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社保费率的影响

2019-08-16 06:56朱梦琪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经济增长

朱梦琪

【摘 要】当今我国面临着内需饱和,外需受阻的状态,既无法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又在对外投资上屡屡亏损。而我国社会保险官方缴费率一直居高不下,其总费率一度超过40%。社会保险缴费率过高对于企业而言不外乎加大负担,加大风险,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经济活力,在市场竞争上逐渐失去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分别从社会、企业、个人三个方面研究降低社保费率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从而进一步得出有关降低社保费率的建议。

【关键词】社保费率;经济增长;制度改革

一、前言

缴纳费用过高对于企业而言负担较重;费用过低又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不少企业是按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随着最低缴费基数的上调,抵冲了费率下降的效果,企业实际缴纳社保费用仍在上升。经过多次社保降费,失业、工伤、生育三个保险项目的总费率均不超过1%,这三险已降无可降,而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压力仍在不断增大,已无降费空间,因此,接下来社保降费的目标,就只剩下雇主缴费率畸高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五次降低或间断性降低社保费率,但是不少企业的降费感受并不明显。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明确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同时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

二、社保费率的相关概念

(一)社会保险的相关定义

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二)社保费率的相关涵义

社会保险缴费率是指雇员和雇主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总额与工资额的比例,包括个人缴费率和用人单位缴费率( 后文简称社保缴费率) 。个人缴费率是指个人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总额与工资额的比例;用人单位缴费率是指用人单位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总额与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

社会保险缴纳包括缴费基准面和缴纳比例两个方面,减轻企业和个人的压力可以通过提高缴费基准面,与此同时增加缴费上限,有助于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充盈,缩小贫富差距;还可以适时适当降低缴纳比例,从而降低用工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

三、降低社保费率的影响

(一)对国家的影响

有些学者不认同降低社保费率,他们认为降低社保费率势必会缩减社保收入,从长远来看会扩大社会保障计划的长期资金缺口。Thomas L. Hungerford赞同提议:增加社会保障工资税基础。这项政策将增加高收入工人缴纳的工资税,使得90%的收入都要缴纳工资税,而且不会影响收入低于当前社会保障最高应纳税限额。

当然也有学者与其观点相左,Andrew B. Abel分析得出婴儿潮增加了国民储蓄和投资,从而导致资本价格上涨。认为社会保障改革可能会影响国民储蓄和投资,但从长远来看,它不会影响资本价格。

(二)对企业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降低费率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且受益面大。雇主的缴费会增加劳动成本并可能影响企业的劳动需求和产出的规模;个人的缴费会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和个人消费的水平,所以过高的缴费压力可能导致在经济支出、就业和工资增长方面的压力,从而损害缴费的收入来源,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缴费收入发展的可持续性。

总体而言,降低社保费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盘活企业的经营活力以及创新能力。企业成本减轻,还会把减税降费的积极影响传导至消费环节上,间接刺激消费需求,让部分消费者也享受到企业减税降费所带来的福利。

(三)对个人的影响

Luisa Fuster(2002)认为社会保障不鼓励私人储蓄,养老金也阻碍了劳动力供给,社会保障导致的私人储蓄和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会转化为经济产出的减少。

John F. Cogan and Olivia S. Mitchell(2003)认为社会保障改革在经济上和社会上都是必要的,改革越早实施越好。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改革这一制度,低收入者将特别容易受到削减福利的影响,所有工人以及退休人员都将在老年时面临严重的经济不安全,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

四、有关降低社保费率的建议

(一)适度降低社保缴费比例,可考虑实施“阶梯型”社保政策。政府应当继续在制度设计上给予企业更大的支持,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合理设计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缴费所参考的社会平均工资要反映全体就业人员收入的实际情况,使其更接近真实的缴费能力,应降低现行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下限。

(二)研究进一步较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可能性。对比国家间社保缴费标准,我国缴费率偏高是不争的事实。但综合考虑到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以及我国养老保险起步较晚的事实,我们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不能降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应该在19%的水平上继续减少3—4个百分点。

(三)缴费标准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不同地域的社保缴费上下限应与本地工资收入相衔接。上下限标准继续坚持由地市级确定,不易过渡到省级。未来全国统筹,也应只对基本缴费部分作统一规定,还应允许各地结合实际确定补充征缴,以充分调动地市积极性。

(四)可通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以及支持各地通过拍卖、出租政府公共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开展基金投资运营,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五)扩大社保覆盖面。就目前我国就业形势而言,社会保险仅仅覆盖到部分城镇劳动职工,对于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以及临时工和农民工而言尚未解决社保问题。一旦这些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得到解决,我国许多企业的社会保险负担将得到减轻,与此同时,这些在岗职工能够为养老保险缺口资金的筹集拓展一个新渠道。

五、总结

本文分别从社会、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分析了外国学者的文献研究,发现降低社保费率虽然会缩减社会保障收入,但可以为企业减负增加市场活力,进而提高国民生产总值。降低社保费率使得个人预期养老金减少,但退休后领取额并没有随之减少,为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但降低社保缴费率对一个国家来说也很难一步到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任重道远,需要适时适当合理地进行优化,必须符合国情,顺应民心。

【参考文献】

[1]郑秉文:《社会保障:2019 年十一项改革热点解读》,载《第一财经日报》,2019(1)

[2]程欣,邓大松:《我国企业实际社保缴费率标准的实证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19(1)

[3]郭施亮:《超预期减税降费给企业五大福音》,载《国际金融报》,2019(1)

[4]Luisa Fuster.《Macroeconomic and Distributional Effects of Social Security》,2002(20)

[5]Thomas Steinberger.《Social security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2005(34)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经济增长
从一起工伤赔偿案件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