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危”为“机”

2019-08-19 06:04许舟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王者荣耀手机游戏对策

许舟

【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经司空见惯,手机游戏已逐渐成为小学生课余娱乐的重要部分。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沉迷手游的行为嗤之以鼻,但又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孩子打手机游戏,应该分两方面看待:一方面,长时间沉迷严重伤害小学生身心健康,这种行为不可取;另一方面,手机游戏从内容到设计都能够牢牢地抓紧小学生的心,其中一定有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借鉴和学习的部分,把这些经验适当地迁移到教学中去,不失为转“危”为“机”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王者荣耀;手机游戏;沉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生活中,人们不断地追求快捷、便利,手机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其中手机游戏又占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调查表明,迷恋手机游戏的人群越来越低龄化,小学生迷恋手机的人群也越来越大。面对社会舆论压力,腾讯推出了“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包括“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然而半年之后收效平平,孩子们对手游的痴迷涛声依旧。笔者,不禁要问手机游戏有何魅力让孩子们如此痴迷?

一、抓住沉迷主因——手机游戏折射了孩子的渴望

调研中发现,孩子们沉迷于手游的原因是多样的,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认知也趋于多元,有的认为是孩子逐渐成长不服管教,有的认为是游戏公司缺乏监管肆意“放毒”,也有的认为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就连中央级媒体三次评论文章的观点也大相径庭。面对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其中的主因是:成长需求的缺失导致了游戏的沉迷,孩子们通过手机网络游戏填补了内心的空缺。手机游戏的沉迷本质是渴求的沉溺。

(一)陪伴的渴求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条件下,多数家长都忙于打拼,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走进孩子内心世界。孩子对于家长的缺位慢慢习惯,取而代之的是手机。手机游戏又是孩子的首选。

(二)尊重的渴求

成长中的孩子比大人更亟待得到外界的尊重和认可,甚至渴望一夜成为理想中的大人,充分体会自身的价值感。现实中,很多孩子们在老师那儿是教育的对象,在家长面前是管理的对象,而在网络游戏中却可以与成年玩家同台竞技、实力比拼。不少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掌声,却在虚拟游戏中获得了尊敬,建立了自信。

(三)沟通和社交的渴求

网络游戏既是游戏更是沟通交流的平台,当一款游戏流行,孩子们会有从众心理,甚至会担心,如果不了解,就无法加入小伙伴的聊天話题。 因此,玩手游有时候也是一种社交需要。

二、正确认识游戏——手游是把双刃剑

很多人认为游戏与教育是两不相关的概念。其实,在词源上,希腊语中的游戏(paidiá)和教育(paideía)这两个词的词根是一样的,都指称儿童(pais)的活动。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玩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把游戏和学习完全对立,本质上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习主席曾指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电子游戏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好的游戏包含了教育的种种可能,完全可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手段,需要我们辩证地分析看待。

(一)手机游戏的积极作用

1.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现代家庭一般为三口之家,特别是在城镇化背景下,人们脱离了传统的几代同堂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回家之后缺少年龄相仿的玩伴,为填补这样的空缺,手机游戏给孩子们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2.提高智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从手机游戏类型来看,动作类和竞技类游戏占游戏总量的百分比超过休闲类游戏,而前两种游戏则需要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游戏策略分配能力,在这种游戏情景中,小学生提升了应变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探索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知识汲取与探索的阶段,他们独自探索并领悟游戏规则,本身就是学习规则并运用规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可度提高,自信心提升,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他们探索新鲜事物的勇气。

(二)手机游戏的消极影响

1.视力衰退,影响身体发育。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用眼疲劳,视力衰退;小学生使用手机游戏大部分是坐着或者躺着,长此以往则会运动不足,造成肥胖,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2.游戏成瘾,性格孤僻。儿童痴迷手机游戏可以带来掌控感、成就感、满足感,在真实生活中受挫时网络游戏可以起到及时抚慰的作用。但是这种抚慰是有后患的,成瘾、暴力、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最可怕的是减少对真实世界的兴趣,会使人产生回避真实世界的心理特点,甚至难以正常生活。

3.影响学习成绩。部分老师反映,不少学生因课余时间玩手机游戏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致使在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

三、直面危机——手游化“敌”为“友”

面对这来势汹汹的手游大军,一味苦口婆心地劝说,一味严防死守地控制,不是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法。笔者以为,转“危”为“机”才是解决问题的上上之策。笔者从两方面来化解危机,寻找生机:一方面,重新审视亲子关系,建立更亲密健康的亲子关系,抵抗不良因素干扰。另一方面,吸取手机游戏中的优点,带入课堂,服务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治愈危机的良药:亲子关系的“重建”

如果说手机游戏是一场洪水,那么首先迎接挑战的就是亲子关系这块防波堤。而往往卷入洪流的孩子,就是防波堤出了问题。爱与尊重才是亲子关系建立的基础。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其实不然,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精神的充盈。教学实践中,笔者要求家长做到每天半小时。这个时间可以用来进行一次谈心,或是一次比赛,或是一起阅读。在日积月累的点滴中,亲子关系将会越来越牢固。只有牢固的防波堤,才能帮助孩子抵御来自外界的诱惑和陷阱,帮助孩子经历风雨后依然茁壮成长。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的一生。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加活泼,也更有底气。

(二)化解危机的新药:教育教学中的“游戏化”

课堂中加入游戏元素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古已有之,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们的至爱。教育家陶行知也主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以手机游戏《王者 荣耀》为例,游戏的内容丰富,充满着大量的历史人物。在课 堂中,我们以游戏中的人物做楔子,创设情境,学生由对游戏的热情一下子转移到课堂中来。不仅如此,由于游戏中历史大多是野史,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还原历史,纠正“三观”,学习更多的知识。在手机游戏中也常常会出现与数学有关的游戏,如数独、华容道等等。这些游戏不仅考验孩子的记忆力,更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在课前,教师不妨直接引入游戏环节,调动孩子上课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也会对数学更感兴趣。由此看来,手机游戏资源进入学校课程还是有可行性的。当然,教师也不要生搬硬套。多研究多实践,准确切入,合理使用,才能让它的资源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综上,手机游戏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让孩子寻找到久违的快乐,它让孩子更愿意交流。它考验着亲子关系是否牢固,也考验着老师是否能巧妙运用。手机游戏又有着消极的一面。它考验着孩子的自制力是否够强。它考验着家长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引导。我们要认清它的两面性,善加利用,扬长避短。家长监督下,合理控制孩子手机游戏时间。教师指导下,把游戏带入课程,让孩子快乐学习。两者结合发挥手机游戏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燕到成.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成因与教育应对[J].中国教育学刊,2014(2).

猜你喜欢
王者荣耀手机游戏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让手机游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新渠道
手机游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从《王者荣耀》冠军杯看移动电竞
浅谈手机游戏业务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