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中印尼合作:进展、挑战与对策建议

2019-08-16 06:56赵悦然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印尼海洋

赵悦然

【摘 要】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衔接太平洋与印度洋,坐拥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等重要海上战略通道,是我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印尼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体现了中国对这个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重视。印尼总统佐科上任后,中印尼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

本文立足于“21世紀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背景,从政治、经贸、人文三方面简述两国合作的潜力与进展,分析两国合作现阶段面临的挑战,最后从企业及政府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印尼;“海洋强国”战略

一、中印尼合作关系的现状

印尼的“海洋强国”战略与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存在着共同利益交汇点,推动了双方在经贸、人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太和智库与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2018年“一带一路”五通指数研究报告i表明,印尼在已经融入“一带一路”计划的94个国家里排名11,属于“畅通型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通融、民心相通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下文将从政治、经贸和人文三方面论述两国关系发展及现状。

(一)政治方面:印尼“海洋强国”战略与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合作空间广阔,两国高层对话通畅

2014年,印尼总统佐科上台后提出了宏大的海洋强国战略,重点就是加强海洋经济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的建设,以期利用海洋优势带动印尼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点是推动港口建设,加强海上合作,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两国提出的战略高度契合,在建立全球海洋支点与建设海上高速公路等领域达成共识,未来可以加强在基础设施投资及能源领域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双赢局面。

除了进行政策上的对接,两国高层也进行了频繁的互访。2015年3月,佐科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共同发表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5年11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访问印尼;2016年4月,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统筹部长卢胡特(Luhut Binsar Panjaitan)访华并与国务委员杨洁篪共同主持中印尼副总理级对话第五次会议;2017年8月,中印尼副总理级对话机制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由国务委员杨洁篪和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统筹部长维兰托(Wiranto)共同主持。中印尼两国建有副总理级对话机制及航天、农业、国防等领域副部级合作机制,ii并不断加强政治、军事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使得两国政治互信逐渐加深,关系更加紧密。

(二)经贸方面:贸易合作关系逐渐紧密,基础设施合作不断推进

进入21世纪后,中印尼两国的经贸合作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对印尼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中国自印尼进口的产品则以初级产品为主。iii两国贸易结构互补性很强,竞争性较小,为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13年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到524.5亿美元,使中国成为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除了2014及2015年因为中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导致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iv近年来中印尼的贸易额总体呈大幅上升趋势;中国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IT行业巨头纷纷落户印尼,印尼总统佐科也在2016年G20峰会期间走访阿里巴巴并邀请马云担任印尼的经济顾问;v同时,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印尼政府的战略规划具有较高一致性,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17年4月历经重重波折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项目(以下简称“雅万高铁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这个由中国国企联合体与印尼国企联合体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印中高铁公司”)所承担的大型项目成为了两国基础设施合作最大的成果之一。

(三)人文方面:高层人文交流机制不断完善,文化教育旅游方面的合作加深

除了政治与经贸方面,两国在人文方面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联系。中央政府层面,中国与印尼共建的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地方政府层面,如雅加达特区-北京市、广东省-北苏门答腊省、云南省-巴厘省,两国有许多省市缔结了友好省际(市际)关系。近几年中印尼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据印尼旅游部消息,2018年全年赴印尼旅游的中国内地游客人数为213.75万人次,比2017年的209.32万人增加2.1%,占印尼国际游客总数的13.52%;而在2016与2017年,中国甚至成为印尼最大的国际游客来源地;vi同时,中印尼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两国在校际合作、共同办学、互派留学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中印尼合作的挑战

近些年来,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强国”战略的先后提出,中印尼两国正在尝试构建一种利用正面历史经验、超越民族国家之间狭隘关系的新型互动关系。vii尽管两国官方及民间关系都日益和平稳定,两国仍然要面对来自人民甚至全球其他国家的阻挠与挑战,下文仍从政治、经贸和人文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政治方面:纳土纳问题,印尼大国平衡外交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从佐科提出的“海洋强国”愿景与“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可以看出,他高度重视印尼的海洋利益,拥有极大雄心,因此,纳土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双方海洋合作的氛围;虽然印尼声称自己不是南海的主权声张国,但在面对纳土纳海域的渔船作业及经济区的归属问题时却毫不手软,与中方屡生冲突;印尼军方及反对党联盟态度尤其强硬,他们坚持认为纳土纳海域是印尼的专属经济区,甚至表示“中国提出的传统渔场并不被国际法承认”viii;亟待解决的纳土纳问题与不断发生的渔业纠纷不断为两国的海洋合作带来压力;与此同时,印尼大国平衡外交政策也为中印尼合作增加了复杂性。印尼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既想要与中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又希望美国能在亚太地区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不想放弃与日本的经贸合作;印尼希望在大国间谋求最大的利益,可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的美国与日本等国无疑会为我国与印尼的合作推进增加不确定性因素。

(二)经贸方面:存在征地问题和非法用工问题;

中企对印尼的投资是中印尼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而根据2015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所述,印尼的征地问题已经成为仅次于行政许可的第二大问题。ix报告说明,在印尼MP3EI(加速和扩大印尼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实施的首年,就有差不多一半的项目因为征地问题难以推进,而中印尼合作的雅万高速项目也深刻反映了这个问题。在各证照都齐全的情况下,截至2017年2月中旬,雅万高速项目的一个路段“加拉璜-普沃加达路段”仍然面临着征地问题。x更让人担忧的是,中企在印尼的投资并不是只有这一个麻烦,因文化观念的不同,印尼工人时间观念较为单薄,导致工作效率不是很高。中企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为加快工作进程,只好雇佣非法的中国劳工;可随着劳工部的搜查,“非法用工”很快暴露,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印尼社会极大不满。他们认为中国企业自私自利,没有企业社会责任感,侵犯印尼工人的就业权;印尼当地已出现不少关于中国与佐科的谣言,中国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这些严重影响了中印尼两国在投资方面的合作。

(三)人文方面:“排华”历史,印尼学者的质疑态度

印尼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非常有限,各界对于此倡议的态度与反应也呈两极化。不同于政府与商界所普遍持有的支持、欢迎态度,普通民众与知识分子更倾向于质疑与批评这个中国提出的倡议。由于“排华”历史,部分印尼群众对与中国相关的事物本能地去反对,甚至通过社交媒体去散播中国与“一带一路”话题的不实言论,引导舆论的走向。如“中国工人误闯雅加达空军基地”,谣传中国修建雅万高铁有军事意图xi;如“中国劳工事件”谣传中国借机让中国失业人民到印尼就业xii。这些谣言完全没有实质依据,却让许多印尼网民信以为真。

除了普通民众,印尼学界也是反对声音的主要来源。许多学者认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目的不是“共同繁荣”,而是中国在南海建立霸权以及在亚洲范围内建立新地区秩序的手段xiii;更有激进的印尼学者把中国对印尼的投资行为称作“新殖民主义”或“中国式经济霸权”xiv,在发言与文章中痛斥中国这一行为。这些人作为知识分子代表,在民众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他们不断地在学术场合及媒体上发言加强了印尼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读,使中印尼的合作受到来自民众的更加坚定的抵制。

三、对中印尼未来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两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协商解决两国合作的最大障碍之一“纳土纳问题”。在现有合作基础上,两国政府还应继续推动高层互访与交流活动,完善中印尼高层经济对话或中印尼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沟通机制,在政治互信、经贸投资、人文交流三方面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两国已经签订的双边协议要继续落实推进,有关落实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计划也应该尽快商议签订;对于纳土纳问题,中印尼现阶段的处理方式较为温和妥当。印尼方将纳土纳问题定义为“海上资源争夺”而不是“领土主权纠纷”,这说明印尼在尽量淡化这个事件的政治色彩,更倾向于采用温和的方式来与我国协商解决问题;我国也应理解印尼的海洋情怀和民族特性,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力,xv积极增进与印尼的政治互信;我国应在整个事件被控制在“斗而不破”阶段的条件下,尽量快速地与印尼协商,解决纳土纳问题这一大隐患。

同时,我国还应适当调整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的宣传方式。我们不应继续以往照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华符号的方法,而应着重研究印尼原住民的文化信仰与核心关切。我国在进行宣传时应首先选择印尼语,并尽量以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加强媒体建设是我国改变宣传方式的重要一步,因为媒体所报道的信息是大多数印尼人民对中国唯一的了解来源;因此,我国应尽量使用恰当的媒体用语,有意识的改变“战略化”等易引起误解的语言体系,为印尼人塑造一个温和、友好而不是富有侵略性的大国形象。

(二)企业层面

中国的企业应建立对印尼投资环境的正确认識,事先做好详细的项目评估与风险预警,并根据印尼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原有的投资策略。印尼社会贪腐严重,征地问题难以解决,导致我国工程项目获批困难,投资风险极高。这就要求中企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与抗风险能力,同时,企业还要随时保持谨慎,若遇到官员索贿情况,一定注意保留证据,有必要时向上级部门或肃贪委员会等部门进行举报。最重要的是,中企应严肃、认真地对待用工合法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大大激发了印尼对中国的不满态度;中企应按照协议为当地创造一定比例的就业机会,根据实际情况为印尼员工安排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印尼工人的整体素质与技术水平。而对于中国员工,中企应提前办理好真实有效的工作签证,就印尼相关文化进行培训,并严格控制管理员工的行为素质与纪律。在外投资的中国企业是中国战略的执行者,代表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企业在印尼进行项目运行时应时刻注意,展现一个负责任、有能力的中国形象。

注释:

i 北京大学“一带一路”五通指数课题组:World Premier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2018 Report on Five Connectivity Indexes at Taihe Civilizations Forum?,北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官网,2018年9月21日。

ii 中国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16年12月1日。

iii 熊灵、陈美金:中国与印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效、挑战与对策,边界与海洋研究,2017年第6期。

iv 罗海峰:印尼与中国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外经贸,第29页。

v 潘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尼合作:成果、问题与对策,战略决策研究,2018年第1期。

vi 2018年访问印尼中国游客数量213.75万人,新华网,2019年3月18日。

vii 潘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尼合作:成果、问题与对策,战略决策研究,2018年第1期。

viii “Kapal China Tiga Kali Curi Ikan di Natuna, Apa Langkah Pemerintah?”, Kompas, 20 Juni 2016.

ix 单勇起、张宇:“一带一路”之投资印度尼西亚:土地征用工作实践与探索,中国矿业,2015年第S1期,第51页。

x 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仍因征地问题受阻,印华日报,2017年20月17日,A5版。

xi Hilda B Alexander:“Lima WNA China yang Ditangkap di Halim Bukan Tentara”, 27 April 2016.

xii “Ini Penyebab Ekspansi Tenaga Kerja Cina ke Indonesia”, Berita Jatim, 24 Desember 2016.

xiii Rene L Pattiradjawane:“Kepentingan Regional OBOR dan ALAB”, Kompas, 20 Januari 2016.

xiv “Bebaskan Indonesia Dari Penjajahan dan Perbudakan Cina?”, Voice of Islam, 1 Mei 2015.

xv 张洁:“一带一路”与“全球海洋支点”:中国与印尼的战略对接与挑战,当代世界,2015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印尼海洋
印尼出手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