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依托联动发展共同体构建教师教育新体系

2019-08-15 01:18牛月翰
河南教育·高教 2019年6期
关键词:工作坊研修师范生

2016年6月商丘师范学院获批河南省第二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以来,学院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类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定位,强力推进“教师教育精品工程打造、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等八大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学校依托河南省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传统底色和优势,打造“教师教育精品工程”,破解教师教育校地联动发展难题,为新时代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商师经验”。

校地联合联动,共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机制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发展新要求,学校确立“面向3—15岁受教育者的幼儿园、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适度开展初中、高中学科教师培养”的师范教育发展定位,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全科式”教师,加快教师教育转型,做到与传统师范院校错位发展,彰显教师教育优势和特色。学校始终将打造“教师教育精品工程”确定为转型发展核心工作之一。

组建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校依托教师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加快教师教育规划、建设和发展,与商丘市、永城市、鹿邑县等市县联合组建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同机制,整合区域内教师教育政策、智力、制度等资源优势,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学校为了适应教改新方向,构建了2年专业基础教育,1年校内专业与教师教育,1年顶岗实习,实现“0”距离就业的“2110”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豫东片区教师教育发展智库。学校围绕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师范生培养、在职教师培训等进行系统研究。智库专家由领导组和专家组两部分构成。领导组主要由商丘师范学院和合作县市教育部门行政人员担任,负责整体安排和工作协调;专家组主要由片区内知名专家、教授、中原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业务人员组成,其中,高校专家、一线名师、市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培训机构專家各占1/3左右,将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进行一体化设计。学校还根据豫东地区发展实际,形成一批解决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关键问题、核心问题的专题专案,并进行理论提升,最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师教育联动品牌,开创我省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将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打造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

创建“互联网+”工作坊,用一线名师培养未来教师

商丘师范学院按照小教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发挥“互联网+”优势,依托网络研修平台,以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为核心,分学科建立“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工作坊”。学校与商丘市教体局密切配合,以商丘市名师工作室成员为主,分学科遴选中小学、幼儿园一线名师,与高校教师一起,作为工作坊主持人。采取“师带徒”“1+N”等方式,学校创新性地构建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跟岗学习+现场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新模式,形成了“双导师引领,工作坊搭台,师范生唱戏”的培养新机制。通过集中培训,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任务,师傅进行示范引领。通过网络研修,师生共同进行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说课技巧、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理论学习;借助直播软件和网络平台直播功能,进行课堂直播,实现远程教学、评课议课、教学指导和互动交流的同步实施,解决了师傅指导徒弟的时空限制,缓解了一线名师对师范生指导与本职工作之间的矛盾。学生通过跟岗学习,习得师傅经验;通过现场实践,提升教学技能;最后以赛代训,既检验了培养成果,也调动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工作坊提升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工作改革与创新,开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目前,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5个师范专业均采取这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前教育16-1班的学生吕洒在学前教育工作坊的学习有这样一段心得体会:耿盼老师为我们模拟了说课《我的小肚脐》,我们时而沉醉在她如山间流水般的声音中,时而为她动人的表情所感染。如此说课,哪能不使学生被真正打动!我对耿盼老师由衷地感谢。

强化职前职后一体设计,提升培养培训质量

学校重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职后培训项目,在“国培计划”运行过程中,让学校师范专业教师和在校师范生旁听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样,既加深了专业教师对基础教育的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师德师风水平。通过办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学校也加深了社会对教师教育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了解与认识。2年来,学校获批“国培”“省培”计划47项,为地方培训师资8100余人。在教育部匿名评估中,有8个项目满意度名列全省第一,带动了教师队伍的水平提升。

深化校地合作,探索地方教师队伍建设新模式

深化校地教育合作。学校以推动职前职后贯通为重点,满足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依托豫东地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积极探索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及幼儿园互利共赢的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民权县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战略协议》,实现了与地方政府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解决“校地两张皮”难题。学校在与地方共同实施中学、小学、幼儿园师资系统培训基础上, 2018年选派162名师范专业大四学生到民权县16所乡镇中小学及幼儿园带薪顶岗教学,常年循环不断线,既解决了地方师资薄弱难题,又拓展了学生实习就业空间;与地方教体局和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合作,建设地方基础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建立一批针对性强、特色突出的教育实习基地和共建公办民助幼儿园,联合联动、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协同推进的地域性教师教育联动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破解乡村学校校本研修难题。学校与永城市教体局合作,以学校或区域为单位,分学科建立教师工作坊,采取“集中研修+网络研修+现场实践”的混合培训模式,探索建立网络支持下专家引领、校际互动、区域联动的校本研修运行机制,促进师资均衡发展。

率先启动教师培训师培育工程。为响应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师培育工程的通知》精神,学校与濮阳县合作,成功举办首批50人的教师培训师培训班。经考核,双方联合命名了第一批49名初级教师培训师。

学校教师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肯定和社会广泛认可。2018年7月6日,河南省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计划专项工作推进会在商丘师范学院召开。学校在河南省教师教育工作推进会(2013年7月16日)和全省基础教育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2019年1月31日)上,分别以《立足质量,协同创新,开创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工作新局面》《联合联动,融合创新,开创区域教师教育发展新局面》为题做了典型发言。2018年10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实施指南(试行)》(教办师〔2018〕715号),在全省推广商丘师范学院“国培”项目运行模式。

东风好借力,扬帆正当时。商丘师范学院将学习领会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提高站位、把牢方向、拉高坐标,动员全校上下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以教师教育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为振兴河南教师教育、服务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牛月翰,商丘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责编:雨 山

猜你喜欢
工作坊研修师范生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