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三氟苯嘧啶SC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效果

2019-08-15 10:16赖荣丰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稻飞虱

赖荣丰

摘 要 为探明10%三氟苯嘧啶SC对水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田间百丛禾虫量500-800头,施药一次效果达92.70%。其持效性长,可全程控制水稻稻飞虱为害,对水稻安全。

关键词 稻飞虱;三氟苯嘧啶;防效效果

为探明10%三氟苯嘧啶SC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对水稻安全性,产量的影响,为水稻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条件

试验作物与对象,水稻,品种,美香占2号

防治对象:水稻稻飞虱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选择常年种植水稻,供试水稻于2016年6月24日播种。7月8日抛秧,种植密度亩抛13000丛左右,每从1-2苗,试验田施药时水稻处于分糵末期-孕穗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发生。百丛禾虫量在600-700头,试验各区肥水管理,作物长势等条件一致。

1.3 试验地为沙酿土,PH值6.5

1.4 试验药剂

10%三氟苯嘧啶SC-杜邦公司生产提供

1.5 对照药剂

25%吡蚜酮WP(当地常规用药,市场购买)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共设三个处理,每处理二次重复,于2016年8月22日田间百丛禾虫量600-700头施药防控,每亩用水量30公斤,用春风牌-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2.2 防治其它病虫害的药剂

试验期施用其他药剂,于2016年9月 17日水稻齐穗期施用药剂,在当地市场上购买。

2.3 试验期间天气

施药当天为晴天转阴天,风力2-3级,温度26.5℃相对湿度75%,试验期为67天,试验期间最高温度21.7℃-36.2℃,最低温度12.6℃-24.8℃。平均温度19℃-29.5℃。光照0-10.5小时,降雨天数为24天,总降雨量137.2毫米,相对湿度56-96%。

2.4 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3天、7天、20天、40天。收复前2天各调查一次,全程共調查6次。

2.5 调查方法

每小区平行跳跃式调查15点,每点2丛,每小区共调查30丛。调查时先把白瓷盘放在水稻基部;先后用力向白瓷盘方向拍打稻丛三下,使稻飞虱落入瓷盘内,统计白瓷盘内的虫量,计算防效。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100

防效(%)=〔施药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从表3结果分析:试验药剂对水稻稻飞虱防效较好,持效性长。药后3天、7天、与对照药剂相比较差异不明显、药后20天与对照药相比较差异明显、药后40天稻飞虱回迁两者差异不明显、药后67天两者比较差异相当明显。

3.2 从产量方面分析,供试药剂产量484公斤/亩。当地常规用药产量444公斤/亩,空白对照产量390公斤/亩,它们相互比较产量差异明显,供试药济与空白处理产量差异94公斤。

4 小结与讨论

4.1 试验药剂10%三氟苯嘧啶防治稻飞虱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百丛禾虫量500-800头)施药一次,可全程控制稻飞虱。

4.2 供试药剂防效好,持效性特长,在收获前2天(药后67天)调查,试验药剂高对照区32.65%。

4.3 我市近几年晚造稻飞虱属中等发生,大发生年份根据试验方案,在药后25天,田间百丛禾虫量1500头以上,可亩用25%吡蚜酮30克再喷一次。

猜你喜欢
稻飞虱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技术探讨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初探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大气环流指数对海南省稻飞虱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