16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7期
关键词:百年老秭归县秭归

第三十六届湖北新闻奖评选结果最近揭晓,我采写的《百年老树:秭归脐橙产业发展的活化石》电视新闻专题榜上有名,这对于一个基层新闻单位的记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誉。这是我花了40多年心血积累下来的成果,颇感欣慰。说起这棵百年老柑橘树,早在41年前我就报道过它,并因此与之结缘。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湖北省秭归县是中国脐橙之乡,有两千多年栽种历史。这棵百年老柑橘树长在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柑农何明建的柑橘园里,海拔300多米,栽种于清朝末年。树干遒劲,6米方圆,一人难围。虽历经沧桑,满身刀痕,但仍枝叶茂盛,硕果累累。

中国脐橙之乡湖北省秭归县有一棵百年老柑橘树,长在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柑农何明建的柑橘园里,栽种于清朝末年。新中国成立前到1978年,这棵树上结的是广柑;1978年到2004年,这棵树上结的是罗脐;2004年到现在,树上结的果子又变成了伦晚。只要有新的柑橘品种问世,技术员都要在这棵老柑橘树上进行品改试验,因此这棵树不仅是邓家坡村脐橙品改的试验树,也是秭归脐橙产业发展的源头和活化石。

我是1977年结识这棵百年老柑橘树的。那年冬天,秭归遭遇百年冻害,很多地方的柑橘树都冻死了,但这棵树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地人都说这是一棵“神树”。

那时我刚刚当老师,学校离这棵老柑橘树不远,闻听此讯,便现场走访,写下了《清朝栽种 树大根深绿化大队 一棵柑橘树遭遇百年冻害死里逃生》的新闻刊登在《宜昌报》(《三峡日报》的前身)。那时这棵树上结的是广柑,一年有五百多公斤的收成。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棵老柑橘树分到了村民何光怀的名下。何光怀是大队的柑橘技术员,树就是他父亲栽的。这一年,中国“柑橘之父”章文才将10根罗脐35号品种枝条带到秭归,何光怀采用内膛枝组腹接的方式把它嫁接在这棵老广柑树上。当年嫁接当年就结果,大约摘了200多公斤果子,果大、味甜,两个果子有一斤重。有意思的是,每个果子的肚子上都有一个“肚脐”,所以一下成了稀罕物。广柑只卖几分钱一斤,而这几百斤罗脐每斤却卖到了3角5分钱,简直是爆炸性新闻。内膛枝组腹接实际上就是把树的内部枝干换成了罗脐35号品种,外围枝干仍然是广柑,也就是一棵树嫁接了两种果子品种。对此,我围绕何光怀的品改跟踪报道,先后写下《何光怀给“神树”“开肠破肚”实施内膛枝组腹接》《老树发新枝 内膛枝组腹接获得成功》《“神树”结“神果”两个脐橙顶5个硬劳力》《一树生俩子 贵贱不一般》等新闻。

由每斤几分钱的广柑,到每斤3角5分钱的罗脐,价格成倍增长,邓家坡人不仅看到了效益,也看到了希望。大家甩开膀子干,从这棵老柑橘树上采集罗脐枝条,把广柑树全部改换成罗脐,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也不断走高。邓家坡人把吃供应粮的帽子甩到了童庄河,从此过上温饱生活,成为当时秭归县最富裕的地方。沿江其他柑橘产区纷纷效仿,从这里买回罗脐枝条,把广柑换成了脐橙。此后,秭归罗脐35号品种在柑橘市场独领风骚26年。

其间,我用业余时间采写了《邓家坡村种脐橙 把供应帽子甩到了童庄河》《祖宗树儿孙满堂 秭归县10万亩广柑树全部换成了罗脐》《邓家坡柑农了不起自费出省考察脐橙种植》《秭归脐橙丰收 折合亩产过万斤》等新闻,其中《邓家坡柑农了不起 自费出省考察脐橙种植》《秭归脐橙丰收 折合亩产过万斤》两篇稿件还被《湖北日报》采用。

20世纪90年代初,我改行做了电视台记者,但我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邓家坡村的这棵老柑橘树,每年都会抽时间前去拍摄、报道。

随着水果市场品种日益丰富,秭归罗脐35号从俏销逐步变得滞销。2004年,邓家坡人再下决心改良品种,引进晚熟脐橙品种——“伦晚”进行试种。何光怀的儿子何明建子承父业,又在这棵老柑橘树上动了第二次“手术”,将满树的罗脐改成伦晚。

当年嫁接,第二年受益。花果同枝、肉质脆嫩、汁多化渣的伦晚大放异彩。刚上市的果子,每公斤卖到24块钱。这棵老柑橘树每年都可以摘五百多公斤果子卖七八千块钱,可以满足一个家庭一年的基本生活开支,和当年改换罗脐一样,其他柑农看到眼热,纷纷将罗脐改换成伦晚,随后,秭归适宜区的6万多亩罗脐全部换成了伦晚品种。

围绕这棵树,我又相继采写了《子承父业何明建在祖宗树上动了第二次“手术”》《花果同枝三世同堂秭归晚熟品种伦晚上市》《秭归:一树脐橙红到春》《秭归:一棵树养活一个家》等电视新闻,有的还在央视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有新的柑橘品种问世,技术员都要在这棵老柑橘树上进行品改试验,理由是如果能在这棵百年老树上试验成功,那么其他的树就没有问题。事实的确也是如此,像现在秭归大面积推广的早熟品种“早红”脐橙、中熟品种“长虹”“圆红”“纽荷尔”“弗罗斯特”等脐橙,以及晚熟品种“红肉”脐橙都在这棵老树上做过试验。

如今,911户邓家坡人有850户种植脐橙,面积达5000亩,产量过万吨,全村脐橙产值超过1亿元,成为湖北省首个脐橙亿元村。改革开放40年来,秭归农村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截至2018年,全县12个乡镇138个村17.9万人种植柑橘,早、中、晚品种达到113个,面积40万亩,产量60万吨,产值超过20亿元,涌现出邓家坡、彭家坡、王家桥等3个亿元村,12个村产值超过5000万元。

四季更替,岁月轮回。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柑橘树在邓家坡村5000亩柑橘树中试验的次数最多、试验的品种也最多,被当地柑农视为祖宗树。这棵百年老柑橘树,不仅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种柑人,见证了邓家坡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全过程,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浓缩了秭归脐橙产业发展的全部历史,可以说是秭归柑橘产业发展的活化石。于是,《百年老树:秭归脐橙产业发展的活化石》便应运而生,报道后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秭归县委书记卢辉在县委常委会上评价说:从“一棵百年老树”,看到了我们秭归县脐橙产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小视角反映了大主题,小故事记录了大时代,很好!

记得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的时候老师讲,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记者的责任就是记录历史。我用四十一年的时间持续关注一棵百年老柑橘树,先后采写了50多条时效性强且有价值的新闻,以一棵树的华丽转身,记录了邓家坡村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全过程,浓缩了秭归脐橙产业发展的传奇;同时,通过一棵树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一个时代的变迁。也因为这棵树,我由教师改行做了新闻记者,并爱上新闻事业。

这,就是我和百年老柑橘树的故事。

猜你喜欢
百年老秭归县秭归
湖北:秭归推广秭归脐橙手绘系列升级包装版式
第二届百年老校数学竞赛
湖北:秭归举办秭归脐橙品牌推介会暨电商扶贫签约仪式
“最短路径问题”的拓展与应用
百年老校的新活力
首届百年老校数学竞赛
百年老校
湖北:秭归脐橙品牌价值五年增长1.45倍
秭归县脐橙品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秭归县柑橘沙皮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