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一护一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签约居民获得感的影响

2019-08-20 13:52何志宏王凌云韩琤琤刘菊红高凤娟张磊马春红温秀芹谢妍马鹏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获得感

何志宏 王凌云 韩琤琤 刘菊红 高凤娟 张磊 马春红 温秀芹 谢妍 马鹏涛

摘要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社区首诊的重要途径,德胜中心自2011年开始探索医一护一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建立了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由1医1护0.5个助理(两组共用1个助理)组成,团队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有通力合作,共同管理本团队签约人群,形成了责任制的管理模式。经过7年的实践,社区中心总门诊量逐年上升,上升幅度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签约居民选择社区就诊比例明显增加、慢性病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率明显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增加了居民与签约医生的黏度,为实现社区首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推动了分级诊疗工作。

关键词 医一护一助责任制;家庭医生签约;获得感

自200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10年北京市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改革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发布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的意见,旨在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以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德胜中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经过不断地探索,于2010年底初步建立了德胜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工作模式,经过7年的实践,成效明显,为签约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工作方式

德胜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由1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和0.5个护士助理(两178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9期组共用1名护士助理)组成,建立了医一护一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3名人员在团队中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利益共享,共同服务于本团队的签约居民,形成了契约式、责任制管理。

签约患者首先由护士助理接诊,护士助理为非医务人员,在团队护士的指导下,协助团队管理非专业性事务性的工作,如健康档案基本信息的维护、协助患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等项目自测、转诊平台的操作等。

护士助理接诊完成后,由团队护士接诊,护士主要负责签约中的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以及对患者群的非药物健康管理,建立了护士健康管理室,护士与患者面对面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评估及干预、心理评估及干预,以提升患者的知、信、行,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

最后由家庭医生接诊,依托信息化、通过定向分诊将签约患者呼叫到相应的医生工作室,家庭医生为团队长,负责团队的整体协调管理及质量控制,主要管理团队签约的慢病患者,负责患者的全面查体、病情评估、药物治疗、判定是否需要转诊及会诊等工作。医一护一助团队人员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见图1。

工作成效

门诊量年度变化情况:实行医一护一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以来,中心年门诊量逐年递增。从2011年的252 774人次增长到2017年543 358人次,平均年门诊增长量16.1%,高于国家卫生年鉴中社区年门诊量增长幅度。见表1。

签约服务管理成效:医一护一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实践7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高凤娟等采用干预前后自身对照设计研究[1-3],结果显示:患者签约前8个月、签约后8个月到2级及以上医院(包括门诊和住院)的就诊次数降低,到社区门诊就诊次数明显提高;签约前、后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013-2014年温秀芹等采用大样本量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研究[4-6],结果显示:德胜社区的重点人群(≥65岁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區卫生服务利用率,家医服务签约率、首选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率、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及健康素养等较签约前均有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通过7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德胜中心医一护一助团队签约服务新模式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提升了签约居民的获得感,有效推动了分级诊疗工作。

维护个人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德胜中心医一护一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解决社区居民常见病慢性病的诸多预防、治疗与康复等健康管理问题,使签约患者愿意到德胜就医,这里有值得信赖的全科医生,他们能有效地控制其慢性病;有他们信任的社区护士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识;有可爱的护士助理帮他们监测血压、进行筛查及早发现并发症隐患。签约前、后慢病患者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均得到明显提高;重点人群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家医服务签约率、首选社区就诊率及健康素养等较签约前均显著上升,患者慢性病知识、慢性病防治态度、生活方式等达标率均显著提高,为国家医改提出的促进社区首诊,建立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新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居民的个人健康、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家庭医生签约数量、服务质量保证了安全医疗、有序就医的新格局,缓解了周围综合医院的接诊压力,减轻了居民经济负担,不同程度地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维护了辖区公共卫生安全。

医患关系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德胜中心医一护一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居民满意度持续递增;改善了社区就医环境,提升居民获得感,构建了信任、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促进了社区的安定、和谐。该模式引入非专业人员协助团队工作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就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做出了贡献。德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益探索,得到了居民、医务人员与卫生行政部门的一致认可。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居民获得感:德胜基于医一护一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国内首家在门诊建立护士健康管理室,鼓励社区护士主动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承担签约对象及家庭成员的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职责,分担家庭医生负担,展现了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中的专业价值与社会地位,拓展了社区护理发展的方向与范围,合理利用了现有的社区卫生资源.很大程度地缓解了社区全科医生人力不足,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积极性不高,签约服务流于形式的现实状况,真实地提升了签约居民的获得感;尝试引入非医务人员加入团队,协助承担更多的非专业性事务性工作,提高了团队工作效率,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专业服务技能的提升,为国家合理配置现有的医疗资源提供参考依据。德胜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创新,为签约居民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的家庭医生服务,改变了签约居民的就医习惯及依从性,带来了中心门诊量的大幅提升,为维护个人健康,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做出了贡献;德胜中心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为北京市社区卫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基于医一护一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是符合中国现实背景下较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运行模式,有效利用了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调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整体积极性,提升了医护防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加了居民的获得感,有效保障了签约居民的健康权益,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效形式。

参考文献

[1]孙婷,石欧敏,王洪锐,等.国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黑龙江医学,2015,39(7):852-853.

[2]王彤,赵岩,金光辉,等.北京市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13-3416.

[3]高凤娟,王培玉,史宇晖,等.德胜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3):1563-1567.

[4]邓小燕,陈虾.基于团队5P3C理论的社康团队建设和管理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8):3304-3308.

[5]高凤娟,史宇晖,王培玉,等.北京市德胜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新模式初探[J]中华全科医生杂志,2015,14(11):877-879.

[6]王玲,张天晔,易春涛,等.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构建专家主题研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80-84.

猜你喜欢
获得感
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对改革的“获得感”
思想品德课教学微评价的实践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在政策解读中积聚舆论正能量
洛阳老城:群众“获得感”的党建元素
官员的“获得感”从何而来