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优势研究

2019-08-16 06:56申琳王欣然张维霄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发展优势河北省

申琳 王欣然 张维霄

【摘 要】玉米在饲料业和工业原料领域处于关键地位。中国玉米产业的快速增长和玉米消费的大幅增长在平衡中国和世界玉米供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河北省土质以及河北省地理位置优势来看,与玉米的种植培养以及研发等基本种植条件相适宜。近年来玉米加工生产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应更加充分了解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现状,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实施宏观调控,平衡玉米供需。本文主要通過数据对比、文献综述以及理论分析,对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优势展开研究。在此前提下,大体从国内生产玉米的主要省份以及河北省主要生产的农作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具有市场潜力巨大,加工企业成长迅速、发展空间广阔等优势。并且针对我省玉米加工产业主要发展优势,从发展玉米精深加工、培育优势品牌企业等方面提出河北省玉米发展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优势

一、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对河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优势进行研究,提升玉米加工产业深度。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河北省玉米加工业的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发展空间广阔。

河北省玉米生产加工业规模庞大,其播种面积、产量均位居全国农产业前列。在已有研究中,宋义湘等人表明:河北玉米加工产业在中国玉米产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农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赵邦宏等学者在研究分析中表示:中国主要粮食产业的玉米加工,尤其是精深加工,是一项有待探索的新型产业,也是一项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由此可见,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规模庞大,具有种植面积广、产量多的特点。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玉米加工业分为两大类:初级加工和深加工。其有很广阔的拓展空间,且蓄力充足。董树亭等人在研究中指出:我国最开始进行杂种培育的作物就是玉米,杂交种植普及所占比例大于90%。武拉平在研究中表明:玉米的深加工发展很快,但比例很低。据统计,通过精深加工可使玉米的自身价值增长两倍左右。因此,我国玉米加工企业快速增长。根据以上研究可见,玉米的种质不断精深培育,玉米经济寿命不断增强,玉米的杂交成就以及玉米深加工的价值不容小觑。

玉米中含大量元素均可作为饲料主要成分,如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梁新棉等人在文献中写到:随着目前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庄户在不同地区种植特色玉米品种,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经济效益。从全省来看,河北省玉米每年用于使用的数量低于总量的1%,由于加工饲料数量为60%左右,用作工业原料39%左右。已有文献表明,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玉米已逐步从粮食作物的单一方向转变为多元化的用途。玉米被称为“谷物之王”和“饲料之王”,可用作饲料、食品、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加工原料。

综上所述,通过研读文献综述分析相关专业学者的理论,得出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优势有市场潜力巨大,加工企业成长迅速、发展空间广阔。

二、玉米加工产业发展优势

(一)玉米生产优势分析

该表使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CCA)。这种方法的合理性、综合性较强,可以较为完整的反应一个地区农作物的种植优势。

其中,EAI为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EAI>1,表明该作物生产效率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优势与数值成正相关。SAI为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1,说明该作物生产有规模优势; SAI<1,则不具该优势; BAI是作物的效益优势指数,比较标准与上述相同。综合优势指数AAI,该指数总结了效率优势指数与规模优势指数,得出农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计算公式如下:AAI =( EAI×SAI) 1/2。AAI>1,该作物综合比较优势为高;AAI <1,表明该作物生产不具优势;AAI = 1 则处于临界状态。

1.河北省主要作物中有玉米、小麦、花生和棉花,由图可得玉米更具综合优势为1.335,而大豆的整体优势相对较弱为0.830。玉米的BAI效益为1.524,明显高于除大豆外的三个作物,且AAI也居于很高指标,拥有较高的效益优势。河北省大豆效率优势为0.988较低;虽然花生在规模、效率和效益具有优势,但它更适宜在砂质土壤中种植,不适合大规模种植。

表1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系数

表2 我国玉米主产区比较优势系数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

2.全国玉米产业区在河北,山东,辽宁和吉林省的玉米产业进行横向比较。山东省、河北省相对来说具有生产效率优势,均值分别0.98与0.96,应扩大生产规模。山东省规模优势相对较弱。河北省的玉米产业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在玉米主产区中占据首位。此外,河北省有交通便利条件:铁路和公路运转数量在内陆省内中名列前茅;周边有秦皇岛港等海港环绕。均为河北省开拓省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本省与相关玉米主产区的对比,玉米产业在生产中具有规模大等优势,整体情况来看,我省玉米加工产业拥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二)加工企业成长迅速

我国玉米杂交种植的普及率约90%,是最早进行杂交培育种植的作物。可以看出,近40年来中国的玉米育种历史是玉米加工企业成长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第一个单一种类“新单1号”成功繁殖,总种植面积为1亿hm2,产量增加了25亿公斤。20世纪80年代初期,育种高产量高,同时具有高稳定性和抗虫病害性的丹玉13育成,总计推广3000万hm2,最高年份达400万hm2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掖单13为代表的抗肥,耐密,紧密型掖单号玉米成功栽培和推广,种植面积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20世纪末期,抗耐。抗虫的农大108优势凸显。自1995年以来,自1995年以来,已培育出农大108,郑单958,农大3138,豫玉22,沉丹16,玉丹20,鲁丹981等303个玉米优良品种。1993至2002年间,中国的粮食产量放缓,但玉米的总产量却增加20.9%,种植面积上升了18.2%,为稳定粮食和饲料供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以上大量数据可见,玉米的杂交成就不容小觑,玉米的种质不断精深培育,玉米经济寿命不断增强,加工企业成长迅速。

猜你喜欢
发展优势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海南省建设品牌马拉松赛的优势与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