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2019-08-15 01:47邹丹王琳刘芳关东旭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1期
关键词:围术期白内障综合护理干预

邹丹 王琳 刘芳 关东旭

【摘要】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12例(共154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术后眼内感染情况、视力水平及康复效果。结果:术前1 d、术后7 d,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眼内感染率为8.93%,观察组未发生眼内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结论:围术期给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对于手术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视力及康复效果,减少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围术期; 综合护理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diabetic cataract 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112 patients(154 eyes) with diabetic cataract from March 2017 to February 2018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psychological status(SAS,SDS scores),intraocular infection,visual acuity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Before operation 1 day and after operation 7 days,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rate of intraocular infection was 8.93% in control group,and no intraocular infection occurred in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operation,the visual acu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43% 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82.14%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diabetic cataract patients can alleviate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for surgery,improve visual acuity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traocular infection after surgery,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Diabetes; Cataract;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Red Fla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Mudanjiang 157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01.029

糖尿病是我國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率为20%~60%[1]。患者临床表现如视力常伴有屈光变化,即当血糖升高和降低时,分别表现为近视和远视,且具有病情发展迅速和易成熟的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影响[2-3]。对于视力严重受损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途径。但由于患者术后常出现愈合能力差、易发感染和视网膜病变等多种并发症,增加了患者后期康复的难度。为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本院眼科在患者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12例(共152只眼)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均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排除标准:眼外伤患者;心肺等脏器重度功能障碍患者;沟通能力障碍患者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2)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术前护理方面,主要护理工作围绕着健康教育、控制血糖和术前准备展开。在健康教育方面,护士向患者讲解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等相关医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患者家属必须共同进行学习,以为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基础;在控制血糖方面,遵医嘱为患者规范注射胰岛素,根据患者身高和体重,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在术前准备方面,于术前1~3 d,为患者冲洗泪道,使用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滴眼,以预防患者术前感染情况的发生,在术前1 d,为患者剪睫毛等[5-7]。②术中护理。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当患者术中出现紧张和焦虑等表现时,及时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安抚患者。认真做好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医生的工作,如使用无菌薄膜贴纸覆盖患者眼周,遵医嘱为患者前房注射头孢呋辛等抗菌药物等[8]。③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告知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结果成功,并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术后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禁止做下蹲和用力排便等动作,勿用力打喷嚏和咳嗽;做好患者的眼部清洁和保护工作,避免触碰眼部;使用典必舒等抗菌药物滴眼[9-12],为了达到较好的抗菌消炎效果,在患者术后滴眼频率可间隔2 h滴眼1次,后期视康复情况可延长至每日4次,连续滴眼2个月。每日为患者规范注射胰岛素,保持患者血糖稳定。④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指导患者做好日常的眼部保护工作,并注意眼部衛生,按时滴眼药水,定期入院复查等。

1.3 观察标准及判定标准 (1)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入院、术前1 d和术后7 d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记录患者术后7 d眼内感染情况。(3)观察患者的视力水平: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和术后7 d视力水平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数值越大,表示视力恢复情况越好。(4)术后7 d比较患者的康复效果。康复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为患者晶状体浑浊吸收情况明显,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标准,术后视力检测结果提高3行以上;有效为患者晶状体浑浊区域有所吸收,视力检测结果提高2行;无效为患者护理后,晶状体浑浊情况和视力测试结果均无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30例(42眼),女26例(34眼);年龄42~78岁,平均(45.21±3.65)岁;病程3~13年,平均(6.33±3.11)年。观察组男32例(45眼),女24例(31眼);年龄45~79岁,平均(45.62±3.21)岁;病程4~15年,平均(6.52±3.5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术后7 d,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发生眼内感染5例(8.93%),观察组未发生眼内感染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40,P=0.012)。

2.4 两组视力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73,P=0.01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致病原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内葡萄糖在己糖激酶作用下会转换为6-磷酸葡萄糖。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受到患者体内长期高血糖过高的影响,晶状体内葡萄糖随之增多,己糖激酶作用逐渐饱和,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的这一过程随之受阻。此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会被活化,晶状体内葡萄糖在此作用下会被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山梨醇。山梨醇由于无法透过晶状体囊膜转移和吸收,会在晶状体内大量堆积,引起晶状体内渗透压增加和纤维肿胀变性,从而导致晶状体出现浑浊[13-15]。

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来说,在视力严重受损的情况,采取超声乳化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16-18]。而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乳化术在技术层面已经日益成熟,具有极高的成功率。但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悬韧带断裂等情况。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与正常的白内障患者比较,术后伤口的愈合情况较差,也更容易出现眼部感染等情况[19-20]。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有效途径。

根据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康复需求,制定的护理方法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4个组成部分。其中术前护理的作用是充分做好患者术前必备的准备工作,如丰富患者的医学相关知识和稳定患者血糖等,为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术中护理的主要目的保证患者术中的舒适性,另外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通过心理护理等方法安抚患者,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态;术后护理的意义更为重要,因为如前文所述,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情况复杂,更容易出现术后感染等情况,只有通过良好的术后护理工作,如告知患者不要做下蹲的动作,使用典必舒等抗菌药物滴眼等,以有效预防和解决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出院指导是护士院内护理工作的延伸,帮助患者更好地巩固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复发。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1 d、术后7 d,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眼内感染5例(8.93%),观察组未发生眼内感染的情况(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水平、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围术期给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对于手术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视力及康复效果,减少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李达.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焦虑水平对干眼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5):841-843.

[2]林靖淇,周美好,譚智超,等.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眼表观察与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2017,7(4):173-176.

[3]易莲,张艳君,王莎,等.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门诊早期干预临床路径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5):28-30.

[4]任凤杰,关玲.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5,37(6):957-959.

[5]屈政朋,杨玲.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时机与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8):110-112.

[6]罗小菊,陈章娣.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42-43.

[7]沈洁,吴冬梅,魏秀凤,等.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预防的护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3):3068-3069,3075.

[8]凌宇,梁日雄,唐彦慧,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5):130-133.

[9]冯晓霞,李艳平.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4):68-69.

[10]高芹.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集中手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8,16(8):948-949.

[11]吴九妹,刘勇燕,郜青叶,等.术前心理访视及预见性医疗和护理指导在高龄白内障病人术前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8):2276-2277.

[12]刘文织.对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4):140-141.

[13]李晓鹏,高建伟,王爽,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2):169-170,174.

[14]刘聪,夏稻子,曹军英,等.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黄斑区背向散射积分值的测定[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12):1085-1087.

[15]刘奎香,李宇航,张国文,等.不同时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黄斑厚度比较[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4):337-338.

[16]周美兰.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8):120-122.

[17]赵娴,刘婕,左建霞,等.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患者术后泪膜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8):932-934,939.

[18]师雅益.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46-47.

[19]白梦天,康刚劲.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变化研究[J].重庆医学,2018,47(7):926-928,932.

[20]王颖,阿子古力·沙木沙克,于继,等.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5):4959-4962.

(收稿日期:2018-05-28) (本文编辑:董悦)

猜你喜欢
围术期白内障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白内障常见4误区
过多晒太阳有害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