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初中语文单元写作教学「四步走」

2019-08-19 01:15王燕玉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7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教学活动习作

王燕玉

写作体现了学生个体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语文试卷中占据较大分值,因此受到广大语文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就目前而言,初中生的写作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存在诸多问题,如没有写作素材、写作思路窄、逻辑思维混乱、跑题、词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给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投入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既没有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那么,如何进行统编本初中语文单元写作教学呢。

第一步:明确单元主题,把握写作方向,制定写作目标

有了明确的写作主题,并围绕写作主题搜集素材、组织词汇、用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形成一篇文章。只有明确了写作主题,才有写作的方向,并围绕写作方向制定写作目标,最终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因此,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带领学生明确每个单元的写作主题,在此基础上完成单元写作任务。

如,学习完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后,笔者随后带领学生们进行了《写人要抓住特点》的单元写作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笔者对单元写作目标进行了一番研究,最终明确了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学活动开始后,笔者引入了一则小故事:有一户人家丢失了条小狗,十分着急,四处贴寻狗启事——家中丢失一条小狗,身材娇小、不胖不瘦、眼睛不小、毛很长,望捡到者立即联系,必有重谢。故事讲完后,笔者问道:同学们,通过这则寻狗启事能够找到小狗吗?为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不能,因为启事中没有体现小狗的特点。”笔者继续问:假如你是失主的好朋友,你会如何修改启事内容?学生们沉默了。见此情景,笔者没有继续提问,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阿累的《一面》中描写鲁迅的一段话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中的一段话,要求同学们仔细比较两段话中人物描写的特点。学生们看完这两段描写后认为虽然同样是描写人物的胡子和头发,但是鲁迅“精神抖擞地直竖着”的头发和“浓墨写的隶体‘一字”的胡须就与爱因斯坦“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和“一头灰白的头发乱蓬蓬”有很大区别,既体现出了人物的个性,又不会与他人混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段落赏析后,笔者继续要求学生修改寻狗启事。课堂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笔者布置了一篇写作任务:你身边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你能抓住他或她的特点,写一篇习作吗?经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运用到写作中,顺利完成了写作任务。

在本次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们明确了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抓住人物特点,突出人物个性”,引导了写作方向,并为实现这一教学任务制定了一系列写作训练活动:引入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名家笔下的人物特点;布置课后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完成了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目标。

第二步:把握教材内容,明确训练目的,确定训练内容

选入教材中的都是精挑细选、符合社会主流的文章,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塑造高尚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好好利用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写作思路和句式表达方式,为写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基础。

如,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教学活动,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突出写作中心。为了完成任务,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4篇文章的中心内容,然后挑选一篇学生最感兴趣的文章,围绕如何突出中心进行讲解。学生们选择了《猫》这篇文章,笔者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展示给学生。文章围绕猫给人带来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展开,让学生清晰地看出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阅读作者对三只猫的描写,发现前两只并不是描写的重点,第三只不受大家喜欢的猫才是写作重点,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感触,让“我”深刻印象。通过讲解,学生们学会了围绕一条线索展开,详略得当地叙述以突出写作中心的方法,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一下。为此,笔者布置了小练笔:

对本课内容进行仿写,注意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1.用200字详略得当地叙述一件事情。

2.描写身边发生的事情,用线索展开的方式突出故事中心。

在本次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为了完成写作任务,从教材中挑选了一篇经典文章并围绕如何突出中心进行讲解,目的是使学生从教材中吸收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果然,经过这次教学活动,笔者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思路清晰,言之有理,富有文采,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以教材中的优秀文章为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文章是如何突出中心的,并且要求学生学习优秀文章的写作思路,完成写作教学活动。

第三步:片段习作训练,单元主题升华,生成有效习作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认识到片段习作练习有利于解决这一难题。片段训练用时小、篇幅短,形式灵活,被广泛用于语文写作教学,效果显著。

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教学前,笔者要求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积累写作素材,还要求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几篇文章进行复习,为今后的写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时间很快过去了,笔者提出了片段写作任务,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写作任务如下:

1.表达你对某个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

2.写一写你最近的生活感悟。

3.对本单元的文章进行仿写、续写或者谈一谈读过某篇文章后的感悟。

同学们马上打开搜集的素材资料,积极完成任务。在同学们上交的片段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写到了近几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些学生则模仿课文《春》的语言写了一段秋景;还有的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表达看法。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选用了片段练习形式,在短时间内既能抓住写作主题,提升写作任务,还能节约教学时间,找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值得初中语文教师尝试。

第四步:完善评价体系,找出写作典型,提升习作质量

写作的目的除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外,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取得高分也是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必要完善作文评价体系,以中考作文评价标准严格学生日常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寫作活动中,在学生们开始写作前,笔者要求学生谈一谈写作思路,鼓励学生为大家讲解自己对尊老这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情感上给予赞许和肯定。写作练习结束后,笔者并没有统一批阅学生的作文,而是把这些作文随机分发给其他学生,完善作文评价体系,要求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对照中考作文评价标准批阅其他同学的作文。学生们拿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后,一时感到十分困惑,不知道如何进行作文评价。见此情景,笔者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中考作文评价标准,让学生们认真地对照着标准进行评分。笔者再次检查学生做出的评分结果,也从中找到很多典型的错误,要求学生分小组解决这些问题,问题解决后,学生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提高了写作质量和写作水平,完成了写作教学目的。这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完善了作文评价体系,让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之一,不仅帮助学生熟悉了作文评价标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而且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了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作文质量。

语文写作能力的高低影响着语文分值的高低,而且这一形势目前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明确单元主题,把握写作方向,制定写作目标;把握教材内容,明确训练目的,确定训练内容;片段习作训练,单元主题升华,生成有效习作;完善评价体系,找出写作典型,提升习作质量,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有内容可写,思路清晰,文采飞扬,提高语文成绩。

项目基金: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课题(课题编号:GZS180103)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教学活动习作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习作展示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