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抢七”开始,其他场地就空无一人

2019-08-16 03:42王一博
看天下 2019年20期
关键词:赛制美网费德勒

王一博

2019年7月14日,温网决赛上,费德勒和小德展开了抢七大战

4小时57分钟,这是2019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温网)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场决赛。赛会的头号种子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以3∶2的比分,拿下个人第16个大满贯冠军。他的对手是他交手过48次的瑞士天王罗杰·费德勒。

在决胜盘第16局中,费德勒曾两次拥有冠军点,却错失良机。他们的比分交替上升,直到出现12∶12。按照温网的最新赛制,决胜盘出现比分12平后,将通过超级抢七决胜。在三个抢七局中,费德勒尝试用各种刁钻的线路突破小德的防线,但被小德一一化解。最终,小德险胜费德勒,成为温网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抢七大战决出的冠军,并从凯特王妃手中接过了挑战者杯。

“抢七”是网球比赛中的专用术语。以前,网球比赛采用长盘决胜,也就是说每盘比赛不受局数的限制,当一位选手领先两局时,比赛才算结束。这就使得比赛的时间将一味拉长,若两位选手实力相近,比赛很可能会拖入无止尽的疲劳战。比如2010年温网首轮的一场比赛打了三天,耗时10个小时,最后决胜盘的比分打成了70∶68。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网球比赛中开始出现抢七定胜负的制度。抢七的意思是,当在比赛的一盘中出现6∶6平的局面时,将追加一局定胜负。也就是说,赢下第13局,以7∶6的成绩获胜。

如今,长盘和抢七两种赛制共存,不同的赛事会选择不同的赛制。但长盘和抢七究竟哪种形式更利于网球运动,这个争议一直存在。自从网球比赛开始进行电视直播后,长盘决胜难以预料比赛时长,球赛的观赏性大打折扣,这也不符合电视台的播放规律,自然会影响到收视率。反过来,抢七制度加快了比赛的进程,也让人看到“命悬一线”的紧张感。

今年溫网放弃长盘决胜之前,四大满贯比赛中只有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普通盘和决胜盘都采用抢七制度,这也让美网一直以激烈、刺激著称。而澳网、法网则是在决胜盘之前采用抢七,但决胜盘仍然沿用长盘决胜。美网评论员奥斯丁曾说:“只有那些焕发出伟大斗志的选手才配得上一次伟大的抢七,抢七是他们对网球的宣言,就像两个拳击手一样:来吧,让我们褪去手套,看谁能打赢最后两拳。因为抢七,网球的一切要素都被重新强调了。”

《网球》杂志的文章记录了美网赛事总监施耐德的一段回忆。那是美国费城室内网球赛第一次采用抢七赛制,凡是抢七比赛一开始,其他场地立刻空无一人。可见抢七激烈程度对观众的吸引力。1976年的美网决赛,有两位选手打了两个抢七才分出胜负,当他们打成9∶9时,紧张到忘记交换场地,就连裁判也忘了这码事。

2001年,美网四分之一决赛上,桑普拉斯对战阿加西。这场比赛被外媒评为美网史上十大对决首位。当时,31岁的阿加西是赛会炙手可热的二号种子选手,30岁的桑普拉斯正处于职业生涯低谷。这两位在球场上针锋相对十几年的美国老将相遇,无疑让那一年的美网决赛提前上演。那天晚上的四盘比赛都被拖入抢七大战,差之毫厘就会将冠军拱手相让。在第四盘抢七中,桑普拉斯拿到了三个赛点,阿加西强势挽救了两个。在最后的抢七开始前,观众的掌声持久不断。最终,阿加西以正手挂网失误,憾负老对手。

最擅长抢七大战的球员非费德勒莫属。去年9月,有外媒统计,截至当时,费德勒共经历了664次抢七,其中他有432次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胜率达到65.1%。但是费德勒职业生涯中最著名的一场抢七大战,他反而是失败的一方。2008年的温网决赛,费德勒对阵纳达尔。按照赛制,当时的温网是在决赛盘之前采用抢七制度。丢掉前两盘时,费德勒又连拿下两个抢七。比赛中途一度雨水光顾,让场面变得更为艰难。最终,二人鏖战4小时48分钟,纳达尔终结了费德勒温网六连冠的美梦。

经典抢七不仅会发生在大满贯赛场上,201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场低级别网球挑战赛上,两位选手在抢七大战中一共获得了70分,最后以36∶34的比分结束了这场漫长而煎熬的比赛,足见比分的胶着程度。

其实,长盘决胜也留下不少经典战役。2009年的温网决赛,费德勒和美国选手罗迪克经历了4小时的五盘大战。两个人的比分紧咬,在决胜盘纠缠了30局。最后,美国大炮以14∶16惜败费德勒。颁奖的时候,费德勒举起奖杯向观众展示,忽然之间,观众席开始呼喊罗迪克的名字,致敬一直没有放弃的美国人。“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我并没有留意。”罗迪克曾对媒体说,“你可能会觉得我会痛恨那场比赛,可我没有,我觉得这场比赛可能让大家第一次真正了解我。”

猜你喜欢
赛制美网费德勒
对羽毛球11分赛制的分析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费德勒要在法网复出
裁判减少250人 为办赛事美网拼了
费德勒成瑞士在世印上硬币“第一人”
费德勒:成就不老传奇
不一样的美网
名流
赢家等
费德勒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